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4478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苍南县印刷产业升级研究一、前言部分国内许多产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都是通过实施粗放型的发展战略,以高污染、高能耗为代价来达到产值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这种依托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劳动者福利为代价的增长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等问题也逐步的突显出来。产业升级成为这些产业想要继续谋求发展的必经路径,通过产业升级,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升级,促进经济规模化,生产高度集中化,企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因此,产业升级一直都是许多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话题之一,本文将对之前的学者的产业升级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并以污染性产业的产业升级为

2、侧重点进行相关研究理论的综述。二、主体部分(一)产业升级的界定1、产业升级的概念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产业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内涵和分类至今仍然很难完全统一,关于“产业升级”问题,国内外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价值链升级”两种认识和研究思路,从宏观层面着眼,PORTER1990将产业升级定义为将产业间的要素由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使后者获得充裕的资源以得到发展,从而获得比较优势;从微观层面着眼,GEREFFI(1990)认为产业升级是一个过程,一个企业或经济体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这种具有更高获利能力的领域转移的过程。这个观点更侧重于获利能力的提高,侧重于从价值的末

3、端来观察企业的提升。而MICHAELGJACOBIDES(2005)观察到产业演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产业呈现出一种垂直的分解,由中间市场的出现从而将整合的产品过程分解成几组不同的公司,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产业升级,为产业升级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以上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无论从什么层面看,无论强调资源的获得还是强调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价值”的关注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价值获得的提升,从事低价值的生产活动向着从事更高价值生产活动的领域转移。我们学者张向阳等(2005)就曾总结出,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产业升级意

4、味着价值的增加,意味着产业组织获得价值方式的改变,更意味着对于价值创造的主导和价值分配的获得。2、产业升级的内涵GEREFFI1999将产业升级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产品层级上的升级,即从简单到复杂的同样类型产品;二是在经济活动层次上的升级,包括不断提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三是在部门内层次上的升级,如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也包括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四是在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即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四个层次是以生产的范围的大小来划分,虽然这些划分不乏价值的创造的痕迹,但是却主要体现在他当时所分析的服装产业的商业链中,并不具有一般性。在这个分类

5、基础上,HUMPHREY和SCHNMITZ2002明确提出了以企业为中心的四层次产业升级分类方法一是流程升级,企业通过重组生产系统或引进高级技术使得投入产出水平更高,具体包括获得新设备、实现品质控制和缩短运输时间等;二是产品升级,即进入更高级产品的生产中去,通过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来赢得市场,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款式,以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与对手进行竞争;三是功能升级,重新组合价值链中的环节,以提高经济活动的附加值。获得新的功能或放弃已有的功能,增加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例如从生产环节向设计环节和营销等利润丰厚的环节跨越,改变企业自身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四是部门间升级,从一条价值链跨越到一条新

6、的、价值量高的相关产业的价值链,企业把在一产业获得的能力应用到另一个新的产业,或转向一个新的全球价值链中。虽然上面两种对于升级层次划分看起来是从两个不一样的角度来对待产业升级,其所对应的范围也存在差别,但是从实际上看来都是强调同样的问题他们都强调了每个层次的价值创造。价值的创造和增加在产业升级的各个层次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区分每个层次是否较以前有所提高的主要判断标准就是一句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创造了更多的新的价值。(二)产业升级相关理论评述1、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产业升级产业升级研究中不少都涉及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视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如较早的罗斯托主导产业理论认为,依靠

7、科学技术进步并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会对其他部门产生重要作用;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论证日本产业结构的规划基准时得出结论技术变动会促进产业结构改善。创新理论是研究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述,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发展。ROTHWELL和ZEGVELD将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合称为创新38政策,认为产业发展与创新政策常常相互影响。ERNSTERNST2001,HISRCHMANL998认为产业升级试图在创新、专业化和赫希曼关联之间建立关系模型,并描述由于生产率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可能结果。陈敦贤2000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技术演变是产业升级的核心。

8、刘芳,倪浩2009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如自然禀赋情况、技术创新、消费需求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及外资,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一技术创新,并提出一系列我国政府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卢翔、李晓培(2009)提出,从技术源的角度看,产业技术创新可分为模仿性技术创新和原发性技术创新,它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着产业升级的快慢。模仿性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对领先的已有的技术进行模仿和学习,以便于吸收领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和破译技术领先者的技术秘密,并再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进一步研发。由于模仿性技术创新下,技术进步所需的核心技术源于技术创新主体之外,因此,它

9、具有外生性、被动性和跟随性。它的一般路径是技术选择技术引进学习模仿消化吸收二次创新提高研发、经营管理水平产业升级。原发性技术创新指创新主题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来源、进步主要借助于本身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由于在原发性技术创新下,技术进步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及能力均来自于产业自身的技术突破,是产业内部创新主体研究和开发的结果,因此,它具有内生性、率先性和主动性。它的一般路径是技术发展信息搜寻原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体系增强产业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产业升级。卢翔、李晓培(2009)将原发

10、性技术创新与模仿性技术穿行的差异性从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1主题创新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原发性技术创新主体对核心技术的突破而模仿性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对新技术的再升华;2客体选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原发性技术创新客体选择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而模仿性技术创新客体选择的稳定性与再创造性;3价值目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原发性技术创新开创从“无”到“有”为人们选择市场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模仿性技术创新开创从。有”到“优”为人们提供了选择市场产品的现实性。他们认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互动不仅能使旧技术升级为新技术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使旧产业升级为新产业。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模仿性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对领先者已有的技术进行模仿和学习,

