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5469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人口年铃结构老化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是必然现象,但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其他国家比起来其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以很快的速度赶超着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精神物质得到进一步保障,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向后延迟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出现,相继的问题随之出现。老年人问题不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我国目前必须正视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老年人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环。本论文从中国

2、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思考,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影响以及中国养老的对策。【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现状; 养老; 对策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一)定义人口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口占在总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其划分的方法可分为:按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12%比例划分;按65岁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的比例划分;用综合指标确定老年型人口,确定进入老龄化的方法。若0-14岁人口不到总人口的30%,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老少比为30%以上,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这样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了,便是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年龄达到老龄,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齢。国际

3、上把老龄化起点规定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以上时,人口年龄类型为老年型。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地区经济文化差异大等。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从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用了几十年直至上百年,而我国只用了近20年时间。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从7%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为115年,瑞典85年,美国68年,英国45年,日本26年,而我国大约只要27年。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老龄化的发展速度上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己经开始老龄化,经济尚不发

4、达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还相对年轻。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城市地区快于农村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8811万,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数字相当于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2倍,第三的美国的2.5倍左右,比西欧各国老龄人口的总和还多。预计到202

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65亿,约占总人口的16%,接近经合组织国家1990年18.6%的水平,高于2020年时的周边国家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21世纪中国人口将进一步老化,老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人口的减少,必定会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国养老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二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一)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其主要原因便是国家多年实行的计划生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实行计划生育是必须的,但是多年严格执行,致使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是独生子女。这就出现了六老一小的现象,即一个小孩,父母爷

6、爷奶奶,外公外婆。再者,现在提倡晚婚晚育的政策,年轻人一般都会先以事业为重,等到有一定成绩了才会想着成家立业,这样的话在很大的程度上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而且这样的现象会循环式的出现,老龄化的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1970年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出生率快速下降,幼龄人相对较少,这就使的我国在解放初期出生的人所占的比例较大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直接作用是减少新出生人口、抑制人口高增长,实现零增长,即人口规模平衡。但另一方面必然加速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类再生产能力弱化和人口高龄化等。虽然目前我国计生政策也在进行一些微

7、调,比如双方独生子女家庭可生二胎,农村首胎女孩可生二胎等,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计生政策依旧是一种改良的单胎制,而这种政策却使得生育率永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人口从高出生、高死亡向低出生、低死亡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一定会引起人口老龄化。1.死亡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死亡率将改变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死亡率下降会对人口年龄结构存在两种不同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在死亡率下降的初期,首先使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存活率上升,这相当于出生人数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出现年轻化。另一方面是当死亡率继续下降时,老年人口的死亡率下降,寿命增长,使老年人口

8、的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应增加,必然导致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因此,死亡率的下降,可使人口年轻化,也可使人口老龄化。在死亡率下降初期会使人口年轻化,但当死亡率降低到较低水平时,进一步的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将超过其使人口年轻化的作用。2.生育率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生育率下降对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大大超过死亡率下降对年龄结构的影响作用。因为生育率下降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当生育下降,出生人口逐渐减少,年轻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致使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逐年增加,必然会发生人口老龄化现象。生育率的下降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中,死亡率的下降既可使人口年轻化,也可使人口

9、老龄化,但是生育率的下降总是使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死亡率下降在初期使人口年轻化,但当死亡率低到较低水平时,进一步的下降会使人口老龄化。因此出生率下降与死亡率下降对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当死亡率下降处于初期时,两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会因部分相互抵消而延缓人口老龄化的进度。当死亡率下降处于后期时,由于两者作用方向一致,因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三)其他因素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医疗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地延长,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老龄人口呈增加趋势,而同时我国新生人口又是逐年递减的,所以使得老龄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政治因素

10、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可以大大降低妇女生育水平。出生人数相对减少,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对生育率水平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人口文化素质越高,生育水平越低,反之,人口文化素质越低,生育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也对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寿命的提高都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例关系,生育水平的变化同样也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同时使经济遭到损失,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发生饥荒,引起人口迁移和妇女生育率下降,这对人口老龄化有一定的影响。三、中国养老对策进入老年型

11、社会这样一个事实提醒着我们和我们的社会,老龄问题将是21世纪最严峻的问题,如何为老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环境,将是国家和政府所面临的挑战。(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养老的影响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必将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使积累基金的比重减少。人口老龄化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使家庭消费负担加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降低。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中老年人口增加,年轻人口减少,或者家庭中只有老年人而没有年轻人。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

12、,部分老年人无退休金,使家庭在老年人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导致家庭消费负担加重,家庭人均收入水平降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医疗设备及其服务的需求明显增加,对保健药品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国家每年需要为老年人支付比成年人和青少年高得多的医疗费用。(二)我国养老对策1.尽早建立和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养老保障是国家依法对老年人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这三者构成完整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保险是它的核心。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

13、迫切需要,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农村逐步建立以个人储蓄积累养老保险为主,国家集体给以必要支持的社会保险和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等;城镇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需要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对待,以保障老年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2.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要建立全覆盖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与总人口相比,现阶段的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为老年人提

14、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疾病和伤残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产物,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把它们压缩到生命最后的较短时期内,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的期望。在促进老龄人的全面健康对策中,要在逐步妥善解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强调并重视老年人的文化素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使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体育等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条件。3.逐步建立有中国

15、特色的安老、养老安全网中国目前还处于由家庭养老保障向社会养老保障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逐步向社会养老的部分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和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说,要保证老年人安度晚年,不论现在还是将来,走家庭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道路,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正确选择。我们这里所说的居家养老不是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老年公寓”、“社会化养老服务”等并列的具体养老形式,而是一种养老模式的总称,即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道路

16、,积极创造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逐步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家庭保障安全网、社会养老服务安全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网。4.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不仅仅是为经营者获利,为此,政府从多方面创造条件支持老龄产业发展,包括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考虑到当前老年人口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对老年人生活服务市场政策中采取低税或免税优惠政策,使从事此类市场的经营者能有适当营利和拓展产业的能力。可见,经营老年产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四、结束语总之,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17、中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正确对待老龄化现象,在计划生育政策不能改变的前提下,必须集中力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养老机制,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参考文献】1.申斯迎:人口社会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174页。2.刘少杰、李荣德、林兵:社会发展概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25页。3.高文新、崔凤、吕淑文: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136页。4.李云福:老龄化趋势对吉林省养老保险的影响及对策、劳动保障世界、2003年、第5期、4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