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46551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6.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系叶菜英-北京协和医学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系叶菜英,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al Hormone Agents,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al hormones),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激素的总称,属甾体化合物。按其生理作用可分为三大类: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球状带合成和 分泌性激素 sex hormones, 网状带可合成和分泌少,肾上腺结构与功能示意图,皮 质,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al Hormone Agent),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

2、enocortical Hormone Agent),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Mineralocorticoids) 醛固酮 (aldosterone); 影响水盐代谢 受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ngiotensin)调节,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皮质醇 (cortisol); 影响糖代谢及其他 受ACTH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调节, 网状带:性激素 (Sex Hormones),糖皮质激素,1。生理效应 2。不良反应 3。药理作用 4。 体内过程 5。用药和疗程 6。临床应用7。药物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 glucoc

3、orticoids,GC,构效关系 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类固醇 (甾体,Steroids), 由三个六元环与一个五元环组成,分别称为A、B、C、D环。 活性基团:C3酮基、C45双键、C20羰基。生理性必须的结构,肾上腺皮质激素基本结构,盐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有-OH,C11上有= O或-OH; C1-2的为双键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构效关系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比较: 可的松 (cortisone)、氢化可的松 (

4、hydrocortisone): C17羟基,C11有氧或羟基,构效关系 * C12双键:糖代谢及抗炎作用增加、水盐代谢减弱(泼尼松,prednisone; 泼尼松龙,prednisolone); * C9引入氟,C16甲基或羟基,使糖代谢及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更弱 (地塞米松,dexamathasone);,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临床常用的皮质激素即指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的不同而异。 生理情况:影响物质代谢过程 糖、脂肪、蛋白质及水与电解质代谢 超生理剂量:具有抗炎、抗内毒素、 抗免疫和抗休克、以及影响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等作用,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糖代

5、谢:1。升高血糖 促进糖原异生。 2。减慢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 3。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其合成。水与电解质代谢:具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 作用,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2、免疫抑制作用 3、抗毒作用4、抗休克作用5,其它作用(1)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1.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对各种 原因引起的炎症起抗炎作用。 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 能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

6、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炎症的后遗症。必须注意:糖皮质激素虽可抑制炎症,减轻症状,但同时也可以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伤口愈合。,抗炎作用可能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1),1、 稳定溶酶体膜2、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3、使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4、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血管外减少炎症浸 润性组织反应,5,对纤维母细胞DNA的合成有直接抑制作用抑制肉芽组织反应。,抗炎作用可能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1):,1、 稳定溶酶体膜 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糖皮质激素(GCS)可通过增加脂皮素(Lipocortin-1)的合成和释放而抑制脂质介质LTs,PGs,

7、及PAF的生成(抑制PLA2)GCS可诱导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从而降解缓激肽产生抗炎作用。,抗炎作用可能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2):,2、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减少组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血管紧张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图示)。3、使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减少体液外渗、,抗炎作用可能与如下一些因素有关(3),4、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血管外减少炎症浸 润性组织反应 GCS能通过与GR结合nGRE相互作用,抑制与慢性炎症有关的一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s)、肿瘤坏死因子(TN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的转录。从而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GCS也

8、可抑制巨噬细胞中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而发挥抗炎作用。5,对纤维母细胞DNA的合成有直接抑制作用抑制肉芽组织反应。,2.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1),免疫反应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的许多环节都有抑制作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可产生一系列反应: 抗原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胞内将其降解、消化,最后形成超抗原或RNA抗原复合体。,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 (2), 此种超抗原由巨噬细胞提供T细胞和B细胞“识别”,借此传达其免疫信息。 经“识别”抗原后的T细胞和B细胞分别增殖分化成免疫母细胞,再分别转变为致敏(免疫)小淋巴细胞或浆细胞。后者产生各类型的抗体。 当抗原再次出现而与致敏小淋巴

