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金华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金华调查队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主线,继续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了全年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 结构 继续 优化,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民生不断 得到 改善 ,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 目标任务。 一、综 合 初步核算,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 (GDP) 2447.71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4.71 亿元,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245.97 亿元,增长 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077.03 亿元,增长 11.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52317元(按 2011 年年均汇率折算为 8100美元),增长 9.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 5.1: 51.8: 43.1变化为 5.1:50.9:44.0,第三产业2 所占比重比上 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 2011 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5.6%,涨幅较上年扩大 1.6 个百分
3、点。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上涨,其中涨幅较大的有:食品类价格上涨 11.5%,居住类价格上涨 5.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 3.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各类价格指数详见附表 1)。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5.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8.9%,购销价格的剪刀差从上年的 4.4 个百分点缩小至 3.3 个百分点。 2011 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68665 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8258人,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 5550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81%,低于 4%的控制指标。 二、农 业 2011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124.71 亿元,比上年
4、增长4.8%。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 274.2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0.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 154.9千公顷,总产量为 89.0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 2.0%和 0.4%;棉花播种面积 7.2千公顷,产量为 1.26万吨,分别增长 9.0%和 20.1%;油料播种面积为 26.4 千公顷,比上年下降 1.9%,产量为 4.91 万吨,比上年增长 14.7%;蔬菜播种面积为 42.8 千公顷 ,产量为 92.1 万吨 , 分别比上年增长3 1.2%和 1.5%;药材播种面积 7.5 千公顷,增长 1.4%;果用瓜种植面积 10.6 千公顷,增长 1.0%,产量为 23.96万吨,下降 0
5、.2%;花卉苗木种植面积 13.2 千公顷,增长 36.1%(主要农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2)。 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面积 3.732 千公顷,迹地更新面积2.790千公顷;完成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面积 1.436 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 0.524千公顷、封山育林 0.913千公顷;完成林木抚育面积 2.307 千公顷,其中幼林抚育面积 0.64 千公顷、成林抚育面积 1.667千公顷。全市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4 个,省级森林村庄 32 个,市级绿化示范村 89 个。 全年肉类总产量 为 23.78 万吨,比上年增长 3.8%,其中猪肉 19.32万吨, 增长 6.3%; 全年生猪出栏 254.06万头
6、,增长 4.1%;家禽出栏 2717 万只, 下降 0.5%。 全年 牛奶产量 7.86 万吨,比上年 下降 1.3%;水产品产量 6.82 万吨,增长 4.8%。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59.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 116.63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253.07 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2.7%; 全年化肥施用量 (折纯 )11.5 万吨,增长 2.7%;农村用电量 38.7 亿千瓦时,增长 6.0%。 三、工业和建筑业 4 2011 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 1077.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工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 为 44.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3588.
7、82亿元,销售产值 3454.77亿元,分别增长 27.2%和 2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 889.66 亿元, 增长 18.2%,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 25.8%。 科技投入 继续 增加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23.60 亿元,比上年 增长 20.0%。新产品生产增长 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完成新产品产值 702.55 亿元,增长 48.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 19.6%, 比上年 提高 4.6 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详见附表 3)。 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 255.98 分,比上年提高 27.79 分。全年规
8、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 284.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2;其中利润185.14 亿元,增长 27.3%。金属制品,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等六大行业实现利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 51.2%。 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 19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3%;建筑业年末从业人数达到 84.43 万人。建筑施工面积 21798.3 万平方米 ,完成房屋竣工面积 7629.2万平方米。省外市场发展良好,2011年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产值 1190.5 亿元,占全省省外完成产值的 16.2%,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 63
9、%。 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873.71 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 206.37亿元,增长 26.1%;投资项目(单位)投资 667.34 亿元,增长 20.1%。民间投资稳 定增长,全年实现民间投资 689.8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79.0%。 投资结构保持平衡。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13 亿元,增长 5.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463.46 亿元,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 462.86亿元,增长 2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408.12 亿元,增长 21.4%。第一产业比重与上年保持一
10、致,第二、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上升和下降 0.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 0.3: 53.0: 46.7。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2011 年列入市重点建设计划的项目 199项,其 中列入考核的实施类项目 160 项,总投资 914.11 万元,全年计划投资 169.7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 188.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110.83%。金华市区市民广场、金华六中迁建工程、金华市区兰溪街步行街改造、婺城区安地镇中小学迁建工程、 330国道兰溪市区过境段改建工程等 26 项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金华段、婺城区蒋堂至罗埠公路、东永高速公路东阳段、 03省道义乌段改建工程
