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4465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7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7 讲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1.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旱涝、台风、寒潮、地震、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结合图文资料,以区域图、坐标图等为载体,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 2.以区 域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灾害间关联性。考查频度较高,考查形式以选择题、综合题为主 一、认识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人 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 (1)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

2、 生物 资源和 气候 资源等。 (2)不可再生资源:如 矿产 资源。 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特征 表现 举例 开发利用要求 分布的不平衡性 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某些可 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区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光热资源丰富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数量的有限性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各

3、种矿产资源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生物、土地、水、气候 资源 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资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 “二战 ”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正推广利用 对于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

4、业 文明 工业文明 主要生产方 式或标志 狩猎、采集 种植、养殖 蒸汽机的使用 数量对人 不大 较大 很大,并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类的影响 质量对人 类的影响 较大 较大 含义和标准已变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 利用方式 简单、单一 较少 多样化 利用率 低 中等 高 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较小 较大,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很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三、自然灾害 1.概念 在 自然界 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 气象灾害:如台风( 飓风 )、 干旱 、寒潮、冰雹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 滑坡 、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 洪水 、海啸、咸潮、赤潮等

5、3.危害 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 。 四、洪水和洪灾 1.概念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直接损失 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 间接损失 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气象因素: 强降雨 、大量冰雪 快速融化 。 河湖因素冰凌 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 溃决 流域汇水

6、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 高 ,植被覆盖率越 低 ,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 纵向坡度 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2)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 加快 ,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 积,使河流水位 升高 、河床坡度 减小 。 围湖造田 :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 河道排水 的速度。 五、主要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工程措施 (1)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修筑堤坝 ,防止洪水漫溢。 (3)疏浚河道 ,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 分洪区 ,开挖 分洪道 ,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 考点一 自然

7、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1.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滥垦草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 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 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 产生的环境问题 土地遭到水 蚀、风蚀和沙漠侵吞,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渍化 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 2.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途径 要求 适度开发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利益兼顾 人类要将

8、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重视保护 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 公众参与 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3.我国能源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问题的现状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 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 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2)产生的原因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 人口多,人

9、均能源资源不足; 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原油消费国 )。 (3)解决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 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 开发清洁煤 (洁净煤 )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2018河北五校联盟质量检测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 “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 (2)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 A.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B.从自然条件看,大致与 水资源分布状

10、况相吻合 C.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 D.大致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2)以下地区水贫困状况及主导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 A.贵州 低 喀斯特地貌广布 B.河南 低 工业节水措施推广 C.新疆 高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 D.海南岛 高 面积较小且起伏较大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大致与水资源分布状况相吻合。第 (2)题,贵州水贫困程度高,故 A 错;河南水贫困程度低与农业节水推广有关,故 B错;新疆水贫困程度高与降水少有关,故 C 错;海南岛水贫困程度高与陆地面积小,地形起伏大,贮水空间小有 关。 答案 (1)B (2)D 水资源相关问题的分析 1.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水资

11、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 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 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资源型缺水 ,南方则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考法 淡水资源不足原因及解决措施 (经典高考题 )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 500 万 (2009 年 ),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 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 15 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 16 千米。图 1 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 2 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2、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题,由图 2 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 15 ,年降水量超过 2 000 mm,故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 (2)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 ,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 (地表水、地下水 )的条件差 (河流短小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

13、需求量大。 (2) 从邻国 (马来西亚 )购买淡水。邻国 (马来西亚 )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废水 (污水 )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 (污水 )产生量大。 考点二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1.常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种类 概念与成因 发生时间和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与防御措施 台风或飓热带气旋强度最强的一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 每年的夏秋季节; 亚洲东部、南部和北美洲东海岸; 中国沿海地区的台、闽、粤、琼灾害:

14、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对策:监测和预报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 风 面温度在 26 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由热带气旋转化而成 等 暴雨洪涝 指 24 小时 雨量在 50以上; 自然原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降水天气系统;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如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等活动加剧了洪涝灾害 夏秋季节;全球范围; 亚洲是每年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因季风气候最典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 灾害: 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经济财产受损。对策: 监测和预报;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

15、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 干旱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导致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对策:采取多种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寒潮 由强冷空气入侵造成(冷锋 )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冷空气过程 发生在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危害最大;影响范围大,我国除青藏、滇南外,各地都受影响 (包括海南、台湾等地 ) 灾害:降温使农作物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 牧场;大雪、冻雨可压

16、断电线、折断电杆,造成通信和传输电线中断,交通运输受阻。对策: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强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加之地表植被破坏 冬春季节,以春季最严重,我国主要分布在 “三北 ”地区 灾害: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范围广,影响生产和生活。对策: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环保意识 2.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危害 地质灾害 成因 分布规律 危害 地震 岩层断裂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能量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 带 破坏建筑、危及生命 火山喷发 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 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滑坡 在重力作用下,岩体或土体沿滑动面下滑 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状况较差、起伏较大的山区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 泥石流 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方法技巧 1.图解我国气象灾害的时空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