9、细胞结合时发生细胞性免疫反应,产生淋巴因子以发挥作用。而抗原与抗体接触,则在补体的参与下发生体液性免疫(图303)。,3.糖皮质激素抗毒作用,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不能保护机体受细菌外毒素的损害。在感染性毒血症中本激素有解热和改善中毒症状的作用(此作用与它能够稳定溶酶体膜有关),也因它能减少内热原的释放并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热原的敏感性。,4.糖皮质激素抗休克作用,超大剂量的该类药物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其机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2)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解除血管痉挛,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

10、克状况。(3)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防止心输出量降低和内脏血管收缩等循环障碍。,5.糖皮质激素其它作用,(1)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能刺激骨髓造血,使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增加。大剂量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浓度,缩短凝血时间。使中性白细胞增多,但降低其游走和吞噬作用及消化、糖酵解功能,从而减弱对炎症区域的浸润和吞噬活动。 对淋巴组织的影响呈双相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增多,而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则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减少。,5.糖皮质激素其它作用,(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偶可诱发精神失常. 大

11、剂量对儿童可引起惊厥。,吸收:口服、肌注,皮肤、眼结膜。口服、注射均易吸收;局部用药大量可致全身作用.短效制剂口服1-2小时起效,作用持续8 -12小时,分布:90%与血浆蛋白结合(80%与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transcortin, corticosteroid binding globulin, CBG)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10%为游离型;肝、肾疾病时,游离型GC增加。,体内过程,1、 转运: 氢化可的松入血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球蛋白结合77,与白蛋白结合15)结合型无活性。转运至全身,游离出来发挥作用,正常血游离型仅占5,可的松和强的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

12、龙才生效。,影响CBG合成的因素(1),雌激素促进CBG在肝中合成 妊娠、雌激素治疗时CBG增高,游离氢化可的松减少 肝、肾疾病时CBG合成减少,游离型皮质激素增多,影响CBG合成的因素(2) 主要在肝中代谢,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与未结合部分一起由尿排出 可的松与泼尼松须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与泼尼松龙而生效严重肝功能不全者须给予氢化可的松与泼尼松龙 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需加大皮质激素剂量,可的松 泼尼松,在肝脏转化为,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C环C11),生物效应,体内过程,代谢:肝脏肝脏内还原代谢(A环C4-5双键)肝功不良时该代谢作用减慢。合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使其代谢加速。,排泄

13、:肾脏90%以上在48小时内出现于尿中,尿中其代谢产物17-羟皮质素、17-羟酮皮质素可反映肾上腺-垂体功能。,体内过程,根据作用时间长短GC分为: 短效36h,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经典甾体激素作用原理基因效应:糖皮质激素受体(GR)介导 非经典作用原理快速效应,抗炎作用机制: GC的大部分作用是通过与细胞浆中的GC受体(GC-R) 结合后,经由复杂的信号转导,增加或减少靶基因DNA的表达而实现的。,皮质激素受体功能区示意图,作用机制 与GCs受体(GCR)结合后发挥作用,激素结合区:与GCs特异结合DNA结合区:与特异DNA相互作用Tau 1区/功能区:影响转录性基因活化

14、、 介导激素-受体进入核内,N,C,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GR),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 其C端与GCS结合; 中央两个锌指各结合4个半胱氨酸,为DNA结合区 N端的功能区 1与DNA结合后的转录性基因转移活化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结合有关 激素结合功能区 2与进入核内及形成二聚体有关,GR未活化时与一大分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组成:两个分子的热休克蛋白90 (Hsp90); 抑制性蛋白作用:维持受体的折叠状态,利于糖皮质激 素与GR结合; 避免GR未活化时与靶基因DNA发生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GR),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

