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优秀电视节目评析,主讲:俞虹,2,教学目的: 以电视节目类别为纲,结构电视传播的知识点,通过评析解读优秀电视节目,了解电视传播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历史发展与当下现状,拓展认识传媒的国际视野,培养对电视的批评意识与建设性思考的学术眼光。,3,教 学 大 纲,第一讲 概论第二讲 电视新闻语言认识第三讲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第四讲 电视读报节目第五讲 电视新闻直播节目第六讲 民生新闻节目第七讲 电视谈话节目第八讲 电视编辑与镜头语言第九讲 真人秀节目第十讲 电视纪录片,4,教学追求: 求创新 变与不变 新思路、新观念、新案例、新解读; 求开阔 知识性、拓展性、重对比、展不同; 求沟通 建立课堂内外
2、交流沟通平台。,5,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案例观摩相结合; 教师主讲与学生互动讨论相结合。教学要求: 多看片 多看书 多思考 多交流 。 教学安排: 期中作业,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平时40%,期末60%。,6,基 础 参 考 书 目,郭镇之著: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汪文斌 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 2001年时统宇著: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电出版社 2003年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美隆莱博著:思考电视中华书局 2005年孙玉胜著: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
3、03年,7,8,第一讲 概 论,一、电视节目评析的特点二、电视节目评析的视角三、电视节目评析的切入点四、关于电视批评五、电视传播中的几个关键词解读,9,第一讲 概 论,一、电视节目评析的特点: 1、元素的丰富性: 声音、画面、主持人、解说词、字幕图; 2、背景的复杂性:媒介属性、动态性发展; 3、创作的多元性:人文与技术 个人与团队; 4、属性的多重性:新闻与艺术、节目与商品; 5、表达的无限性:各种题材、体裁无约束的延展 空间。,10,二、电视节目评析的视角: 1、新闻与传播 2、视听语言 3、文化批评 4、社会学 5、市场营销,11,三、电视节目评析的切入点: 题材与主题 内容与表达 结构
4、与形态 叙事与手段 收视与反馈,12,四、关于电视批评: 1、定义: “电视批评是以电视传播内容为基础的一种价值判断的理性审视,是对影响电视运作全过程的诸要素的全面评析。”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电视批评是以对电视节目的欣赏为基础,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具体的电视节目、电视现象、电视理念、电视传播者等为对象的旨在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研究活动。 欧阳宏生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3,四、关于电视批评: 本人观点: 批评的本质是对目标进行理性的价值判断。电视批评的核心目标是节目,目的诉求是以其为基点进行理性的价值评判,其势必不是孤立的、抽象的、简单的,而
5、是联系的、复杂的、多元的、丰富的、理性的研究过程。,14,四、关于电视批评: 2、类别:社会批评媒介责任视角; 文本批评节目创作视角; 文化批评文化载体视角。 3、功用:监督、引导、提升、建构、发展。,15,五、电视传播中的几个关键词解读 关于表达: 关于语态: 关于语境: 媒介传播语境: 媒介传播对象:,16,17,第二讲 电视新闻语言认识,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二、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三、电视新闻语言声画关系辨析四、电视新闻话语语境分析,18,第二讲 电视新闻语言认识,一、电视新闻节目概述1、新闻定义2、什么是电视新闻3、电视新闻的传播特征4、新闻传播的目的与价值诉求5、电视新闻节目分
6、类,19,二、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抽象语言系统 抽象音响语言:播音语言、现场语言 文字: 屏幕文字、画内文字 具象语言系统 客观性具象语言:造型语言(形体、表情、着饰、色彩、 空 间、图表)、具象音响语言(现场音响、 音乐语言)。 主观性具象语言:线条、光线、色彩、影调、 角度、景别、蒙太奇、特技等。,20,三、电视新闻语言声画关系辨析,声与画谁是电视新闻传播的主体叙述者? 画面崇拜:用画面展示,以语言补充。 初始阶段 事实证实无法完整叙述 声画同构:声音画面同步承担。 受时间因素制约,不具备普遍性。 声画“双主体”: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21,声画“双主体”构成模型 图象符号:播
