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55755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产与作业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 生产与作业管理导论1生产与作业系统:是企业员工实施订单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综合运行的过程。2质量:主要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3数量: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4交货期:主要指在供货时间上的保证能力。5品种:是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6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7生产技术:指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8生产设施:指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并体现出相互联系方式。9生产能力:指生产与作业系统内生产设备的技

2、术性能、数量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映生产系统的能力。10非结构化要素: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与作业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11生产与作业管理: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第二章 生产与作业战略12企业战略:指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总体性管理的决策和谋划。13经营范围:指企业在所处行业中所具有的产品和市场地位、经营的内容与规模等。14竞争优势:指企业产品与市场的特殊属性,以及这种属性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地位。15生产与作业

3、战略:指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特点,在构造生产与作业系统时确定的指导思想、规划、决策内容及其实现程序。第三章 构建生产与作业运作平台1生产与作业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进入企业,经过生产转化,到形成一种新的使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过程。2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指在投入正式生产操作前的有关生产技术准备工作。3并行工程:是将产品设计和制造及其相关过程的多项任务同时交叉进行,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使用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来进行设计。4流程:是为特定顾客、市场,即特定目标,提供特定产品、服务所设计的一系列规定活动程序,或一连串相关联的步骤或作业活动。5订货生产

4、类型:指按用户的订单来组织生产,一些大型、特大型产品,如船舶、大型水轮发电机等属于这种类型。6顺序移动方式:指产品在一道工序加工完后,统一搬运到下一道工序去加工的方式。7平行移动方式:指一批产品中的每个产品在某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马上移到下一道工序去加工,由此形成一批产品中的每个产品在各道工序上平行的进行加工。8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将顺序移动方式和平行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方式。9工艺专业化形式:是按照生产与作业过程的工艺特点来布置生产单位。10对象专业化形式:是按照加工产品为主来设置生产单位。11生产与作业能力: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12固定资产的数量:指计划期内

5、用于生产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数量、厂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面积。13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14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15代表产品法:以代表产品为标准确定设备组生产能力。16假定产品法:指在计算生产能力时以假定产品为标准计算设备组生产能力。17规模经济:指在一个企业扩大生产与作业能力时,由于产量的增加会使生产与作业平均成本降低,对企业来讲扩大生产与作业能力是有利的,但当生产与作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产量达到一定限度,管理难度增加,

6、系统效益不升反降,这个拐点产量值就是规模经济问题。18产品开发:就是企业开发新产品、服务,改造老产品、服务,采用新技术、改变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等的一系列技术活动。19成组技术:又称群组技术,它是以零件的相似性为基础,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组,按组进行合理的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计划工作。20模块化设计:是以企业的标准件、通用件、以往生产过的零、部件为基础,以组合方式或以堆积木的形式来设计产品。21内插式设计:它是一种设计产品规格介于原有两种产品规格之间的产品设计方法。22外推式设计:它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利用生产经验,将实践和技术知识外推,设计出新的产品。23价值工程: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功

7、能、成本分析、寻求用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产品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活动。24服务蓝图构成:主要由顾客行为、前台员工行为、后台员工行为、支持过程等部分组成,配以联系线、可视线、互动线、失败点、顾客等待等符号形成服务流程图。25企业选址及设施布置:指选定企业地址,并在此基础上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各种设备以及企业内运输线路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向用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为宗旨,从最有利于当前的生产经营及其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布置,实现最佳配置,发挥最好效益的一系列活动。26设施布置:就是对企业内各个部分进行安排,包括各种生产车间、库房、服务部门、公用设施、绿化设施、道路等等,根

8、据它们的作用,相互之间的联系、影响,加以科学、合理的布置,确定在企业内的平面、立面位置,并相应确定运输线路、运输方式,以便顺利地组织生产、服务活动。27流水线生产:是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工艺路线,有规律地不断地从前一道工序流到后一道工序进行加工,最终形成产品的一种比较先进科学的生产组织形式。28方法研究:是对现行或拟议的工作方法做系统的记录和分析,以寻求最经济、最合理、最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一种管理技术。29时间研究:是以时间为单位,把工人所进行的工作细分为若干单元,分别加以观测,并记录其时间值,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标准的工作时间。30劳动定额:指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为