15、素受体(GR)GR受体激活后的反应,GCS与GR结合 Hsp90被解离 GCS-GR复合物活化 进入核内 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 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RE) 负性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nGRE) 结合 相应转录增加或减少 通过mRNA影响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改变细胞功能,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GCGC-R 结合,HSP90等蛋白脱离,GCGC-R 复合物(活化的GC-R),(1)GCR的活化: GCR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的细胞浆中,处于非激活状态,和几种蛋白(HSP90、HSP70、亲免疫蛋白等)结合成为复合体。,与特异性 DNA位点(promoter)结合(glucocorticoid respo

16、nse element, GRE;negative 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 nGRE),进入细胞核内,基因转录增加或减少,mRNA水平改变,生物学效应,改变相关蛋白的水平,活化的GC-R,(2)活化的GC-R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同样调节GCs发挥作用,转录中介因子(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s, TIF),共调因子(co-regulators),或,相互作用,促进靶基因表达,抑制转录因子活性蛋白表达(activator protein-1, AP-1),减少IL-2、IL-4、IL5等表达,抑制核因子-k

17、B(NF-kB)表达,减少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因子等表达,抗炎、抗免疫等效应,图34-2 糖皮质激素对基因转录的影响,非经典作用原理快速效应,非基因受体介导效应 快速、短暂,数分钟起效(如大剂量抗过敏) 与细胞膜类固醇受体有关,不通过胞浆受体 生化效应 改变细胞膜离子通透性,氧化磷酸化耦联解离 直接抑制阳离子循环(不减少细胞内ATP产生),抗炎作用机制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 (PGE2, PGI2, LTX4) 增加淋巴细胞合成脂皮素lipocortin-1 抑制PLA2 导致PGs与LTs(趋化)生成减少; 诱导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降解缓激肽,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

18、理作用抗炎作用,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慢性炎症); 促进白细胞的渗出、粘附 内皮细胞、嗜中性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 血管通透性 ,成纤维细胞增生,刺激LC增殖、分化 GCS抑制 IL-1, 2, 5, 6, 8; TNF ,GM-CS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影响其生物效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机制,抑制粘附因子的产生(ICAM-1, E-选择素等); 从转录水平直接抑制粘附分子的产生 通过细胞因子反应性作用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 synthase, NOS)的活性; NO 血浆渗出、水肿形成、组织损伤对炎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 C

19、-myb)表达下调 特异性核酸内切酶表达增高 细胞凋亡 (作用可被GR拮抗剂 RU38486所阻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抗炎作用机制,抗炎作用机制: 抑制炎性介质及调节多种细胞因子(cytokine)的产生与释放。(1)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 诱导脂皮素1的生成抑制PLA2 AA PGE2、PGI2、LT生成 抗炎; 诱导AC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促进缓激肽降解 血管扩张与疼痛 抗炎;粘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向炎症部位的游走与渗出,抗炎作用机制:()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 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 (i

20、nterleukin, IL)-1-6、11-13,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抗炎因子:IL-10和IL-1受体拮抗剂 (IL-1 receptor antagonist); 促进抗炎因子的表达。,()抑制NOS的活性:NO能增加炎性部位的渗出、水肿形成及组织损伤等。,生理效应,糖代谢升高血糖(糖原合成 ) 蛋白质代谢负氮平衡(淋巴和皮肤等组织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抑制) 脂肪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 血胆固醇 ,脂肪重新分布 水电解质代谢潴钠排钾;利尿;低血钙 核酸代谢诱导特殊mRNA合成 - 转录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

21、的蛋白质 - 抑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摄取,1. 糖代谢:肝糖元、肌糖原、血糖 促进糖元异生,使葡萄糖分解减慢 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加重、诱发糖尿病,2. 蛋白质代谢: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皮肤菲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成长缓慢、 淋巴组织萎缩、伤口愈合慢,3. 脂肪代谢: 促进分解,抑制合成 使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肥胖 (胰岛素分泌 促进脂肪堆积 四肢不敏感、面背部敏感),生理效应(1),4. 水盐代谢:弱;(1)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 (2)排钙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生理效应(2),5.血液、造血系统 * 刺激骨髓造血机能: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等增高 ; * 抑