7、音员+新闻人物+新闻现场+屏幕文字 声音符号:播音 +同期声 + 画外音 +音响 叙事主体:语言符号播音、同期声、屏幕文字 证实主体:非语言符号新闻人物、新闻现场、音响 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22,四、电视新闻话语语境分析,1、上下文语境: 语篇的内部环境,影响着语篇生成与理解。 2、情景语境: 语篇生成时的周围情况、事件的性质、参与 者的关系,时间、地点和方式等。 3、文化语境: 说话人所属的民族、社团的社会文化环境, 属于该类人都能理解的谚语意义。,23,24,第三讲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二、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三、电视评论节目类别四、电视评论语
8、言要求,25,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以电视的手段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热点、焦点问题发表观点的一类节目。 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信息,提供新闻事实,重在真实客观,媒介的倾向、感情、意见蕴涵在事实的叙述之中。新闻评论则是针对新闻事实,分析说理,直截了当地表明媒介的观点。 新闻评论是媒介的旗帜。,26,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1、新闻评论共性特征 2、新闻评论的功能 3、言论与声画同构,27,二、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三、电视评论节目类别: 1、电视述评类; 2、谈话体类; 3、调查评论类。,28,三、电视评论节目类别:由记者对于新闻事件、人物进行深入的记者调查,现场采访,和主持
9、人的叙述、评论,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新闻节目形式。 新闻调查,29,四、电视评论语言要求 1、似断实连 与声画互补 2、简洁流畅 生动丰富 3、表达准确 逻辑严密 4、体现风格 观点鲜明,30,主要参考书目: 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 涂光晋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系列书籍; 国内外新闻与传播系列教程、丛书。,31,思考题: 1、电视评论与报刊评论的异同? 2、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电视评论员,你认同 还是反对?为什么? 3、抽空收看新闻1+1,关注选题、观点、 表达;注意比较思考董倩与白岩松各自在 节目中的作用、职能及风格。,32,33,第四讲 电视读报节目 一、电视读
10、报节目传播特征 二、主要电视读报节目,34,第四讲 电视读报节目一、电视读报节目传播特征: 1、信息资讯来源广泛、便捷、成本低; 2、信息传递中选择、加厚、个性化处理; 3、平面媒介立体化,多家报道整合化; 4、观众接受状态的主控性、流动性、伴随性。,35,心理学研究表明,从记忆效果看,听到信息能记住,看到的信息能记住,边看边听的能记住之多。 通过电视传播的报纸信息,增加了视觉、听觉元素,可以调动观众多维空间、多感官的参与。 选择的信息经过主持人风格独特、幽默风趣的播报点评,受众此时就不仅仅是在“读”报、听报、看报,还会有边读边与主持人“交流”的感觉,或认同或反对的直接心理参与感。,36,二、
11、主要电视读报节目: 1、2003年1月6日 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主持人:杨锦麟。特点:点评睿智,语言幽默有趣;所选择的报刊能涵盖港台、东南亚华文报刊以及西方主要媒体,在25分钟的节目中平均每期要传送四五十条新闻信息。被戏为“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形太胖、样子太老”,但开播半年栏目收视率进入凤凰前三名,并一举成为“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年度电视节目” 。,37,2、 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报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 媒体广场依托于中央电视台综合和新闻两大国家级频道,主持风格严肃认真,给观众权威的感觉;栏目通过电视手段为报纸新闻进行了“提速”,
12、使观众不用出门就能得到一份可口的丰富的信息套餐;通过对报纸新闻资源的“二次开发”,把中央电视台没有采访到的新闻“拿来”传播,加大了频道信息种类和含量,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制作样板;信息来源于权威和主流报刊,可信度和公信力强;消息、评述、言论、导读、数字、图片等多品种结合,提升了新闻的表现力,改变了一味“画面轰炸”造成的受众“心理疲劳”,找到了受众“读早报”和“看早新闻”的最佳契合点,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媒体广场成为国内众多新闻读报栏目中影响力最大的栏目之一。,38,3、 200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早间 节目第一时间,其中子栏目马斌读报。 节目理念:相同的新闻,不同的说