9、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符合要求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31工时定额:指工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需的时间,是用时间表示的劳动定额。32产量定额:指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是用产量表示的劳动定额。第四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计划制定1综合生产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产值、出产期等生产与作业方面的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做出安排,它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与作业活动的纲领性方案。2产品品种指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3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4产品产量指标: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10、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5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6工业商品产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到企业外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是企业可以获得到的货币收入。7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8出产期:指为了保证企业按时交货所确定的产品出产期限。9生产预测:属于市场预测范畴,是一种侧重以一个企业作为基本出发点的微观预测。10产品产量:是在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及企业利润目标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确定的。11主生产计划:指确定企业每一具体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应生产数量,它是综合生产计划分解和细化,其时间段一般定

11、为一周,有时定为日、旬、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2现有库存量:指每周的需求被满足后剩余仍可利用的库存量。13计算待分配库存:指营销部门用来应对顾客在确定时间内供货的产品数量。14期量标准:为制造对象在生产期限与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15在制品:指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到产成品出产,处于生产与作业过程的各个环节,正在储存、加工、运输、停留的毛坯、零件、部件、产成品的总称。16在制品定额: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具体的生产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连续而均衡进行,所必需的在制品数量标准。17生产间隔期: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投入的时间间隔或产出的时间间隔。18生产周期:指一批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产品出产为

12、止的全部工作日数。19生产提前期:指产品在各工艺阶段投入、产出的时间与成品出产时间相比所要提前的时间。20累计编号法:指将期量标准确定的投入、出产提前其转化为投入、出产提前量,在和此产品在某一时点以生产的累计数挂钩,算出各车间、工艺阶段在计划月份应达到投入、出产累计数,减去上月该车间、工艺阶段已投入和出产累计数,从而得出各车间、工艺阶段计划月份应投入、出产任务数量。21企业资源计划: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以实现最合理地配置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22协同商务:指企业内部人员、企业与业务伙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业务的交互过程。2

13、3精益生产: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利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新型生产方式。第五章 生产与作业控制1生产与作业控制:就是对生产作业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执行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差,并通过调度防止和纠正上述偏差,以保证计划的圆满实现。2项目:在特定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内,用特定的资源分配,产生确定的结果的一套独特的业务活动。3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期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4项目干系人:指那些积极参与该项目工作的个体和组织,或者是那

14、些由于项目的实施或项目的成功其利益会受到正面或反面影响的个体和组织。5项目网络图:是一种在项目管理中对时间进行计划、安排和管理,并对资源进行评价、预算和管理的方法。6预防性控制:就是在深刻理解项目各项活动,遇见可能发生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不利事件的发生。7事先控制:在项目活动或阶段开始时进行,可以防止使用不合理的资源,保证项目的投入满足规定的要求。8经常库存:指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9安全库存:指为了防止不确定因素而准备的缓冲库存。10季节性库存:指为了满足特定季节出现的特定需要而建立的库存。11促销库存:指为了解决企业促销活动引起的预期销售增加

15、而建立的库存。12投机库存:指为了避免因物资价格上涨造成损失或为了从物资价格上涨中获利而建立的库存。13积压库存:指因物资品质变坏不再有效用的库存或因没有市场销路而卖不出去的产品库存。14生产加工过程的库存:指处于加工状态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暂时处于储存状态的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15库存管理: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16库存:指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17零库存:指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18JIT生产方式: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19库存持有成本:即为保有和管理库存

16、而需承担的费用开支。20库存获得成本:指企业为了得到库存而需承担的费用。21原产地购买:指当产品在运输途中时,由买方负责运输费用和产品的风险。22质量:指反映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总合。23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24质量管理:是规定质量方针、目标、职责和程序,并通过建立和保持的相关体系进行过程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和实现的所有质量职能和活动。25全面质量管理: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6关联图法:指

