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研究背景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阶段,东部发达地区面临产业转移与升级,中西部正处于工业化期,产业转移与承接转移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人点话题与研究探讨重点课题。历史上日本、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先后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实现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腾飞;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抓住日本、台湾、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国家继续重视广西经济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将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
2、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给玉林市加速工业化、发展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二)研究意义虽然我国经济学家在产业转移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囿于实践的滞后以及统计资料的缺乏,对承接转移产业选择问题实证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在了解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玉林市的资源要素,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其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或建议,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一)产业转移的内涵产业转移的概念,不同学者的见解不同。陈建军(200512023认为,“是经营资源和技术资
3、源从边际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率相对较高的地区的转移”。史耀嫒、张秀君(2005)23436,认为“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过程。”刘满平(2004)34549认为“产业转移是区域内生产要素如资金、设备、技术、劳动力等跨区域的流动”。参考学者的不同定义,本人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载体,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内外贸易、技术转移、建立营销网点或加工点等方式,将处于创新阶段的少数产业、产品,处于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大部分产业、行业、产品以及处于衰退阶段的绝大部分产业、行业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企业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
4、一种经济过程。(二)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及动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DUNNING(2001)4173179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R有三部分要素构成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O优势),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L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I优势)。该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联系起来,为解释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转变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欠发达地区通过选择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工业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哈佛大学教授弗农RVEMON19666190207,依据产业从发达国家到欠发达国家依次转移现象,将产品生产划分为导入
5、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该理论更多的是从先进国的角度来谈产业转移,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缺少对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性方面的研究,实质就是产业在不同国家间的梯度转移。姚建华、陈莉苈(2009)75658对该理论也作了最新的研究,主要也是评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96)8,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使得发达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力缺乏,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使得其国内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从而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该研究仅仅揭示了当时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的现象,认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非熟练劳
6、动力丰裕程度上的差别,但并没有更深入的探讨国际产业转移背后的动因及规律。雁行模型理论。集成者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国内学者于纯容(20069812、车维汉(2004)10611都对该理论有相当研究。雁行模型研究了东亚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地区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通过产业转移,低梯度地区可以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与技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从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动的角度揭示了后进国家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成长的过程。该向后发地区传递这么的信息,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产业,发展地方经济,逐渐完成工业化,进入发达状态。边际产业扩张论。该理论研究学者主要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1966,陈恒、王蕾(2
7、008)113233。该理论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己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扩张边际产业,更深入地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其重要贡献在十揭示了跨国产业转移从边际产业即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转移,使投资国和东道国达到“双赢”,对我国中小企业直按投资具有借鉴意义,对于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选择产业类型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动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日益增多。从研究的状况看,内容重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策略等几个方面。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不同学者研究
8、出发点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大同小异。市场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接近原料产地、获取廉价劳动力、文化认同、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企业成长需要等等,都是以企业为载体的产业转移的动因素。陈红儿(2001)121618指出“在内部调整“压力”和外部吸引“拉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发达区域的衰退性产业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动机而子求在空间上的迁移、贡组,从而发生衰退产生的撤退性、贡组性的区间移动”。产业区域转移的形式很多,有边际渗透转移模式、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直接设厂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
9、建军、叶炜宇,(2002)132831指出“在地理位置紧密相连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充分展开经济陇调和整合,即打破行政区域的壁泉,让资源流动起来,推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因面临边际成本不断上升,从而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141219指出“新的产业转移以产品价值链为纽带,通过部分生产工序的转移,并通过中间产品的国际交换”。产业转移效应既包括产业转出地区的效应、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效应,又包括产业转移的正效应、产业转移的负效应。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观念更新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要素注入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
