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管圆线虫病,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8月,主要内容,概述,01,病原与流行特征,02,临床表现及诊治,03,预防控制,05,食品及其制品检测,04,案例分析,06,疾病概述,是一种人兽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致病原为广州管圆线虫,1935年首次发现于广州。第一例病原学确证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于1945年在我国台湾报道。1955年阐明了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疾病概述,1960年,在夏威夷野生动物寄生虫调查中首次证实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了鼠类并且观察到感染的鼠出现了嗜酸粒细胞脑炎症状,由此意识到广州管圆线虫在医学上的重要性。,疾病概述,1961年,报道了夏威夷的日本工人食入蛞蝓后出现了出现了头痛和四肢感觉异常等症状,并且伴有嗜酸粒细胞增多,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相同地方采集的蛞蝓中有大量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证实了广州管圆线虫在软体动物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疾病概述,随着对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的不断了解,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各岛屿,陆续报道了该病病例。到1992年,全球已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达3000余例,其中我国台湾报告4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