22、制淋巴细胞DNA合成淋巴细胞减少 * 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及嗜碱白细胞破坏。,6. 循环系统 * 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提高血管张力、维持血压,7. 应激反应 * 各种刺激ACTH和GC 各种生理效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超生理剂量时,1. 允许作用 (permissive action) 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 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如: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 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2. 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物、免疫等)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 炎症后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瘢痕形成同时

23、可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超生理剂量时,2.抗炎作用: 抗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增加机体耐受力及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性及细胞反应性.,抗炎症各个阶段的反应,早期:红肿热痛,晚期:肉芽组织,疤痕,注意:在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防御功能,也使炎症后期组织的修复功能降低,易使病灶扩散,伤口愈合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超生理剂量时,3. 免疫抑制作用与抗过敏作用 免疫抑制作用机制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对淋巴细胞物质代谢的影响:抑制DNA、RNA蛋白质的合成; 减少LC中RNA聚合酶活力和ATP的生成。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24、T、B淋巴细胞);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NF-KB过度激活可导致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与移植排斥反应、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抗过敏作用机制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诱导炎症细胞凋亡。2.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巨嗜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加速敏感动物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血中淋巴球,人的淋巴细胞; 治疗量抑制细胞免疫,从而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和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也减轻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 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加速敏感动物淋

25、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血中淋巴球;人淋巴细胞移行至组织血中淋巴球;,3. 免疫抑制作用 巨嗜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淋巴细胞的识别 、 淋巴母细胞的增殖 ;,治疗量抑制细胞免疫,从而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和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也减轻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抗体生成减少;,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4. 抗毒抗休克作用 作用机制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扩管,改善微循环;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形成; MDF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内脏血管收缩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肾上腺皮质

26、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3. 抗毒作用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及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反应性。,4. 抗休克 是抗炎、免疫抑制、抗毒作用的综合结果,也与以下因素有关: 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扩张痉挛血管,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MDF)的形成。,5. 其他作用 退热作用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血液与造血系统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缩短

27、凝血时间; 提高中性白细胞数量,但其功能下降; LC、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减少脑中 氨基丁酸的浓度,提高中枢兴奋性;可诱发精神失常,儿童致惊厥。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骨骼骨质脱钙,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药理作用 其他作用,5.血液、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 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 (功能低下);大剂量增多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时间缩短。 * 降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和嗜碱白细胞。,6. 中枢神经 兴奋性提高,

28、 可诱发精神失常, 儿童致惊厥。,7. 其他作用 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 提高食欲,促进消化; 大剂量诱发或加重溃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替代疗法:,严重感染或炎症(合用足量抗生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抗休克治疗 血液病:. 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1),替代疗法: 急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肾上腺危象) 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肾上腺次全切除 严重感染或炎症(合用足量抗生素) 严重急性感染,伴毒血症;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疾病: 风湿、类风湿性疾病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枯草热、血清热 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鼻

29、炎、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2),抗休克治疗: 感染中毒性休克(合用足量抗生素) ,及 早、短时、 大剂量突 击治疗; 过敏性休克为次选药,可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 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 低血容量性休克,补液补电解质等效果不佳时,合用 超大剂量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3),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4),血液病: 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 症和过敏性紫癜等 局部应用皮肤病:皮炎、湿疹,肛门瘙痒等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皮质调节系统五、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反馈调节通路,正反馈调节 CRH,AD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ACTH; ACT

30、H,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肾上腺分泌糖、盐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发挥外周作用 负反馈调节 长负反馈:糖皮质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CRH 垂体前叶分泌ACTH 短负反馈:ACTH可抑制自身与CRH的释放,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适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肾上腺危象)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应用 1.替代疗法 适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肾上腺危象)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2.严重感染 原则上用于严重感染伴有败血症者(中毒性菌痢),目的为消除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和过敏反应,缓解症状,防止脑、心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利于病人度过危险期。,必须指出:

