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75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4.1 物流管理专业 建设方案 专业带头人:江明光 项目负责人:林敏晖 项目组主要成员: 江明光 、 林敏晖 、 陈 文 、 陈明蔚 4.1.1 专业建设项目背景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 “第三利润源泉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体的集合型管理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领
2、域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大量的产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提升竞争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与国际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物流管理体制分散,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比较高, 2004 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 GDP 的比例为 21.3,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 10左右的水准;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特别是物流人才的匮乏成为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许多市场意识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把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经营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 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物流业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正在成
3、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已达 7000 多亿元,且以每年 30%的速度快速增长,而我国物流人才却极度匮乏, 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紧缺人才之一 , 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物流人才培养引起众多人士的关注,物流专业教育在全国兴起。 福建作为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改革开放较早的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在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物流产业也有 了较快的发展,并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福建省经贸委编制的福建省 “十一五 ”现代物流业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76 发展规划,为现代物流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4、描绘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以福州、厦门为龙头的物流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 物流人才,特别掌握实践技能的物流操作型专业人才大量缺乏。 根据测算, “十一五 ”期间,福建物流人才的总需求达到 25 万人左右,特别是有一线操作技能的管理人才的缺口更大。 福建物流行业目前急需有一定理论基础、宽视野、多技能的物流人才。 4.1.2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现有基础 4.1.2.1 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为物流行业生产一线培养物流运输组织、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与信息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办学七年来,逐渐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5、。 (1)依托交通行业 、 突出专业特色 物流管理专业在设置上立足交通,面向社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依托交通行业与企业密切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不同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运输、仓储专业方向培养的毕业生面向以运输、仓储业为主的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专业方向面向以国际货运代理、报关为主的物 流企业;物流信息专业方向面向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操作人才 ,从而满足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 (2)加强职业技能培养 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 “物流软件实训 ”与 “全自动立体仓库实训 ”, 实行“双证书制 ”将物流师考证纳入教学计划, 通过与企业协作,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 1
6、-2 个月的顶岗实习, 提高实训实习效果,确保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4.1.2.2 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突出了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了学分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对学生进行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实训环节,保证理论课和实践课时的比例为 6 4,在教材的选用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优秀教材,使用高职的教材达到 60以上。2006 年 “物流管理基础 ”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77 4.1.2.3 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5 人
7、,其中: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有 3 人、讲师职称的教师有 10 人。专业教师中,年龄在 30-45 周岁的占 60%, 25-30 周岁的占 30%, 25 周岁以下的占 10%。有硕士学位的 4 人,在读硕士的 8人 ,目前有双师型教师 13 人,占教师总数的 86.6%,其中 6 人获得了 “国家物流师 ”职业资格。 另外还从大型物流企业聘请了 4 位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担任校外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或校内兼职教师。形成一支 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 “双师型 ”专兼职教师团队。 4.1.2.4 实验实训条件 在办学中物流管理专业能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注
8、重实践教学,强化校内与校外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 ( 1)校内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近五年来学校投入 130 多万元用于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投资建设了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物 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一)、货代仿真实训室、物流模拟仿真实训中心(仿真自动立体仓库、配送实训中心、销售管理实训中心)。已基本能满足物流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训实习的要求,能满足学生进行仓储管理、库存控制、运输管理与配送、销售及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实训要求。实训开出率达到 85。已建成的实训室处于福建省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达到较高层次。 ( 2)校外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与社会大型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福州麦德
9、龙商场、福州大裕保税仓储有限公司、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福州外轮代理公司、鼓山沃尔玛商场等 5 个稳 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实习基地能满足 50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的需要,为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创造机会,同时为毕业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在仿真及真实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训,生产性实习达到 30的比例。 4.1.2.5 人才培养质量 1999 年 5 月,我院对原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专业进行改造,于 2000 年 9月在福建省率先开办物流管理专业, 2004 年又以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物流信息三个方向对外招生,到 2006 年已是第七年面
