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ACROFIVII.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2920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ACROFIV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ACROFIV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ACROFIV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ACROFIVI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七届亚洲流体包裹体 国际会议 ( ACROFI VII) (第 一 号通知)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简称 ACROFI,是由国际矿物学会倡议召开的,与 ECROFI( Europe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欧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和 PACROFI( Pan Americ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泛美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并列的国 际会议。自 2006年 5月首届 ACROFI在中国南京成功举

2、办后, ACROFI每两年在不同国家定期召开,分别是 2008年 11 月印度克勒格布尔( ACROFI II),2010年 9月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ACROFI III)以及 2012年 8月澳大利亚布里斯班( ACROFI IV) 、 2014年 5月中国西安( ACROFI V)、 2016年 11 月孟买( ACROFI VI)。 第 七 届 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 ACROFI VII)再 次 回到 中国,将于 2018年 9月 11 17日 在中国 首都 北京 市 举行。届时会议将为亚洲和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 提供一个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平台。 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同行踊跃投稿,积极

3、参加! 热忱欢迎各企、事业单位提供研讨会赞助 、 参加会展 、 发布信息 ! 请有意者与组委会联系。 一 、 会议 组织方式与 主要议题 会议 以大会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和展板形式举行,分会场根据参加 人数和参加 会议 的论文分组组织 ,会议语言为 英语 。大会报告 30分钟 , 专题报告 20分钟。 图板尺寸不超过 80cm*120cm。 口头报告及图板展示的具体日程安排将 于第三号通知 中 以 E-mail形式发出。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 岩浆作用与熔体 -流体演化过程; (2) 变 质作用与流体分异; (3) 浅部流体 、 盆地流体活动与油气成藏; (4) 成矿流体活动与巨量元素迁移

4、 -富集; (5) 地质流体分析技术最新进展 ; (6) 地质流体岩相学模拟 ; (7) 流体及 熔体包裹体 新领域 研究 。 二、学术委员会 Ronald J. Bakker (University of Leoben, Austria) Kingsley Burlinson (Burlinson Geochemical Services Pty. Ltd., Australia) Robert J. Bodnar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USA) Alexander Borisenko (Institute of Geology, SB RAS,

5、Russia) Guoxiang Chi (University of Regina, Canada) Seon-Gyu Choi (Korea University, Korea) I-Ming Chou (U.S. Geological Survey, USA) Benedetto De Vivo (University of Napoli Federico II, Italy) Jean Dubessy (University of Lorraine, France) Hongrui F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

6、ademy of Sciences, China) Maria Luce Frezzotti (University of Milan, Italy) Bin Fu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Christoph A. Heinrich (Inst. fr Geochemie und Petrologie, ETH, Switzerland) Xiaodong Liu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2 Huanzhang Lu (University of Quebec, C

7、anada) John Mavrogen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n) Terry Mernagh (Geoscience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 Vladimir Naumov (Vernadsk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 Pei Ni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Hecai Niu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8、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H S Pandalai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India) M K Panigrahi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India) Andrew H Rankin (Kingston University, UK) Sergey Smirmov (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Petrography, SB RAS, Russia) Rainer Thomas (GeoForschu

9、ngs Zentrum Potsdam, Germany) Anatoly Tomilenko (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Petrography, SB RAS, Russia) T Tsunogae (University of Tsukuba, Ibaraki, Japan) Thomas Ulrich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Jiuhua X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三、组织委员会 Chairman: Hongrui Fan (Institute of

10、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Vice Chairman: Pei Ni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Kezhang Q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Zhicheng Lv (Chinese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Member: Kingsley Burlinson (Burlinson Geochemica

11、l Services Pty. Ltd., Australia) Yachun Cai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Jianguo Ch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Hui Chen (Chinese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Junying Ding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Fangfang Hu

1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Xiaodong Liu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Terry Mernagh (Geoscience Australia, Australia) Hecai Niu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H S Pandalai (Indian Institute of T

13、echnology Bombay, India) M K Panigrahi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haragpur, India) Guoguang Wang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Sergey Smirmov (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Petrography SB RAS, Russia) Jiuhua X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Yiming Zh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

14、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Dongying Zhu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四 、主办单位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委 员会 国际矿物学会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五 、会议时间 、 地点 和住宿 会议时间 : 2018年 9月 11 17日 ( 11号 野外 报到 、 14号 会议 报到 ) 会议地

15、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报到地点: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会议住宿:北京亚丁湾商务酒店 ,北京 圆山大酒店 等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周边酒店 。 参会代表 可 自行预定酒店 。 会议不安排接站,代表请于报到日自行前往 酒店 。 六 、地质考察 本次会议 拟 会前 ( 2018年 9月 11 14日 ) 组织 进行 地质考察 。 费用自理。 七 、论文摘要: 会议要求与会代表提交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 具体格式参见会议 通知 , 截止日期 为 2018年 6月 15日 。 为保证论文能及时收录 到论文集中,来稿请一律采用电子邮件传送 到 : 。 八 、 论文发表 本次会议将 在

16、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出版 Fluid and Melt Inclusions 专辑 。组委会 也将在 岩石学 报 组织一期 专辑或专栏 。 两个专辑 收录 在ACROFI VII交流的论文。 投稿 格式参照相应 杂志 投稿 要求 , 经过专家评审 后 决定录用与否 ,版面费自理。 九 、会务费 每位代表收取会议费 人民币 1800元 , 学生 代表 (注册时 需提供能证明其学生身份的证件 )会议费 1200元 , 陪同人员会议费 1200元 。 参加 会 前 地质考察的费用待定。 十、 联系人 蔡亚春 邱正 杰 E-mail: ACROFI VII 组委会 2018年 2月 13 日 4 第 七 届 亚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 ACROFI VII) (第 一 号通知回执) 姓 名 职称 (职务 )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论文摘要题目 参会形式 A.专题发言 B.图板展示 住宿 (因 9月为 北京 旅游 旺季,请务必尽早回复 。 未登记 预定 住宿者,会议将不 联系 安排住宿 ) 地质考察 A.参加 B.不参加 欲参会者请于 2018 年 6 月 15 日前,将本回执寄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