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75337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戏曲是世界最古老的戏剧形态之一,通过比较讨论重点掌握戏曲的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戏曲”的含义和特征。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戏曲”含义 引用代表性观点进行解析探讨 二、戏曲的特征 1、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等。 2、外 国戏剧形式的对比解析 三、戏曲史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引导讨论 理论讲授 对比分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戏曲”的含义和特征,中外戏剧形式主

2、要特征的比较 课后小结: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戏曲”的含义,通过对比分析和理论讲授使学生认识“戏曲”和外国戏剧形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掌握“戏曲”的独特性。 2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 中国戏曲的萌芽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仪式拟态 1、交感巫仪模仿 2、图腾拟态 3、驱傩仿生 二、人化拟神 1、巫祭 2、葛天

3、氏之乐 3、九歌 三、史诗型祭祀乐舞 1、部族乐舞 2、大武 3、宴飨乐舞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使学生明确原始戏剧 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戏曲”的起源。 3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3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秦汉六朝的戏剧(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秦汉六朝戏剧出现的渊源、背景和形式,掌握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 。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 教 学 基

4、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倡优与俳优 1.倡优来源 2.优戏状况 二、宴乐百戏结构 1.百戏内容结构 2.宴乐 3.百戏演出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 课后小结: 通过 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从而进一步把握 “戏曲”的起源特点 。 4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4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秦汉六朝的戏剧(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 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角抵戏产生的意义,掌握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5、角抵戏产生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角抵戏 1.角抵戏来源 2.角抵戏与百戏 3.角抵戏的戏剧性展开 4.东海黄公 5.歌舞小戏 四、魏晋南北朝的歌舞戏和优戏 1.歌舞戏 2.优戏的演进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角抵戏产生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角抵戏 、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状况、意义 ,从而进一步把握 “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5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

6、三章 唐五代的戏剧(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宫廷乐部机构 1.唐初宫廷乐部机构 2.教坊与梨园 3.地方与民间演出活动 二、歌舞戏 1.概述 2.大面(兰陵王) 3.钵头 4.踏摇娘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从而进一步把握 “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6 中国戏

7、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6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 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唐五代的戏剧(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参军戏的具体种类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较,重点掌握参军戏的特点与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参军戏的具体种类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较 。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参军戏 1.参军戏 2.陆参军 二、五代优戏的承启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参军戏的具体种类、特点、意义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较。 课后 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参军戏的具体种类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

8、较, 从而进一步把握 “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 7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7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宋金戏剧(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 。 教学重点及难点: 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 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概述 二、北宋杂剧 1.商业演出环境的形成 2.北宋杂剧的内容 3.北宋杂剧的体制 三、南宋杂剧 南宋杂剧的内容 2.南宋杂剧的体制 理论讲

9、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 从而进一步把握 “戏曲”的形成时期的特点。 8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8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宋金戏剧(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熟悉金院本的内容与体制特点,把握杂剧与院本的异同。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熟悉金院本的内容与体制特

10、点,杂剧与院本的异同 。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金代院本概况 1.金院本产生的背景 2.金院本的特点 五、金院本 与宋杂剧的异同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熟悉金院本的内容与体制特点,杂剧与院本的异同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通过对比理清杂剧与院本的异同, 从而进一步把握时势变化对 “戏曲”的形成的影响。 9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9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 元代杂剧的演进(一) 教学目的、 要求(分掌握

11、、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北杂剧的形成 1.北曲体系 2.北杂剧形成的时间 3.前后期发展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了解元杂剧发展的基础阶段,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10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课次 10 授课方式 (请打 )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 元代杂剧的演进(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特点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方法及手段 一、北杂剧的体制 1.音乐结构 2.演出结构 3.北杂剧的分类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北杂剧形成的背 景、体制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了解元杂剧发展的基础阶段,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