13、法。以适于 电视表达的方 式重新梳理平面媒体。 节目内容:头条(多家媒体关注的重点)、 城市话题、不同意见、轻松阅读等。 节目特点:评说感,话题感,多元意见。 马斌读报语调朴实,有如拉家常, 偶尔带点小幽默。,39,4、杂志天下2006年7月读杂志 观天下 关注最流行的话题。 这是一档全新的资讯类脱口秀节目,通过主持人以看图说话的阅读方式,从图片中展开话题,以文解图,读解与人们精神生活、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满足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传播具有流行意义的讯息,与电视观众即时互动。,40,41,第五讲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一、直播节目发展历程二、直播节目传播特征三、直播节目的制作四、直播节目类型五、早间新
14、闻节目,42,第五讲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一、直播节目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无奈的直播 2、发展时期必须的录播 3、兴盛时期开放的直播 核心:直播的支撑点是什么? 技术与观念 体制与经济,43,二、直播节目传播特征 1、同步性信息量大 2、真实性不可更改 3、悬念性不可预测 原生态 传播诉求与收视心理的双重满足,44,三、直播节目的制作(一) 1、了解直播现场,根据现场与报道事件的具体情况,制定可行性的、有创意的直播方案 2、考虑周全、把握全局,周详过程,注重细节。 3、强调画面表现的最大化实现,同期声的传达效果 4、可能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5、注意充分利用字幕、图表交代背景和扩展信息,45,三、
15、直播节目的制作(二) 几个重要环节与关系的把握 1、现场机位的合理位置 2、主持人与现场记者沟通与交流的串联节奏设计 3、对演播室、现场与控制中心各方的具体要求 4、对信号传输系统的具体要求(声音、画面) 5、备播措施,如资料带、有演练时录的信号,备播带以及放像机和事先定下的卫星、微波线路等。 6、系统供电的具体要求。,46,四、直播节目类型: 1、 重要新闻事件现场直播 2、 演播室类型节目直播 3、 外景类型节目直播 4、大型多场景、跨地域、多媒体互 动节目直播 。,47,五、早间新闻节目传播特征: 1、演播室直播 2、信息量大 3、注重编排 4、文体服务信息 5、形式轻松色调明亮,48,
16、早间新闻节目受者特征: 1、伴随性接收状态; 2、相关性信息诉求: 密集性、轻松性、服务性; 3、心理诉求一日之际在于晨 明亮丰富的主色调。,49,50,第六讲 民生新闻节目,一、关于民生新闻 二、民生新闻传播特征 三、民生新闻代表栏目 四、方言新闻特征,51,一、关于民生新闻 1、概念: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 2、产生背景:,52,二、民生新闻传播特征 内容: 反映百姓生存状况、生存质量、生存愿 望等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有意义、 有趣味的新闻事件、人物。 形式: 轻松、活泼、故事化、 娱乐化、地域性、多样化,53,二、民生新闻传播特征 平民性 地域性 贴近性 人际性
17、 趣味性 幽默感 故事性 生动性 个性化 风格化,54,三、民生新闻代表栏目: 福建电视台:现场 北京电视台:第7日 江苏电视台都是频道:南京零距离2002年1月 湖南经视:都市1时间 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 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 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夜航 重庆电视台: 天天630 天津都市频道: 都市60分,55,四、方言新闻特征: 以当地方言为基本语言方式进行新闻节目传播的节目样式。 1、鲜明的地域性; 2、非常贴近的语言表达; 3、生活语词更为丰富; 4、受众针对性强,既集中也更是一种窄播。,56,五、延伸思考: 电视媒体竞争 直接表现在收视率节目市场上; 关键体现在频
18、道定位与节目制作; 本质决定于用什么样的理念做支撑, 由什么样人执行、创作。,57,适量满足的概念:所谓适量满足,是指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对于受者的需求度有所控制,即有限度地满足受者需求的传播活动。相对于足量满足与过剩供给而言,适量满足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服从于受众需求,而是更注重在传者主体意识的控制下,将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通盘考虑,让受者需求处于不饱和状态,使有效传播得以可持续发展。这和常言所说的“饮食七分饱,不往医院跑”有异曲同工之处。“七分饱”的距离效果是控制的结果,控制是理性的选择。,58,适量满足的结果与意义:传者有了独立思考、自主表达的空间;受者有了未知期待、念想空间;传受之间有了适