11、以便于吸收技术领先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和破译技术领先者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研发。因此,它一般表现为较少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难以掌握产业的核心技术。很多时候,它只是通过接受其他产业技术来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与此不同原发性技术创新指创新主体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并完成的创新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的来源、进步主要借助于产业的自创表现为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中国的产业在涉及到一般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模仿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模仿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互促;在涉及到主导产业方面。要保持必要的原发性技术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原发性技术创新与产业

12、升级的互促;在整体产业技术方面中国要尽量缩小在原发性技术创新方面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在实际的应用中,张宏涛、刘延松(2009)曾经针对利用自主创新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升级提出过四点对策1植入创新资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和教育资源极端稀缺,必须植入创新资源,提供自主创新的基础。通过区域战略合作与“官产学研”合作,共享西安等周边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创造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本地区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与市场价值的实现,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西安的科教优势无缝对接。争取与国内外技术力量和研究机构的合作,跟踪国际高新

13、技术产业发展方向,博采当今科技成果之长,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吸引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重点对能源化工、电力转化等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孵化。2优化创新环境在政府主导下,对科技、教育、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制订具有特色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经营环境,提高区域的创新效率,保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3鼓励龙头企业在本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有很多颇具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如神华集团、陕煤集团、兖矿集团、美国陶氏化学等进驻基地,但尚未开展研发活动。要积极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在税收、土地、能源、科技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这些

14、龙头企业在本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围绕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开发,逐渐促进技术创新。4搭建创新整合平台通过建立共享机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信息网络资源、产品测试技术等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与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服务系统。通过整合广泛的科技资源,着力为企业提供优良的研发与产品测试的软、硬条件,全方位地支持和服务基地内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2、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国内外实践已证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产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自然进行补偿。“循环经济

15、”CYCLIC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1962)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国内学者李耀尧、邱永华(2010)论述了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他们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产业升级也是经济运行的高端要求,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尤为重要。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载体看,需要三种载体互动,即要依靠微观主体各类企业和居民、中观主体一一产业承载体

16、、宏观主体政府与社会层面,其中最核心的应是产业载体。同时,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组织形式,无论在空间与制度层次上都要适应社会面,即要依托循环型系统达到产业效益最大化。从循环经济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平台来看,产业升级有赖于循环经济支撑。产业升级需要循环经济系统绐予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要依托产业提升。否则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载体。鲍尔丁(1962)认为循环经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变“增长型”经济为“储蓄型”经济;变“消耗型经济”为修养生息的经济;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着重于生产量的经济;变“单程式”经济为即不会使资源枯竭、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1990年,戴

17、利提出了“戴利原则”,基本揭示了循环经济解决环境与发展两难的途径和方法第一,再生性资源所有再生性资源的收获水平小于或等于种群生长率,也就是说对某些生物性资源的利用,不应超过这种生物种群的再生能力。第二,污染要求所有可降解污染物的排放低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第三,非再生性资源要求将来非再生资源开采的收益分为收入流和投资流,投资流应投入于替代的再生性资源。郑大明(2009)总结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是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下,走节能、生态工业化道路,推行清洁生产。并指出国家应该在政策、制度、各方面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特别针对原本就具有较高污染性的产业,想要产业升级,循环经济是一条必经之路。

18、张春艳(2006)对山西煤炭产业升级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煤炭产业升级要坚持循环经济模式。俞华丽(2010)发表的文章中阐述,想要解决造纸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不管是在资源的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上,还是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的环保问题上,还是在产品的多元化战略实施和工业流程的改进上,都需要导入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三、总结部分本文先对产业升级的主要研究理论作了简要的综述,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升级的研究意义变得越来越重大。虽然产业升级理论层出不穷,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以价值的增加作为出发点。同时在针对污染性产业进行阅读相关文献之后,本人发现,想要对高污染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

19、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而技术创新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苍南印刷业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可以对此进行借鉴和吸收。四、参考文献1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NATIONSM,NEWYORKFREEPRESS,19902HUMPHREY,JANDSCHMITZ,HHOWDOESINSERTIONINGLOBALVALUECHAINSAFFECTUPGRADINGINDUSTRIALCLUSTERSJREGIONALSTUDIES,2002363俞华丽循环经济助推富阳纸业转型升级C中华纸业,2010(7)18194GEREFFIG“INTERNATIONALTRADEANDI

20、NDUSTRIALUPGRADINGINTHEAPPARELCOMMODITYCHAIN”,JJOURNALOFINTERNAITONALECONOMICS,VOL48,P3770,19995郑新立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J印刷杂志2010(7)356高新和产业升级的本质与内涵探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7637程宇航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0(9)5828卢翔,李晓培产业升级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J经济师2009(6)17209江东产业升级的再认识一个分析框架J现代商业2010(5)19619710唐晓云产业升级转移、深化还是其他选择路径的一个技术

21、视角J开发研究2010(1)414311张凤龙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91212212李江涛,孟元博当前产业升级的困境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818413于永达,荣飞开放条件下的产业升级与集聚优势J经济经纬2009(1)272914孙自铎结构调整思路由产业升级转向产品、技术升级J江淮论坛2003(3)414415张耀辉产业创新新经济下的产业升级模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51716张向阳,朱有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12717詹霞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对策J行业探讨2007818万军,当前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及中国的应对之策J学习与研究200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