17、用一系列的箭线来表示影响某一质量问题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连线图。27系统图:指系统寻找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一种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把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要的手段逐级深入。28 PDPC法:指在制定达到目标的实施计划时,加以全面分析,对于事态进展中可以设想的各种结果的问题,设想和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和应变措施,确定其达到最佳结果的方法。29设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领域的生产、生活物质技术装备、设施、装置、仪器、实验和检验机具等的总称。30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实施,对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

18、程进行科学的管理。31设备完好率:指企业中技术性能完好设备台数占全部设备的百分率。32设备故障率:指在一段时间内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与同期内实际开动时间的百分率。33设备改造: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原有设备的结构,提高原有设备性能、效率,使之达到现代新型设备的水平。34物资寿命:是根据设备的物资磨损而确定的使用寿命。即从设备投入使用到因物资磨损使设备老化损坏,直到报废拆除为止的年限。35经济寿命:指设备的使用费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36技术寿命: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的替代设备。37折旧寿命:指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或企业自行规定的折旧率,把设备总值扣除残值后

19、的余额,折旧到接近与零时所经历的时间。38生产与作业现场:指的是企业围绕经营目标的实现,通过行使管理,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生产过程的有机转换的场所。39生产与作业现场管理: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生产与作业过程诸要素,包括人,机,料,能,法,环,信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将它们有机结合达到一体化,通过生产过程的转换,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成本低的、交货期及时的产品的一种综合性管理。40工序:指一个操作者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加工对象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内容。41产品要素:就是对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的管理。42思想体系:指树立一种什么思想来认识生

20、产与作业现场管理,如何对待和处理生产与作业现场管理的问题。43 5S活动:指对生产与作业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从而提高素养的活动。44定制管理:以生产现象为对象,研究生产要素中人、物、场所及其有关信息之间的关系。45物与场所的结合:指对生产现场,人、物进行作业分析和动作研究,使加工对象按生产工艺的要求科学固定在某一位置上,达到物与场所的有效结合,缩短人取物品的时间,消除重复、多余劳动,促使人与物的结合达到最佳状态。46信息媒介:指人与物、物与场所结合过程中起着指导、控制,确认等作用的信息载体。47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中的各种视

21、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管理工作。第六章 生产与作业系统的改进1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2供应链管理:在一个组织内集合不同功能领域的物流,加强从直接战略供应商、生产制造商与分销商到最终消费者的联系,通过利用直接战略供应商的能力与技术,尤其是供应商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早期参与,提高生产制造商的效率和竞争力。3采购管理:指管理供应商关系所必需的所有活动。4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指供应链内部两个或

22、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关系,用来保证某个特定目标或效益的实现。5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内部在自己所从事的生产和服务中具有的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使一项或多项的业务达到竞争领域先进水平,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某种特殊利益。6外包:指把不属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由其他企业来完成,而自己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做法。7敏捷制造:指制造企业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的需求,实现制造过程的敏捷性。8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9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23、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10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11固定流水线:指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不动,而操作人员、工具按一定顺序先后有规律的围绕加工对象进行作业。12移动流水线:是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是移动的,即加工对象全部加工过程不在一地完成,操作人员、工具等相对固定的。13成组流水线:是把成组技术原理应用于组织流水线生产上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14混合流水线:是一种在同一流水线上,生产多种产品的装配流水线,是多品种

24、、小批量生产类型企业,按大量流水生产去组织生产的方式。15浪费:指使成本增加而不带来任何附加价值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库存引起的浪费和人员利用上的浪费。16推动式方法:每一生产车间和每个工作地按计划制造零部件,将加工完的零部件送往后续车间和后一道工序,同时,将完工信息反馈到计划部门。17拉动式方法:另一种方式是从产品装配出发,每道工序和每个车间按需要向前一道工序和车间发出工作指令,前一道工序和车间按这些指令进行生产。18加工路线单:它记录了每批零件从投料开始,到经过每道工序的加工及检验,直至成品入库为止的生产过程。19六西格玛: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度量;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能实现持续领先和卓越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20全员生产维修: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21绿色服务:指安全、快捷、周到、卫生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