10、向社会招生,累计招生数达到近 1200 人,通过 几年的办学探索和努力,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已成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78 规模,形成了以物流管理为主干专业的物流类专业群,发展到涵盖报关与国际货运、集装箱运输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达 850 人,专业群在校生达到 2200 多人。 从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重视学生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密切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调整,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劳动部门认可的 “助理物流师 ”资格证书的培训工作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中
11、,学生获得 “双证书 ”的比例为 90%,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 93%,为福建省物流企业输送了一批急需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对毕业生的满意率为 75。 4.1.2.6 产学研与社会服务 依托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和专业师资力量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参加企业科研课题和为物流企业生产与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负责和参加科研课题 5 项: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标准的研究;福建省交通厅交通运输对福建省 GDP影响的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物流类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福建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职业技 能鉴定中心物流师认证考试大纲制定、命题工作;福州烟草物流中心
12、项目规划等课题。 主要对外提供了以下 社会服务 : 为全国货代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 200人;为麦德龙超市、沃尔玛等大型企业提供物流人力支持服务 ,累计 600 人次;为同类院校的物流专业办学提供办学经验交流、教学参观、教师培训 30 人次;为福州大学的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了校内实习培训服务;为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物流经理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培训。为社会 “国家劳动保障部物流师 ”认证提供培训服务;为福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员工岗前培训 200 人次。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79 4.1.3 专 业建设任务 4.1.3.1 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立足交通、面向
13、行业,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通过项目建设,力争在今后年内打造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知名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以交通运输为主体的物流管理专业,使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发挥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示范作用,带动物流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管理专业办学示范点, 把专业建成 海峡西岸经济区 物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带动 报关与国际货运、集装箱运输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群 的发展,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实施示范性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推行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证书 ”的
14、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与职业能力及生产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建成一支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 “双师型 ”教师团队; ()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示范作用的物流实验实训基地;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为社会提供物流技术咨询及服务。 ( 6)带动物流类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 4.1.3.2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创新 (1)建设目标 以培养适应物流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作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推行 “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证书 ”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营造职业情景,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
15、实验实训一体化。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 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 80。 (2)建设内容 实施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与盛辉物流集团等企业探索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到 2009 年,一部分教学内容按企业要求设置 ,教学环节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实施,并按企业要求对学生实施职业素质、企业管理规范的教育,把工学结合的教学模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80 式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去。制定 “工学结合 ”课程教学计划, 完善 3 门工学结合课程,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实践需要,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完成 3 门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方案。 通
16、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工作,一方面为企业生产服务,另一方面也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企业一线的管理与生产技术。 实施顶岗实习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将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教学过程。组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 顶岗实习,保证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实习半年以上,逐步增加顶岗实习的人数,2007 年达到 80的比例, 2008 年达到 86的比例, 2009 年达到 92的比例。 4.1.3.3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1)建设目标 按照示范性专业的建设标准,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建成集学生专业实训、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17、师资培训等多功能的区域一流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在仿真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训,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物流类专业公共实训平台。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达到与企业生产 实践的同步水平,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建设,并逐步适应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到 2009 年,建成能容纳 1200 名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实现生产性实训比例 2007 年达到 35, 2008 年达到 60, 2009年达到 80;保证每年不低于 600 名校内外学生和物流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省内外各地区院校相关物流类专业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18、为兄弟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集中实习和实训;为社会物流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物流专业技能培训。 (2) 建设内容 在本 专业原有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到 2008 年底前投入资金 200万元建设资金,到 2009 年底前完成以下项目建设: 新建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二) 、物流企业经营策划模拟实训中心、物流专业资料室; 扩建物流模拟 仿真实训中心 (仿真自动立体仓库、 配送实训中心、销售管理 实训中心)、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一) ;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81 建设校内连锁超市、集装箱运输管理实训室、 国际贸易电子单证传输实
