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6409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西安邮电-陕西省两化融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及建议 西安邮电学院 朱志祥Email:,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一 引言,西安古称长安,是东方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列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现为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我国中西部科研、高等教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国防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其定位是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咸阳,中国著名古都之一,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它东邻省会西安,西与甘肃省天水市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工业城市。,一 引言,西安和咸阳同处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平原,是中国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两市直线相距仅25公里,共处关中“一线两带”的核心位置,在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创建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对于实施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战略,增强两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带动陕西经济发展,在西部大开发和“一线两带”

3、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安和咸阳这两座城市曾经承载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进入了21世纪,两座闻名古城迎来了加速现代工业文明进程的新机遇,古老与现代相辉映,我们一定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再创文明的新篇章。,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二、相关政策及环境,1、2002年12月,西安、咸阳两市人民政府在西安签订了西咸经济一体化协议书,协议书中明确指出“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布、科教同兴、旅游同

4、线、环境同治的基本思路,逐步实现城市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和环保一体化”。(八同四一体)2、2009年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的通知(陕政发20093号) 。3、2009年6月,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4、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共同推进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明确提出“支持西安咸阳地区先行先试,加快建成“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5、陕西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规划及两化融合规划中,明确提出建立西安咸阳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同时规划建设榆林能源化工和宝鸡装备制造两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二

5、、相关政策及环境,6、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相关政策、推进策略等重点课题研究。7、2009年到2011年陕西省工信厅在信息化专项资金和技改专项资金中设立两化融合专项资金5000万元(其中2009年1000万元,2010年2000万元,2011年已安排2000万元)。8、2010年7月,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按照“1X”模式成立了“陕西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研究中心”。9、实施典型企业和项目示范工程,已培育了20家典型示范企业和142个示范项目。10、组织开展省、市两级两化融合专题培训。2010年先后组织了陕西省两化融合领导干部培训、企业技术交流培训,两次省级层面培训和六个地市两化融合培

6、训,共培训1500人次。按计划,2011年6月底之前,完成所有11个地市两化融合培训。,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1、经济概况,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2、工业概况 2010年,西安市工业总产值为3634.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3125.3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78倍和3.19倍,年均增速分别为22.69%和26.11%;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06.3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

7、现增加值865.09亿元。全市规模以工业企业达到1107户。其中,超百亿元5户,超50亿元3户,超20亿元的8户。工业节能降耗成绩显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621吨标准煤,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010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334.5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3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2.2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20.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31户,优势产业发展迅速,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电子、建材、纺织服装、医药等产业成为咸阳的支柱产业。,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2010年,陕西省GDP

8、实现10021.5亿元,西安市和咸阳市GDP总量为4340.17亿元,占陕西省总GDP的43.3%;陕西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403.53亿元,西安市和咸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82.8亿元,占陕西省的36.7 %;陕西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29.55亿元,西安市和咸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14.02亿元,占陕西省的55.5%。随着两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地位更加凸显,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建立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3、信息化基础设施 西安和咸阳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9、基本形成以光纤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波分复用覆盖中心城区和主要乡镇的数字传输网络。 2006年9月西安-咸阳本地电话成功并网升位,截止2009年底,西安-咸阳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89万户,移动通信在网用户1243万户,西安-咸阳宽带用户总数达到160万户,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66台/百户,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89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10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基本形成了覆盖西咸区域的信息网络体系。 计划“十二五”末,初步形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98.4,城市用户互联网带宽达到20M,农村家庭用户互联网带宽

10、超过4M,数字电视用户数大幅提高。,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4、两化融合初见成效 一批骨干企业实现了设计和制造信息技术手段的跨越,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加工工艺(CAPP)等技术,改进了管理,提高了工艺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中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彬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等一批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有序展开,其中西安市开展

11、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1000户,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超过700户。 为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陕西省政府启动了横跨西安、咸阳两个行政区划的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建设,为“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根据2010年对陕西省987户企业抽样调查,36%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处于深化应用阶段,80%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处于单机应用和集成应用阶段,50 %以上企业使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其中10%使用了在线支付。企业信息化投入大幅增加,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投入户均达909.5万元 ;企业内部信息化推进体系日益完善,大多数企业已将信息化发展战略纳入企业整体

12、发展战略 。两化融合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日渐凸显,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型生产服务业态崭露头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加速发展。,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1、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陕西省两化融合战略部署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促进区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区域统筹、分类推进;合理布局、资源

13、共享;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健全体系、加强服务”的原则,实施创新驱动、板块推动、项目带动战略,以发展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两化融合服务体系和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打造大西安产业格局,走出一条具有大西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2、总体目标 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为总体目标,到2013年末,通过大力推进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14、重点领域的渗透融合水平,形成区域两化融合协调推进、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国两化融合的先进试验区。 到2013年,西安咸阳区域先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占西安-咸阳区域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其中,先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现代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企业研发平均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5%。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主导园区土地投入产出强度达到3000万元/公顷。西咸区域工业经济总量有一个较大幅度跃升,使先进制造业成为支撑、带动西咸区域乃至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3、建设内容(6个方面)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