31、GC无抗菌作用,且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用足量的抗生素; 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无抗病毒作用,用后感染易扩散; 防止某些炎症的后遗症,避免粘连影响功能。,3.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风湿病、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缓解症状 过敏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输血反应等,缓解症状,4.抗休克 辅助治疗。感染中毒性休克为首选,过敏性休克 为次选,心源性休克要结合病因,低血容量休克补液。,5.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障,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症等。,6.局部应用 皮肤,眼, 呼吸道。,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七、不良反应,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类肾上腺皮质

32、功能亢进综合症; 诱发或加重感染; 消化系统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 精神失常。,其他:负氮平衡; 骨质疏松; 食欲增加; 低血钾; 高血糖倾向; 消化性溃疡; 欣快(有时出现 抑制及情绪不稳定),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不良反应,停药反应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萎缩 ( 缓慢减量,减低维持量或隔日给药,停药后应激情况下补充给药) 反跳现象:原病复发或加重 (加大剂量给药,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停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八、禁忌症,严重精神病和癫痫;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骨折、创伤修复期; 肾上腺皮

33、质功能亢进;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等。,不良反应 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柯兴征,cushing syndrome) (2)诱发或加重感染 (3)诱发或加重溃疡、穿孔 (4)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慢,发育障碍,致畸胎 (6)精神失常,2. 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应用GCs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ACTH 分泌 肾上腺皮质功能;,* 此时停药:外源性减少、内源性不足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恶心、呕吐、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等。,“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34、是突然停药所致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及病情尚未控制。,* 注意:不要突然停药,尽量降低每日维持量或采用隔日给药,停药数月后遇应激情况要给予足量的GC。,(2)反跳现象及停药症状,“停药症状”,出现原来没有的症状肌痛、乏力、发热、情绪低沉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九、用法与疗程治疗方案,大剂量突击疗法1 用于严重的中毒性感染和各种休克。氢化可的松首剂静滴200300mg,日剂量可达1克以上,疗程不超过3天。一般剂量长期疗法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顽固性支气管哮喘、中心视网膜炎、恶性淋巴瘤、淋巴白血病等。一般用泼尼松口服1020mg每天3次,产生疗效后,逐渐减量至最小维持量,

35、维持数月。,用法与疗程治疗方案,小剂量替代疗法 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氏病,肾上腺皮质全切手术后,补充治疗。一般用维持量,可的松12.525mg/日,或氢化可的松1020 mg/日,口服。隔日疗法由于皮质激素分泌有昼夜节律(上午810时为分泌高峰,午夜12时为低潮),用药可随节律进行,即在长期疗法中,对某些慢性病可采用隔日一次给药法,将一日或二日的总量在隔日早晨1次给予。这样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小。本法多采用中效制剂如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盐皮质激素 (Mineralocorticoids),醛固酮 (aldosterone); 影响水盐代谢 受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e-An

36、giotensin)调节,促皮质素(ACTH)(Corticortropin,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在下丘脑CRH作用下,由腺垂体嗜碱细胞分泌;39个氨基酸的多肽;作用于肾上腺,GCs分泌增加 维持肾上腺正常形态与功能ACTH 缺乏,将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减退;可控制自身释放口服失效,只能注射应用临床用于诊断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水平易致过敏,皮质激素抑制药(Adrenocorticol Hormone Inhibitors),米托坦(mitotane,o p-DDD) 杀虫剂DDT类化合物选择性使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及网状带细胞萎缩、坏死,不影响球状带作用:抑制皮质激素的合成(束状带、网状带); GCs和性激素减少;醛固酮无影响; 干扰胆固醇转化;应用:皮质癌的辅助治疗 美替拉酮抑制11 羟化反应,干扰11-去氧皮质酮转化为皮质酮及11-去氧氢化可的松转化为氢化可的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