19、度游动的距离空间。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巴克将美国人交往的亲疏关系的距离空间语分为:亲密区(小于0.45米);个人区(0.45至1.2米);社会区(1.2至3.6米)。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无形的,没有具象的、可视数字可以明示。但是,这并不表明没有距离空间的概念。,59,结论:新闻传播内容永远为王,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 对于形式的变革,主要目的在于拉动节目的关注度。形式既是帮助内容提升其到达率、影响力的手段,同时也是电视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只有当传播效果超越于形式表象时,才是有效并有意义的新闻表达方式。反之,形式就沦为无意义的表达。因此,稀释内容,不意味着消解意义;减少信息量
20、,不意味着放弃新闻传播的准则;平民取向更不意味着降低文化品位。当形式的冲击浪潮过去后,最终留在海岸的还是厚重的礁石内容。,60,结论: 传者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分析对待受众的需求。几个不容忽视的概念: 信息对称与失衡; 过度供给与适量满足; 引导塑造与满足迎合。 核心: 理论启示与观念种植的价值,61,62,第七讲 电视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传播特征 二、电视谈话节目审美特征 三、电视谈话节目核心要素 四、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五、优秀谈话节目的特征 六、美国电视谈话节目 七、当前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63,一、电视谈话节目传播特征 1、人际化的传播方式 2、人格化的吸引影响 3、即兴性的对话交流
21、 4、互动性的主动参与 5、丰富性的语言魅力 6、客厅式的现场氛围,64,二、电视谈话节目的审美特征: 1、谈话过程所呈现出的真实的、 流畅的、趣味的交流美; 2、话题、观点、故事的意义魅力; 3、谈话者的语言魅力; 4、谈话者的人格魅力; 5、电视手段带来的丰富的视听语言。,65,三、电视谈话节目核心要素1、话题 意义价值: 新闻价值:新闻性、时效性、真实性 社会价值:公众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需求价值:明星效应、悬念、期待心理 操作价值: 适宜谈话、冲突性、故事性、趣味性 有拓展空间、与频道、栏目吻合。,66,2、主持人 亲和力、沟通协调能力、 会倾听、信息筛选能力、 营造氛围能力。,67
22、,3、嘉宾善谈、愿谈、会谈、有故事、 有 观点、有活力、权威4、现场观众 对话题、嘉宾、主持人有兴趣者5、小乐队适时、适当6、道具效果、目的明确、简洁、点睛。,68,关于主持人: 1、概念; 2、主持人传播特征; 3、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功能; 4、主持人语言原则;,69,四、电视谈话节目类型从节目形态划分:1、人物专访类以主持人在演播室对一个或两个嘉宾的采访为主要样式的节目形态。 如:央视:面对面、半边天张越访谈。2、交流谈话类主持人与一个或几个嘉宾以及现场观众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的节目形态。 如:艺术人生、对话、文化访谈录。3、主题论坛类主持人与一个或多个嘉宾围绕主题 展开演讲论辩,现场观
23、众为听众的节目形态。 如:凤凰台世纪大讲堂。,70,从主持人语言形态划分:1、叙事型谈话2、辩论型谈话3、讨论型谈话4、夹叙夹议型谈话,71,五、优秀谈话节目的特征热点、焦点、敏感、大众的话题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综合素质优秀的主持人新闻人物、权威、明星等为嘉宾主题鲜明、内容饱满、有意有趣有味的内容电视手段(背景小片)、道具等丰富的形式人际交流场的沟通氛围剪辑流畅,72,六、美国电视谈话节目1、发展脉络;2、特点;3、类型;4、中西谈话节目主持人比较;5、中西传媒语境与体制比较。,73,七、当前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一)、忧喜参半的现状: 喜:1、节目类型丰富多样;(交叉、复合) 2、优秀主持人
24、辈出。 3、内容选择多元开阔。 忧:1、娱乐化追求 2、低俗化倾向 3、两极分化的发展态势(二)、戴着镣铐何以跳舞? 1、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机制的探求 2、市场运营与媒介责任选择与判断做什么? 怎么做?,74,75,第八讲 电视真人秀节目 一、 真人秀节目概述 二、 真人秀节目类型 三、 真人秀节目传播特征 四、 问题与思考,1,76,一、真人秀节目概述 1、什么是真人秀节目; 2、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脉络; 3、 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4、真人秀节目兴起背景分析。,1,77,二、真人秀节目类型 1、生存挑战型 2、情境体验型 3、表演选秀型 4、技能应试型 5、身份转换型 6、益智闯关型 7、