15、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机床电子、数控电子、消费电子行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商业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信息资源服务;促进信息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电子银行、网络金融服务;抓住下一代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和智能终端加快普及的机遇,通过推进技术和业务的融合,加快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等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倍增作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品开发、设计与创新的信息化,深化信息技术在汽车、材料

16、、能源、重型机械设备、家电和医疗等产品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推广综合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以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物流效率,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的业务管理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传统产业整合和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产业链各环节的融合。在研发阶段,以CAD/CAM/PDM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在制造阶段,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智能控制提升制造能力;在供应链管理阶段,以SCM(软件配

17、置管理)提高效率;在销售阶段,以电子商务降低营销成本 。着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和节能降耗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在煤炭、油气、电力、化工等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系统,尤其在煤矿企业中需要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全面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发展面向高耗能工艺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重点推进热加工设备、大型制冷设备等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工效,减少资源浪费;推

18、广对电机运行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发展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重点针对电力、石化、建材等高污染行业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的监测;加强信息化在节能环保行业准入、管理和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应用。,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充分发挥信息化对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技术创新、扩散、传播的优势,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开展企业间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合作,缩短创新周期,降低创新成本;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关键信息技术,构建产业

19、自主创新体系;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知识开发和应用能力,支撑面向科学理论、产业技术、商务模式、管理机制和公共服务的创新。,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按照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企业层面注重推进各类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规模,分类指导,重点在促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行业层面着力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化融合和发展;区域层面突出推进四区(高新区、经开区、泾渭新区、沣渭新区)、一港(西安国际港务区)、两基地(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和十二

20、个省级工业园(高陵泾河工业园区、灞桥浐河开发区、蓝田工业园区、灞桥科技产业园区、户县沣京工业园区、阎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未央工业园区、临潼旅游商贸开发区,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乾县纺织工业园区、兴平市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两化融合。,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企业融合定位 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区域内80%以上大中型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和企业管理等信息系统集成,达到深化应用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各类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基本形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数字

21、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型工业体系。,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行业融合定位先进制造业: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重点,促进重型车辆运输设备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和船舶制造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仪器仪表设备制造、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和专用成套设备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两化融合,实现生产过程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生态化。现代服务业:以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和提供保障服务为目标,加快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促进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包括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等领域。,四、试验区指导

22、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区域融合定位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进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机电一体化设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航空航天等特色优势产业两化融合。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推进重型汽车、电力设备、电子机械、兵器工业、能源化工、新材料、机械设备、太阳能光伏及相关生产性服务等产业两化融合。泾渭新区: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临空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航空物流、大型飞机的改装及维修、航空服务和运输等产业;积极发展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现代制造业。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秦汉历史

23、文化集聚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沣渭新区:以发展商务办公为主,具有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休闲、居住功能的城市新区。商务办公区位于西安咸阳两市的中心地段,利用两市特有的资源优势,集中布局企业总部,安排金融、商贸、办公、科研等职能,形成区域性的中心标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重点吸纳光电子一体化、现代生物制药等企业,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大力推进大型运输机、涡浆直线飞机、通用飞机等主导产品,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整机配套和机载系统及专用设备、维修业务等相关行业两化融合。,四、试验区

24、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大力推进航天运载动力产业、卫星应用技术及太阳能光伏产业两化融合。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大型国际陆港,打造特大商贸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较为完善的区域性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十二个省级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承载,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根据园区产业特色,建立园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行业咨询和多种专业服务,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

25、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一)重点工作(9个方面)1、分类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两化融合。行业龙头企业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供应链管理、协同研发设计制造系统和跨地域经营管理系统,进而带动产业信息化;大中型企业实施、推广和应用跨部门系统集成、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决策支持系统,加快车间控制系统、MES系统、ERP系统的衔接配套,进而加快行业信息化进程;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引导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平台建立企业信息门户、开展商务应用、加强企业管理,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2、加强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和

26、体系建设,优化试验区建设发展环境。 以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构建两化融合技术、服务、人才体系,打造数字化产业园区,为两化融合深入推进营造良好环境。 3、加强区域两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完善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加快新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完善无线/有线网络,利用新一代无线接入技术和3G 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政府、公众提供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链接。,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4、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两化融合,提高工业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施生产制造数字化工程和产品数字

27、化、智能化提升工程,以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制造、精益生产为方向,优化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推广CAX系统在产品设计、制造、试验过程中的应用,建立以PDM为核心的产品协同设计制造体系,提高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广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减少设计错误、降低研发成本;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生产装备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柔性化。到2013年,装备制造业初步实现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综合工程能力(产品+服务)为中心转变。,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5、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工业生产安全保障和节能降耗水平。