11、等 88 项工程完成年度投6 资计划。 2011 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为 1883.6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2.2%。当年新 开工面积 579.8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0.9%;竣工面积 204.83 万平方米,下降 26.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319.78 万平方米,下降 24.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262.38 万平方米,下降 30.5%。 五、国内贸易 2011 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88.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9%。城乡消费市场同步增长,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 907.72亿元,比上年增长 1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为 181.23亿元,
12、增长 17.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为 985.82 亿元,增长 18.9%;住宿餐 饮业零售额为 103.13亿元,增长 18.6%。 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吃穿用类商品全面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 22.61 亿元,增长 14.6%;其中粮油类零售额 4.39亿元,增长 26.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 27.11亿元,增长 36.5%。日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为 6.85、 5.95、 2.63 亿元,分别增长 32.7%、 94.9%、 25.9%。中西药品类、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为 19.79、 17.24亿元
13、,分别增长 27.0%、 35.0%。汽车类零 售额 208.82 亿元,增长 18.9%。热点商品中能源类消7 费增长较快,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 110.53 亿元,增长 33.7%。 交易市场日趋成熟。 2011 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 444 个,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为 17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 11.0%。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 59个,总成交额为 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 六、对外经济 2011 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 164.3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出口总额 151.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4.3%;进口总额 12.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
14、5%。出口有效主体增加。全年新增备案企业 1254家,累计获外贸经营权企业达 8480家;全年有出口实绩企业 4284 家,比上年净增 453 家;其中出口超1000 万美元企业 394 家,比上年净增 127 家。出口市场结构优化。全市与 2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其中出口超 1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 39 个,比上年增加 5 个。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112 家,比上年增长 7.7%,合同利用外资 32422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46.1%,实际利用外资 2331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33.9%。工业利用外资继续占主导地位。全年新批工业制造业外资项目 29 个,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总数
15、的80.0%,实到外资占全市总数的 88.7%。外商投资大项目主体作用有所减弱。全年新设立总投资 10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12个,比8 上年减少 24 个;合计合同外资 22191 万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数的 68.4%,占比下降 12.6%。全年有 29 家外资企业发生增资,共增加合同外资 14499 万美元,占当年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44.7%。 对外投资和外经合作双双跨上新台阶。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机构) 21家,境外投资总额 14972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39.3%;其中中方投资额 10022 万美元,首次 突破 1 亿美元大关,增长2.3%。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 23
16、651 万美元,增长16.2%;其中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 23412 万美元,首次突破 2 亿美元,增长 22.0%。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初显成效。全年在美国、俄罗斯、迪拜、安哥拉、香港等 11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贸易窗口、商贸城及销售公司 17家,占全市新设境外企业和机构数的 80%。对外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白俄罗斯、瑞典、俄罗斯联邦、安哥拉和阿联酋。 全年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和统计系统中注册的企业共有 133家,从业人员超万人;离岸合同签约金额 9969.49 万美 元,离岸执行金额 9417.20 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1 年全市交通建设共投资 30.21 亿元。其中高速公
17、路完成投资 6.02 亿元,国省道、县道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9.62亿元,9 大中修工程完成投资 3.07 亿元,农村联网公路完成投资 0.84亿元,安保工程完成投资 1.14 亿元,水毁重建工程完成投资 0.1亿元 ,病旧桥隧加固改造工程完成投资 0.65亿元,场站建设完成投资 8.77亿元。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 11608.98公里。年内公路旅客周转量 91.67 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 164.62亿吨公里。 全年邮电业 务收入 71.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0.6%。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 6.41亿元,比上年增长 18.3%;电信业务收入 65.18亿元,增长 9.9%。 年末城乡 固定
18、 电话用户 178.07万户, 比上年末 下降 3.03%。其中住宅电话 93.33万户 ,下降 6.0%; 公用电话22.32 万户, 基本与上年持平。 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 707.03 万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 150.73部百人 ,固定电话 普及率 38.0部百人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达 116.23 万户 ,比上年末增长27.1%。 全市共接待游客 3604.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2.4%,实 现旅游收入 344.26亿元,增长 21.4%,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 3531.36万人次,增长 22.5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317.19 亿元,增长22.9%;接待入境旅游者 72.73
19、万人次,增长 13.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 41660.91 万美元,增长 10.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28.35 亿元,比上年增10 长 20.4%。其中:上划中央财政收入 142.58亿元,增长 22.1%;地方财政收入 185.77 亿元,增长 19.1%。全市一般预算支出235.08 亿元,增长 11.1%。财 政支出更加关注民生,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 72.3%、 26.4%、 22.3%、 21.6%、18.5%。 2011 年末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
20、 4746.69亿元,增长 19.0。其中 :单位存款余额 2227.02亿元,增长 20.5%;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 2314.15 亿元,增长 14.1%。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3678.88亿元,增长 18.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792.93亿元,增长 23.6%;中长期贷款余额 837.16亿元,增 长3.0%。本外币余额存贷比为 77.5%。 商业保险业务进一步拓展。全市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93.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53 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4.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0.9%和 16.0%。全年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 24.69亿元,比上年增长 33.2%。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 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 35.2%;人身险赔款及给付 6.57 亿元,增长 28.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1 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 755 所,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