19、训室 等物流专业群的实训室; 新建福建省盛辉物流集团公司、福建盛丰物流集团 公司等 5 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 10 家。 进行教学 实验实训内涵的建设, 制定 校内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项目、投入经费、进度见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汇总表 4.1-1; 表 4.1-1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汇总表 建设项目 项目主要内容 投资经费(万元) 分年度资金投入 经费 来源 2007年度 2008 年度 校内物流专业实验实训基地 物流企业经营策划模拟实训室 25 25 地方财政与自筹资金相结合 物流管理系列 软件 18 3 1
20、5 物流软件实训机房(一) 10 10 物流软件实训机房(二) 64 64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3 3 物流专业资料室 10 5 5 专业群实验实训基地 集装箱运输管理实训室 13 3 10 国际贸易电子单证传输实训室 8 8 校内连锁超市 22 2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家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6 6 家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3 5 8 教学试实训验内涵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建设 4 2 2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4 2 2 合计 200 100 100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82 实验实训条件的具体建设规划、功能与主要设备见 物流管理专业
2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划与 主要设备采购 表 4.1-2。 表 4.1-2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划与主要设备采购表 实训基地名称 实训分室 主要设备 台套数 功能 面积( m2) 建设水平与受益面 资金预算(万元) 备注 物流企业经营策划模拟实训中心 物流企业经营策划模拟实训室 物流经营策划软件 1 套 进行物流企业经营策划实训 60 省内领 先水平,可供物流专业学生500 人实训 4 新建 计算机 25 台 12 办公桌、椅 25 套 1 打印机 2 台 1 复印机 1 台 3 装修 4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 物流管理系列软件 供应链管理 软件 1 套 进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
22、业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等操作 省内领先水平,供物流专业与物流专业群学生1200 人实训 18 新建 企业物流管理 软件 1 套 采购管理 软件 1 套 物流软件实训机房(一) 计算机 10 台 为物流及物流专业群 190 省内领先水平,供物流专业与物流专 10 新增10 台更新100 投影仪 1 套 软件操作模拟提供硬件支持 业群学生800 人实训 台 物流软件实训机房(二) 计算机、桌椅 110 台 为物流及物流专业群软件操作模拟提供硬件支持 190 省内领先水平,供物流专业与物流专业群学生800 人实训 64 二期新建 投影仪、教师机、投影屏幕、服务器、移频功放、多媒体智能保护控制器、UPS
23、 各 1套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83 续表 4.1-2 实训基地名称 实训分室 主要设备 台套数 功 能 面积( m2) 建设水平与受益面 资金预算(万元) 备注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现代物流园区砂盘模型 1 个 进行专业介绍、专业认识实习 60 达到先进水平,供物流专业新生 300人认识实习 3 更新与扩建 超市布局砂盘模型 1 个 物流设备设施模型 若干 展板、展图 若干 物流专业资料室 物流专业资料室 国家标准、规范,手册、规程 供教师备课和学生自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编写使用 60 齐全的专业 资料室,供教师备
24、课和学生物流专业自学,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编写使用 10 新建 专业参考书、教材 专业杂志 物流规划资料 优秀课程设计和优秀毕业论文 物流课题成果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家 满足实训实习的要求 省内大型物流企业,供物流专业学生校外实训 6 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家 13 教学试实训验内涵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建设 1 套 规范实习实训管理 省内领先水平,为物流专业学生校内外实训提供保障 4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建设 1 套 规范实习实训管理 4 合 计 700 157 具体建设安排如下: 资金投入与进度 2007 年投入 100 万元,新建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二
25、) 、物流专业资料室;改建物流模拟 仿真实训中心 (仿真自动立体仓库、 配送实训中心、 销售管理 实训中心)、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一) ;新建集装箱运输管理实训室等物流专业群的实训室;通过校企合作继续加强原有 5 个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新建 1个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建成能容纳 800 名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保障 400 名校内外学生和物流管理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部分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方案 284 2008 年将再投入 100 万元,新建物流企业经营策划模拟实训室、 国际贸易电子单证传输实训室 、校内连锁
26、超市;进一步扩建与完善 物流管理软件实训中心 、 物流园区模型砂盘与物流设备模型展示室 、集装箱运输管理实训室、物流专业资料室;再增加 2 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能容纳 1000 名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 地,保障500 名校内外学生和物流管理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需要。 2009 年,新建 2 个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的总数达到 10 家,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成能容纳 1200 名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保障 600 名校内外学生和物流管理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需要。 教学 实验实训内涵建设 为保障实验
27、实训的顺利完成, 提高实习实训管理水平,规范实习实训管理过程,保障实习实训顺利进行与质量,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目标,进行 教学 实验实训内涵的建设。制定 校内实习实训管 理体系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 校内实习实训管理体系 包括:物流实训室管理体系和实习实训管理体系,在体系中制定出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实训的 “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训设备配置、实训项目单、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考核方案 ”等内容。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校外 物流实训基地 合作制度、校外 物流实训基地 实训管理规定、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和管理体制、校外 物流实训基地 实验实训流程等内容的建设。 2007 年进行前期
28、调研、资料收集工作。 2008 年完成 物流实训 室管理体系(初稿)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初稿)的制定, 2009 年完成 物流实训 室管理体系(定稿)和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定稿)的制定。 培养专业实验员和实训指导教师 根据实训实习的教学要求,到 2009 年底培养能够胜任实训室建设、管理和参与实训的专业专职实验员 2 名,负责实训室的日常建设、管理和实训工作。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训教学指导水平的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室建设、管理和实训工作。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与省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供物流专业学生校外实训, 满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产学研合作的需要。 2007 年通过 校企合作继续加强原有 5 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