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利川三中历史二轮复习 测试 卷 利川三中历史教研组 45 分钟, 100 分 12.读右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开始调整 B.土地私有正式确立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13.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以下关于钱氏家训说法正确的是 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 体现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 注重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蕴含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 A. B. C. D. 14.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 30 余种。其中,米市、面市
2、、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沙剌市 (即珍宝市 )、柴炭市、铁器市,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南北方物资交流频繁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北京水资源非常丰富 D.元朝对外贸易十分广泛 15.日前在首博举办的天路文华一一西藏历史文 化展展示了西藏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下列有关对西藏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了唐蕃和亲政策 B.元朝设立了宣慰司机构,对西藏地区直接管辖 C.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开始于清朝 D.西藏在新中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
3、中成立最晚 16.“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 120 年前,清朝光绪皇帝下达明定国是诏曰:“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以下对其意义认识正确的是 A.挽救了清末统治危机 B.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本 C.废除了腐 朽科举制度 D.加快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7.史学界认为,它“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中国以大国身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发挥了应有的政治影响力。这件事指的是 A.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日内瓦会议以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8.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中,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我
4、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曾遭遇了重大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 A.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B.急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C.面临 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D.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19.2017 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 20 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 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B. C. D. 20.重划选举区,建立十个地区部落;新设五百人会议,代替过去的四百人会议;创立所谓“贝壳流放制”,这些改革内容在雅 典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5、,主要体现在 A.使雅典成为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滥觞 B.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C.使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 D.兼顾了各阶级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 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盟占据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此后,这个联盟日益瓦解,形成了新的强大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联盟。新联盟占据国家政权领导地位主要是通过 A.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 B.沃波尔实际成为内阁首相 C.权利法案明确议会至上 D.1832 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 22.冷战 ”时期,亚洲地区与“欧洲无战事”相比,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
6、侵略战争 B.亚洲各民族独立运动的不断高涨 C.恐怖主义对地区安全造成的威胁 D.两极格局下大国利益之间的博弈 23.恩格斯曾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由此,文学艺术上兴起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7.(34 分 )民族国家历史文化 材 料一 秦始皇长城 世界遗产名录对长城的评价语为:“约公元前 220 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秦长
7、城以石筑见称,雄伟壮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如今虽然历史的风雨将它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它却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12 分 ) 材料二 东亚时局形势图 东亚时局形势图也称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右图作者用犬、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还有代表清政府的四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一个正寻欢作乐;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了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还有一个人在马旁练武据传作者还在在漫画旁边写下了“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
8、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的诗句。 (2)上图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政治时局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 19 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为挽救民族危亡 而进行艰苦努力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救国方案和行动。 (13 分 ) 材料三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三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9 分 ) 40.(8 分 )公共卫生与人民大众的健康休戚相关。 材料二 19 世纪后半期,
9、美国社会经历着人口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区域的高 速聚集,城市环境承載能力迅速下降,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城镇居民仍然廷续着殖民地时期形成的将垃圾直接倾倒在街道的习惯,垃圾收集和处理被看做居民的个人事务。由于当时环境治理尚未起步,工业废物排放给城市卫生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严重威胁社会大众的生命安全。 19 世纪后半期,公共卫生改革开始在美国各地城市中涌现。 1870 年,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创立卫生局,成为其他城市效仿的典范。自 80 年代开始,许多城市先后建立街道清洁部,专门负賁責街道保洁工作。城市政府还首次 吸引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垃圾处理工作,私人企业、民间团体积极参加。19 世纪后半期疫病防治也取得了新进展,传统检疫中采取的“隔离”手段得到继承和强化,联邦政府直接干预“检疾”工作,国会陆续颁布国家防疫法、检疾法案等法律法规。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兴起的背景,简要概括这一时期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主要内容。 (8 分 ) 历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