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古代汉语教程第一章第四节、第五节,本课程网址:http:/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啎”写成“寤”,“率”写成“帅”,“赐”写成“锡”。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如果说语言中的某个词因为没有相应的书面形式来表示(本无其字),于是就借用与之同音的某个书面符号来代替(假借)尚可理解的话,那么为什么在某个词已有现成的书面形式(本有其字)的情况下,还要弃之不用,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书面形式来代替就有点让人费解。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受之者非一邦之人,
2、人用其乡,同言异字,同字异言,于兹遂生矣。(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序录条例引郑玄语),将通假字产生的原因归为书写者临时写不出该用的字,于是就用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而在选用音同、音近字时,又以书写者本人的方言为标准,这固然有合理之处,但若完全把通假字视为偶然的、个人的笔误,也不可取。因为在古籍中,有些通假字和本字的对应关系已经基本固定,存在约定俗成的一面,因而通假字作为先秦两汉时期的一个历史现象,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诗经豳风七月)“蚤”通“早”,不只见于诗经,在左传、孟子中也见使用,可见“蚤”通“早”在上古已经约定俗成,为社会所公认了。,通
3、假字容易使人误入“望文生义”的歧途,产生“以文害义”的不良后果,这是需要注意的。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杜氏望文生义,以“寤”的本义来理解句子,认为姜氏在睡眠中生下了郑庄公,实际上这里“寤”通“啎”或“牾”。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史记郑世家),肉腐出虫,鱼一作“木”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唐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自见束而约急,皆自取也。”蒋南华等荀子全译译为:“质地坚硬的东西,自然会被拿来作支柱;质地柔软的东西,自然会被用来捆扎东西。”(
4、见该书第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王念孙读书杂志:“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祝余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老子,第八十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周易系辞下)尺蠖,虫名,北方称步曲,南方称造桥虫,体细长,生长于树,爬行时一屈一伸。,通假有两种情形:音同通假;音近通假。说明:本课件对通假字的分析主要依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0年。,音同通假例,
5、声符相同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锡,借为“赐”。上古音,两字皆从“易”得声,同属锡部,心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忌讳,禁忌避讳。奇物,邪事、奇事。燕王振怖大王之威。(战国策燕策),今日之事,臣故伏诛。(战国策赵策一)今日之事,臣固伏诛。(史记刺客列传),声符不同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豳风七月)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歸孔子豚。(论语阳货)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左传序)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
6、离娄下)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史记滑稽列传),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诗经鄘风柏舟)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说文:“帅,佩巾也。”这里,这里通“率”,“率领”义。不过“率领”也不是“率”的本义,而是其假借义。说文云:“率,捕鸟毕也。”段玉裁注:“毕者,田网也。”,矢,通“誓”。慝,通“忒”。,音近通假例,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大雅烝民)趣赵兵亟入关。(汉书陈胜传) 唐颜师古曰:“趣读曰促。亟,急也。”“趣”和“促”上古同在清母。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晁错:论贵粟疏),烝,通
7、“众”。二字上古同属端母,双声字。,唐颜师古云:“瘠,瘦病也。言无相弃捐而瘦病者耳。”“亡”、“无”上古同属明母。,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周南关睢)“流”、“求”上古同属幽部,是叠韵字。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墨子非攻上)王念孙云:“情、诚通用。”“情”和“诚” 二字上古同在耕部。,子之相燕,坐而佯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史记吕太后本纪)春正月,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汉书高帝纪上)“阳”、“佯
8、”、“详”上古三字同在阳部。,说文:“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疏举切。”今本诗经伐木作“伐木许许”。从弟子女十人所。(史记西门豹列传)赴河死者五万许人。(后汉书皇甫嵩传)“所”“许”上古同属鱼部。,音近的字通假一般满足下面的条件:两个字双声叠韵;两个字双声,韵部接近;两个字叠韵,声母相近;两个字声母、韵部虽然都不同,但都很接近。,二、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说文解字叙)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之列,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以救造字之穷而
9、通其变。”(孙诒让与王子壮论假借书),“艱難”的“難”本是鳥名。“男女”的“女”,借為第二人称代词或者河流的名称(“汝水”)。人称代词“我”本是某种武器(一说锯类工具)的象形字。“而”字的本义是脸上的胡须,说文:“而,颊毛也。”借用来表示没有实在意义的连词(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之”的本义是“往”,甲骨文作 ,像人足于地上有所往。尔雅释诂:“之,往也。”战国策齐策四:“驱而之薛。”借用来表示指示代词。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耳”的本义是耳朵,借用来表示句末语气词(如论语阳货:“前言戏之耳。”),(1)为假借义造字辟避、闢、僻、嬖、譬、躄止址、沚弟悌牟眸戚慼(慽)诗经大雅公
