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居民消费观念研究一、引言金融危机是一国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或全部金融指标发生急剧、短暂、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布林顿森林体系崩溃开始,全球已经爆发了多次有影响力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目前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从表面上看,美国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是由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所致,但深层次的原因则与美国金融秩序、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与美国的低储蓄、高负债、高消费的发展模式有关。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对此有一个评价,美国人消费,“必需品买最好的,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不浪费钱”。美国人都
2、崇尚提前消费,超前消费。很多经济能力不是很强的美国人都采用了次级抵押贷款的方式购房,这一做法使得低收入者得到住房,金融机构得到巨额利润,但同时也留下了潜在风险,于是引发了没过的金融危机。可见美国人的提前消费观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提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人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O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
3、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二、主体(一)国外学者对金融危机以及消费观念的研究。明斯基HYMANPMINSKY对金融内在脆弱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他将市场上的借款者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套期保值”型借款者HEDGEFINANCEDUNIT。这类借款者的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超过债务额,而且在每一时期内,其现金流入都大于到期债务本息。第二类是“投机型”借款者SPECULATIVEFINANCEDUNIT。
4、这类借款者的预期收入在总量上超过债务额,但在借款后的前一段时期内,其现金流人小于到期债务本息,而在这段时期后的每一时期内,其现金流入大于到期债务本息。第三类是“蓬齐”型借款者PONZIUNIT这类借款者在每一时期内,其现金流入都小于到期债务本息,只在最后一期,其收入才足以偿还所有债务本息。因而他们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把“后加入者的入伙费充作先来者的投资收益”,以致债务累计越来越多,潜伏的危机越来越大。沃尔芬森WILLFENSHEN的资产价格下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债务人的过度负债,在银行不愿提供贷款或减少贷款的情况下,被迫降价出售资产,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急剧下降。由此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资产负
5、债率提高,二是使债务人拥有的财富减少,两者都削弱了债务人的负债承受力,增加了其债务负担。债务欠得越多资产降价变卖就越多,资产降价变卖越多,资产就越贬值,债务负担就越重。RSARAOGI(2007)从利率、房贷申请者和金融机构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机制。他认为,美联储在2003年把税率降到15这个自1958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使得廉价的信用贷款充斥着整个市场并进入房地产市场。当房价上升到极点,泡沫开始破灭的时候,还贷违约事件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为此,银行开始紧缩流动性,造成大量住房被抛售,使得还贷危机雪上加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几乎是在一夜间变成了垃圾,次货危机因而爆发MLIM(2008)
6、认为,从根本上来说,金融危机是以下三类不平衡的结果财富和收入不平衡、经常项目不平衡、金融部门不平衡。财富和收入的不平衡使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形成了大量无法被消费掉的财富,从而造成了市场上出现过多的流动性。同时,金融部门的不平衡,即放松金融管制和金融创新,它们扩散和放大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巨大的贸易赤字造成美国经常项目的长期不平衡,只能靠资本项目的盈余来填补,国际游资充斥着整个美国资本市场,从而使得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在这三个因素的作用下,本来只是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出现的问题被迅速放大形成美国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二)国内学者对金融危机以及消费观念的研究。杨新妮(2010年)在居民
7、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靠出口的拉动。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和美国次级贷影响,我国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缩小,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15月份我国出口增长229,扣除美元贬值和国内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出口增速不足10,出口对经济的拉动进一步趋缓。如果没有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大量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济增速可能从2006年就开始进入回调状态。从发达国家来看,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仍然显得不足,而且呈下降趋势。19791982年居民消费支出贡献率为60以上,198320
8、00年保持在40以上,而进入2001后贡献率不到40。而投资和进出口却逐步增加。虽然2007年消费对GDP的贡献七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但是在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拉动只占44个百分点,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占386,而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3、27个百分点两者占624。陈温榕(2010年)在浅谈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中提到消费需求是基本的需求,它是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严重消费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是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放慢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整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新消费热点形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限制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此,应提高社会分
9、配水平,加强居民收入结构调整,维护社会收入公平原则加速产业结构提升,提高国民经济素质改善需求环境,产生带动消费需求的联动效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万劲波(2001年)在倡导合理的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目前,消费已经异化成一种刺激生产的因素,一种体现自身存在价值的因素,这本身无可厚非,因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生产归根结底的推动力。在一国的国民经济政策中,增加消费与一国的经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富裕密不可分。但是,传统的消费模式建立在错误的自然观、发展观基础之上,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抛弃型经济模式给环境造成了空间的破坏。自然界的原有体系被破坏无遗
10、,而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对这种损害却没有直接的感受,导致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失当决策行为、生产行为、开发建设行为、消费行为、贸易行为和日常许多的生活行为都背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根本原则。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即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发展研究不能仅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而必须把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制度、文化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结合起来,展开深层次的和综合性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自身社会经济行为的认识的飞跃。消费模式的具体导向现在,为了刺激消费,银行利息连降0次,加上已经实施的利息税,根本的
11、政策导向是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不是倡导消费,而是鼓励合理的消费需求。衣食住行,娱乐健身,每一种消费需求都造就了一个市场。健康的消费行为事关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消费者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工作,如何享受生活,以及该摒弃什么,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杨青山(2010年)在“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思路中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应采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视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稳定就业、扩大居民消费等发展思路,