25、游戏比赛型 8、异性约会型(婚恋交友) 9、生活技艺型,1,78,三、真人秀节目传播特征: 1、虚拟与真实相结合; 2、参与与互动相结合; 3、电视化的艺术效果; 4、过程与目的刺激性。,1,79,四、问题与思考: 1、节目看点与道德伦理底线 性、暴力、隐私、恶、媚俗; 2、竞争的公平、公正、公开; 3、节目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4、利益诱惑与责任缺失下的取向偏离。,80,81,第九讲电视编辑与声画语言 一、电视编辑 二、 镜头语言 三、 构图语言 四、 色彩语言 五、 影调语言 六、 有声语言,82,一、电视编辑: 1、基本要求; 2、电视编辑流程; 3、关于蒙太奇。二、镜头语言 1、景别;
26、2、拍摄高度。,83,三、构图语言: 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特点:运动性、整体性、时限性、角度多变性、构图一次性。 1、一般规则; 2、景物关系; 3、构图形式; 4、构图方法。,84,四、色彩语言: 由不同的色彩及其搭配组合所体现出的各种变化的不同的画面语言。 作用:描述环境、抒发情感、 表达情绪、渲染情感等。,85,五、影调语言: 指通过对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的恰当运用,所形成的画面语言。 影调语言是画面语言的基本构成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86,1、影调语言表现方式:
27、影调层次指景物或影像的明亮程度。 依据影调明暗的程度,可以分 作亮调、暗调、中间调; 影调反差指景物或影象的明暗差别。依 据影调的明暗差别,可分作硬 调、软调、中间调; 影调对比指景物或影象由于明暗层次和 明暗反差不同,所构成的鲜明 的明暗对比形态。,87,影调语言作用: 表意性 通过造型 、表达意念 ; 表情性 渲染气氛 、 传递情绪、 烘托主题; 直观性 强化视觉感受 ,直接作用 影响于观看者的情绪、心理。,88,六、有声语言: 指在片子中,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诸如人声、音乐、音响等。1、人声语言:记者、主持人、播音员(解说词)、 被采访者、现场人员。2、音乐语言:作为纪录片内
28、容表达的重要的辅助手段,服务于主题、结构、画面语言,并与之融为一体,传递并强化表情达意功能。,89,音乐语言表述方式: 音画同步即音乐语言用来复述、强调画面语言的视觉内容。音乐语言与画面语言的情绪、内容、节奏相一致,达到视听的高度统一。音画对位即音乐语言与画面语言内容不相统一的音画组合方式,这样音乐语言可以远离画面语言,独立地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表现生活,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90,音乐语言类别: 背景性音乐语言说明、交代背景,不直接介入情节、概括性强,稳定变化少; 戏剧性音乐语言表现处于矛盾冲突时的人物情感与心理; 抒情性音乐语言抒发人物或作者内在情感; 描绘性音乐语
29、言展现画面上事物、情境的具体音响特征; 说明性音乐语言叙事、阐述性的,补充或加强画面内容。 主题歌 主题音乐 插曲,91,3、音响语言: 纪录片中除人声语言、音乐语言之 外的所有一切有声语言的总称。 类别: 动作音响语言 、 自然音响语言、 背景音响语言、机械音响语言、特 殊音响语言。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真实感、扩展视野。,92,93,第十讲 电视纪录片 一、概念 二、纪录片审美特征 三、纪录片叙事视角 四、中国纪录片发展脉络 五、纪录片价值意义探讨 六、观摩片简介,94,第十讲 电视纪录片一、概念: 电视纪录片是以电视技术手段,通过视听语言,真实地纪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展示生活原生态景况和事
30、件过程的电视节目形态。,95,二、纪录片审美特征: 1、纪实性真实性; 2、表现性个性化; 3、思辩性哲理性; 4、直观性可感性; 5、丰富性多样化。,96,最大限度的还原生活接近现实是人类艺术的创造重要原始动力。 重视对象世界的原生态与主体选择的创造实践,应是所有纪录片创作者的本质追求。,97,三、纪录片叙事视角: 1、主观视角: 以创作者的口吻或作品人物的的眼睛,直接观察生活、叙述内容和抒发情感的角度。多采取自述体的风格或主观式的叙述方式,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感情色彩。 ”第一人称“叙述方式。,98,2、客观视角: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的视角,它不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直接显露和抒发,而是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和表现形态的自由性。 ”第三人称“叙述方式。 3、主客观交替视角: 主客观相结合交替出现的特殊视角,具有双重性。,99,四、中国纪录片发展脉络: 1、政治化纪录篇时期(19581977)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1992)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1998) 4、社会化纪录篇时期 (19992004) 参见 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100,五、纪录片价值意义探讨 人文价值 文献价值 社会价值 艺术价值 传播意义与审美价值,101,谢谢!,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