28、 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食品溯源、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消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事故应急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重点推进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污染源(物)监控和清洁生产水平。建立、完善生产过程、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等信息化监测系统,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工业生产效益。,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6、推动行业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轻工、纺织行业重点提升专用设备的数字化制造和控制水平,提高智能化、大规模定制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医药行业重点

29、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新药研发和试药系统,完善医药行业统计、监测系统等;食品行业重点提升关键生产工艺、专用设备及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推进企业诚信体系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与可追溯系统的建设。电子信息与软件产业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和软件产品,为两化融合提供技术支撑。结合物联网核心传感网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等重点方向,发展RFID (射频识别)产业在公共安全、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7、大力推进服务业两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金融保险服务、现代物流服务、研发设计服务、信息广

30、告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商务会展服务等各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拓展B2B、B2C等模式在工业领域应用,推动建设专业化的行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加快物流信息化发展,建设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各类物流模式中的应用,鼓励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新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产业,打造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流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8、以推进两化融合为契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抓好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纳米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

31、育发展, 9、以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和国际港务区的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将泾渭新区和沣渭新区打造成连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两化融合”试验区的重要纽带,提供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公共服务、便利的交通和快速发展的工业,为西安、咸阳两市的对接和融合创造便利的接入条件。 将国际港务区打造成中国大型国际陆港,特大商贸物流新城和全球商贸物流中心。,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二)两化融合试验区重大工程 即实施六大专项工程,搭建四大服务平台1、六大专项工程: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共享工程: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该平台主要承载两化融合行业应用中心、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

32、企业门户网站托管中心、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应用服务平台。三网融合及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加快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加速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和IPTV业务的发展。加快实施西安咸阳干线光缆环形结构、网络工程、产业园区数字化工程等重大项目,形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信息传输网络,推动资源共享、共用。,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开展研发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管理经营网络化等应用。一是改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实现程序化控制和生产自动化。二是改造企业的运营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

33、集成化,开展电子商务。三是提升传统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重点推进信息技术在机床、大型技术装备上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一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二是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智能化,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企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数控技术,提高装备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食品溯源、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消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不断提高安全事故应急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育节能

34、降耗示范企业,一是重大耗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改造;二是工业生产流程信息技术优化;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加强信息产业的专业人才培育,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市县政府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政府官员与从业人员的专业和信息化知识水平。三是企业做好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和基础普及工作,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和生产水平。,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2、四大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示范服务平台:依托装备制造、物流和电子信息等优势行业,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

35、,发展在线支付增值服务。重点推动批发市场和连锁企业等商贸流通部门,建立网上批发市场和网上商城。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以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产业园为重点的物流信息交换中枢网络,提升信息整合、资源开发、过程优化与跟踪服务的能力。完善制造商、供应商、货主、用户等物流信息资源。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全国性及国际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货物全球流通透明化。,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于SAAS架构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产品开发,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协同办公,进销存管理等方面提供公共支撑平台与服务体系。

36、两化融合应用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一是研究两化融合的关键共性问题,制定重点行业的“两化融合”解决方案;二是建立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库,推动知识共享和协同研发;三是开展规划、设计、咨询、监理、测试等服务,推进两化融合重点项目的完成,提供发展规划、方案论证、评审评估、技术及业务指导等工作;4、研究制定“两化融合”技术标准体系和“两化融合”评估及评价指标体系。,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试验区建设周期为三年,2

37、011-2013年,年度实施计划为:2011年为试验区建设启动年和重点突破期。启动六大专项工程和四大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建立电子商务示范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开展基于平台的公共服务。2012年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六大专项工程。建立两化融合应用创新与技术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共享工程、三网融合及宽带网络覆盖工程,为全面实现试验区建设目标奠定基础。2013年为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期。实现工业生产数字化改造示范工程、装备制造数字化示范工程、安全生产与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程四大工程的阶段目标,培育30个两

38、化融合示范企业和实施200个两化融合示范项目。,汇报提纲,一、引言二、相关政策及环境三、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发展现状四、试验区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内容五、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措施六、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计划七、建议,七、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机制,成立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的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协调推进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体系。陕西省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向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倾斜,西安、咸阳设立推进西安咸阳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扶持发展

39、专项资金,纳入各市财政预算。3、建立“两化融合”评价体系。以试验区建设为基础,探索建立 “两化融合”评价体系。4、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建立陕西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合作交流机制,创新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模式,争取国家在政策、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七、建议,5、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加强基础人才培训,将学历学位培养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实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工程。鼓励高校增设两化融合相关专业,加快建设陕西省两化融合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在大中型企业逐步推行CIO(首席信息官)制度。6、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重点行业产业联盟;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IT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作用,培育发展信息技术推广、咨询、培训、监理等中介服务机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