12、促使我国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万劲波(2001年)在倡导合理的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说到世界上一些地区存在着的严重贫困现象与其它地区那种建立在奢侈性消费模式基础上的生活标准,都同实现地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相符合。提倡消费报国,其内容应该具体化。合理的消费模式有利于重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此都负有神圣的责任。程晓娟(2009年)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中国消费需求的对策分析研究表明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从虚拟经济波及到实体经济,以至引起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由于世界经济整体滑坡,中国出口需求必将增长乏力
13、。所以,当前扩大消费需求对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状,然后剖析了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扩大当前中国消费需求的几点对策。余浩源(2010年)在金融危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以汕头市为例中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使消费者的信心下降、预期趋于悲观,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导致企业的产品出现滞销、市场份额下降、利润下滑等情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居民预期趋于悲观,企业经营变得更为困难,因而要求企业进一步转变营销策略,改善营销环境,并通过采取开发新产品、创新促销方式、调整渠道策略等措施,以便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满足市场需求。乔诗莹(20
14、10年)在后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中提到距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已经过去两年多的时间,我国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出口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消费者信心不足等现象,同时金融危机后期的企业仍存在着管理不当、信用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企业的更好的发展,我国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建立创新技术联盟、企业之间进行整合等。彭晓静(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提高居民消费的有效路径研究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居民消费率却一直处于下降的状态。特别是在2008年爆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时,中国的投资和出口受到猛烈的冲击,很多企
15、业纷纷倒闭,出现了大量失业人员,并掀起了一股农民工返乡潮,因此,启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当务之急,但是中国却出现了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滑,消费能力逐步下降,消费安全问题凸显的情况,在这种经济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想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必须对中国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找到提高居民消费的长效措施。李忠桥(2009年)在金融危机下对消费方式的再思考中讲到自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论被凯恩斯确立以来,超前消费一直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大力量,然而这种美国式无限度的超前消费却在2008年引发了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人们对超前消费产生了严重质疑,普遍觉得应
16、当对消费方式进行重新思考和选择。本文在分析超前消费对金融危机影响和人们对过度节俭消费方式自发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建立的新的消费方式。三、总结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金融内在脆弱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及从利率、房贷申请者和金融机构这三个方面进行的全面分析得出美国金融危机最大的起因是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国内学者则从我国国情出发,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面临着严峻挑战。于是,国内学者从金融危机的起因出发,了解到金融危机使消费者的信心下降、预期趋于悲观,从而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导致企业的产品出现滞销、市场份额下降、利润下滑等情况,导致中国经济水平呈现了下降的趋势。当前扩大消费需求对于拉动中
17、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经济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想提高居民消费,必须对中国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因素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找到提高居民消费的长效措施。因此,国内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四、参考文献1祝福恩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升居民消费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2梅宁华论消费观的现代化北京日报2009年02月16日新华网3MOUBARAKMOHAMED金融危机对中国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2010年4张锐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中部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王敏金融危机透视青岛出
18、版社2010年7胡海波金融危机下的快乐理财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8何新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华龄出版社2009年9严行方直面金融海啸专著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金城出版社2009年10刘元琪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11周志解读中国经济的冬天与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12宋洪远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13张五常金融危机与中国前景中信出版社2009年14杨继瑞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生存与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15林汶奎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我们怎么办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16武文胜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突围中国商业出版社2
19、009年17CRISIS,CONTAGIONANDBAILOUTSWHATSNEXTFORTHEEUROPEANUNION18CARMENMREINHARTUNIVERSITYOFMARYLANDANDTHENBERANDKENNETHSROGOFFHARVARDUNIVERSITYANDTHENBERISTHE2007USSUBPRIMEFINANCIALCRISISSODIFFERENTANINTERNATIONALHISTORICALCOMPARISONTHE2007INTERNATIONAL19王晗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20肖严华“后危机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20、的完善学术月刊2009年11月21孙国峰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22万劲波倡导合理的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管理第2010年6月23沈坤荣,田伟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24程晓娟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中国消费需求的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8期25潘建伟居民消费行为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26冯文华新时期我国居民消费文化变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8年27余浩源金融危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以汕头市为例中国商界2010年7月总第202期28乔诗莹后金融危机下我
21、国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7期29陈温榕浅谈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总第209期30杨新妮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年6月31赵爱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农民工的隐性失业问题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32黎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与对策商业时代2010年第20期33彭晓静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提高居民消费的有效路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6期34曹海军走出“边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战略的经济政治分析北方论坛2010年第4期35刘文勇开放经济下中国居民消费资源特征解析求是学刊2010年第1期36李忠桥金融危机下对消费方式的再思考消费导刊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