10、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资本积累效应、就业效应等。陈红儿(2001)121618指出“对欠发达区域而言,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起动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可行方略。”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资源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特点,利用比较优势,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研究出发点,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对策,有从工艺技术层次、环保要求、市场前景、关联程度进行合理地选择产业转移来源多元化、多样化这些方面提出对策,也有从政府加强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软环境硬环境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提出建议,还有两者兼具的。庞娟(2000)158182认为“产业转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11、,形成产业发展和地区发展相协调的机制,将产业政策区域化、区域政策产业化”。吴晓军、赵海东(2004)169699认为“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转移来源地多元化”。(四)相关研究成果及动态的综评本文研究的是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研究的立足点是正处于工业化时期的南边疆地区玉林市。旨在结合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在了解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玉林市的资源要素,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其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或建议,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国际上用来解释产业转移的理论主要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雁行
12、模式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或地区,认为产业转移是为了回避产业的比较劣势,是从经济发展水平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的产业空间移动。国内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动因、产业转移的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和产业转移的策略等方面,认为成本压力和市场拉力也是产业转移诱因,产业转移客观基础就是区域内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具有要素注入、产业关联带动、产业结构优化等效应。现有的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大多围绕后发工业国和发达国家与其经济关系紧密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展开,从区域的角度研究产业
13、转移还处于理论层次上的探讨与完善的阶段。把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化(例如对市域经济的研究),促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比如结合到某一具体区位,研究这一区位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障碍,并提出具有实效性、可操作的解决方法的有关研究较为罕见,至于有关玉林市特例的研究尚未发现。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一)内容的构架本文主要从地区间产业转移入手,来探讨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遇到的问题,重点是分析和论述在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新形势下,玉林市如何更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首先是文献回顾。主要陈述国内外各个组织和学者对产业转移的内涵
14、、产业转移的模式的不同见解和建议,以及各个学者研究中存在问题评述。其次,阐述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方面进行阐述外部资金的来源;外部投资的相关产业;外部投资的区域分布。再次,阐述玉林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优势与劣势,以及承接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其中优势从资源要素、政策优势和区位突出三个方面分析,劣势从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市场程度、人才技术及外在竞争四个方面探究,而影响则从产业组织结构、工艺水平、就业及新工业化进程这些方面探讨研究。最后,针对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承接产业转移;合理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实施规模
15、经济与品牌战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积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相关政策。(二)研究的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对玉林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产业选择问题等进行具体判断和分析。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力图通过定量分析使定性分析更为严密、更有说服力。基于此,本文利用相应数据对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分析,在研究玉林市适合承接哪些产业转移问题时应用层次分析方法。3、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国际与地区间投资及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
16、过程。本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产业转移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三)研究的难点本文研究的是一个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问题,这是一个宏观的额研究课题,要考虑的方面很多,要参考相关方面的资料,尽管采用实证分析和逻辑演绎推理等,但是基于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取性、可靠性、可比性,又由于产业转移现状难以量化,只能通过玉林市利用的外部资金情况来进行估计,特别是针对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这方面还是相当困难。(四)预期的目标本文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出发,来从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研究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指出现况,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17、探讨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道路,另一方面相结合的学科研究成果,对于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类似于玉林市这样一些中西部的地区,具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意义。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0月论文选题确定选题;2010年11月检索文献,完成文献综述;2010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11年1、2月实地调查、收集数据等;2011年3月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年5月初论文定稿,审评;2011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理论参考2005,(11)20232史耀嫒,张秀君产业转移西部地
18、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4363刘满平“泛珠江”区域产业梯度分析及产业转移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1)45494JOHNHDUNNINGTHEECLECTICOLIPARADINGM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PASTPRESENTANDFUTUREINTFOFTHEECONOMICSOFBUSINESS,VOL8,NO2,2001,1731905林季红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及进一步发展的新视角国际贾易问题2007,297(9)931016RAYMONDVERNONINTERNATIONALINVESTM
19、ENTANDINTERNATIONALTRADEINCYCLE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80,NO2MAY,19661902077姚建华,陈莉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评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6588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中译版)商务印书局19969于纯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雁形发展模式之比较J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81210车维汉“雁行形态”理论研究评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61111陈恒,王蕾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评介J商业经济2008(12)323312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
20、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1)161813陈建军,叶炜宇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283114张耀辉,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10)121915庞娟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0,(3)818216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6)969917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4,(10)11912018余兴祥承接产业转程是加快玉林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J市场论坛2007101419联合课题组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2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