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8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1 页(共 8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注:本资料由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独家提供。试题精选 自 2014 年全国 各地 所有高考 历史 试题 , 按 岳麓 版 各 课 顺序 分解而成, 试题 排版工整 合理 、 精美规范 ,欢迎各位历史同行交流使用,因时间有限,如有遗漏和错误,望广大同行指正、批评。同时园地真诚希望各位同行尊重园地解析和分解的成果,请不要把该资料 转载 到其它网站 、博客和 QQ 群交流 , 一经发现 封锁 其 IP, 谢谢合作!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高考真题 分 解栏目 必修 1 分 课 汇总( 岳麓 版) 分解
2、、 整理 :张秋鸿 第 3 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 ( 2014 四川 文综 4) 读表 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 表 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 行政区划演变 【解析】 从表中可知,历代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县,其他层
3、级均有变动,故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故 A 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 ;据图表可知州的行政区划层级有一级到二级甚至降到三级,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故 B 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 ;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由州到路再演进为省,省残留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痕迹,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而不是促进地方的自主性,故 C 项 错误,符合题意 ;据材料可知秦汉以来各朝代均为二级或三级行政区划,故 D 项 正确,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2 ( 2014 北京文综 15) 在历史 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 A授
4、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2 页(共 8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C唐代 369 位宰相中有 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 81 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天文学( 授时历 );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明清小说( 西游记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 代宰相 制 度 ; 古代中国的商业 宋代 城市的繁荣 (扬州) 【解析】 授时历只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的
5、 一部分,不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整体水平,故 A项错误;西游记只是明代文学成就之一,不能代表整个明代文学发展趋势,故 B项错误;从全国范围看,唐代宰相大部分来自北方,这说明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故 C项正确;扬州只是南宋城市之一, 扬州 城市 繁荣不能代表 南宋整个城市化水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 2014 海南单科 3)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 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
6、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魏晋门阀制度 【解析】 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 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 B 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 C 项 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 2014 海南单科 5)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
7、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科举制 【解析】 科举考试并不是当时唯一的选官途径,官员特权只是受到限制而不是否定,故 A项错误;科举制是扩大官吏来源, 对君主集权效果不明显,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分科考试、差额录取说明科举制注重才学,故 C 项正确;重视思想品德是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故 D 项错误。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3 页(共 8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答案】 C 5 ( 2014 浙江 文综 14)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
8、堂、新军、警察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 B C D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 商业的发展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 由中的选举新军可知应为辛亥革命前后,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和临时约法确立选举原则的史实,故应为民国时期的浙江地方志;由中的禁军即可知此应为宋朝的浙江地方志;由中的本路蒙古学即可知此应为元朝的浙江地方志;由的目录可知此时的政府注重科技和思 想文化的
9、发展,应为当代浙江的地 方志,选择 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6 ( 2014 江苏单科 21) ( 14 分)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请回答: (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 分) 【考点】 ( 2)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解析】 ( 2)结合材料二中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 和三
10、省六部制中三省的具体职责即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答。 【答案】 ( 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7 ( 2014 福建文综 38) ( 36 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 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园地原创 严禁转载 第 4 页(共 8 页)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史界朋友精神家园 版权所有 翻录必究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 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
11、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 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 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 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6 分) (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0 分) 【考点】 ( 1)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 2)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解析】 ( 1)从材料一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 ”说明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防闲之法益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政治制度 成熟
![提示](https://www.wenke99.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44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