10、刘:“干戈戚扬。”毛传:“戚,斧也;扬,钺也。”,(“区别字”“古今字”),其他: 采彩、或惑、栗慄、馮慿、隹唯、牟麰、师狮,(2)为引申义造字为引申义而新造的专用字与本字具有同源关系,因而可以把前者称作“同源区别字”。坐座取娶、昏婚、见现、反返、知智、解懈、道導、寫瀉、火伙、聽廳、竟境、景影、勾钩。,(3)为本义造字由于本字被假借义借用或被引申义占用,于是为本义新造专用字。由于新造的专用字往往是在本字上另加形符,从而造成叠床架屋的现象,有的学者称之为“累增字”(王筠说文释例)孰熟衰蓑自鼻网罔、網戚慼(慽) 鏚,(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孰。”),它蛇、求裘、受授、奉捧、舍捨、采採、禽擒、
11、臭嗅、者煮、亨烹、然燃、益溢、居踞、云雲、厭餍、州洲、莫暮、责债、其箕、内纳、無舞、暴曝、原源、要腰要,说文:“身中也。”如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要。”,上述几类字都是在古字的基础上加个形符,遂形成形声字。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古文的基础上改变原来的形符或者对古文的笔划稍作改造,如“没殁”、“徇殉”、“振赈”、“被披”、“赴讣”、“陈阵”、“说悦”、“大太”、“小少”、“母毋”、“巳已”、“刀刁”等。与古字的形体完全没有关系,为今字完全新造的情形也有,如“亦腋”、“蘇甦”、“要邀”、“麤粗”等。,三、异体字,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从汉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
12、异体字就是表示同一个词的几个不同的字形,即异形同词。异体字的产生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广大群众共同创造的,彼此各不相谋,异体字在所难免,尤其在文字初创时期,异体字更会大量涌现。,如在甲骨文中,“龍”有36种写法,“虎”有48种写法,“鹿”有49种写法,“馬”有50种写法(参见孙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金文中,“壽”有141种写法!“彝”有201种写法!(参见容庚编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许慎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另收重文1163个,约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重文就是异体字。清代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近五万,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异体字。,1956年1月,中央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
13、会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收异体字1865个,选用810个,废除1055个。1964年5月,又编制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收印刷上通用的汉字6196个,作为统一铅字字形的范本。,课下作业(10月11日交),查阅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孙海波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刘钊等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容庚编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陈初生编金文常见字典(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等工具书,抄写甲骨文“龍”、“虎”、“鹿”、“馬”及金文“壽”、“彝”等字各8种以上的字形。,暖煖猫貓磚甎睹覩猪豬嘩譁瓶缾悴顇歡懽,(形符不同),綫線蚓螾猿猨
14、綉繡褲袴饋餽泄洩笋筍梅楳婦媍,(声符不同),村邨呼謼俯頫铲刬糍餈,(形符、声符都不同),鄰隣胸胷略畧峰峯稿稾群羣够夠翅 翄峨 峩,(形符、声符相同, 但位置不同),鞍鞌,慚慙,婀娿,棋棊,和咊,秋秌,鵝鵞,岳嶽泪淚岩巖淼渺凭憑仙僊辠罪觕粗(“粗大、粗疏、粗略、粗鲁、粗笨”等意义),(左边是会意字, 右边是形声字),四、同形字,同形字(又叫“共形字”),指字形结构相同但表示的并不是同一个词。同形字与异体字正好相反,异体字是异字同词,而同形字是同字异词。同形字不同于异读字。异读字是指字形相同、意义相同而读音有差别的字。如“模”可读m或m,“剥”可读bo或b,“熟”可读sh或shu。,现代汉语中,“
15、参”字有三种读音,七种意义(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012年6月):1、cn:加入、 参加: 军、 赛。参考: 看、 阅。进见、谒见: 谒、 拜。弹劾: 劾、 他一本。,2、cn参差: 不齐。3、shn人参。二十八宿之一: 商。,姥读m ,指老妇人。广韵:“莫补切。”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三:“姥,今以女老者为姥。”如晋书王羲之传:“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或指丈夫的母亲。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读lo,现代汉语北方方言称外祖母或尊称年老的妇人。,胄义为“甲胄”,指头盔。本从冃(mo),由声。义为“后代”。本从肉,由声。说文解字:“胤也。”如左传襄公十四年
16、:“是四岳之裔胃也。”晋杜预注:“胄,后也。”,五、繁简字,繁简字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字形、笔画多少的不同。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共简化了517个字和54个偏旁。1964年,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收录简化汉字2336个。1986 年又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并作了个别调整(比如“叠”、“覆”、“像”不再作“迭”、“复”、“象”的繁体字处理),调整后的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繁体字简化以后,在字和词的对应关系上有四种情况。繁体字和简体字一一对应。 龜龟,賣卖,遲迟,處处,筆笔原本在意义上有一定联系的几个繁体字简化成了一个字。 複、復复,饑、飢饥,穫、獲获 盡、儘尽,原本在意义上没有关系的几个繁体字简化成了一个字。 發、髪发 匯、彙汇,繁体字和简体字原本都存在,但在意义上它们毫无关系,繁体字简化后成了一个字。 后後 面麵 谷穀 丑醜 里裏(裡) 干幹、乾,余馀帘簾几幾斗鬥,(“乾坤”“乾隆”的“乾”不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