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 (十七 )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 考点阐释 1.了解单质硫及硫的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掌握硫酸的化学性质。 2.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试题类编 (一 )选择题 1.( 2002 年上海, 10)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 165 K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无固定形状,不存在晶体结构,且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 变为玻璃态,体积缩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玻璃态是水的一种特殊状
2、态 D.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2.( 2002 年江苏大综合, 22)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 高温 Fe2O3+ SO2 +SO3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 A.BaSO3 和 BaSO4 B.BaS C.BaSO3 D.BaSO4 3.( 2001 年全国, 4)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 废气的排放量 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4.(2001 年上海, 3)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5.(2001 年上海
3、, 10)标准状况下 H2S 和 O2 的混合气体 100 mL,经点燃后反应至完全,所得气体经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为 10 mL,该 10 mL 气体可能是 A.H2S、 SO2 B.O2 C.H2S D.SO3 6.(2000 年全国,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 排放 SO2 有关的是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7.(2000 年广东, 2)下列气体不能用浓 H2SO4 干燥的是 A.CO2 B.H2S C.SO2 D.HCl 8.(2000 年广东, 13)下列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
4、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C.硫与氧属于同一主族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9.(1999 年上海, 11)在硫酸工业生 产中,为了有利于 SO2 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 (见图 ),按此密闭体系中气流的流向则 A 处流出的气体为 A.SO2 B.SO3、 O2 C.SO2、 O2 D.SO2、 SO3 10.(1998 年全国, 3)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 HNO3 反应制备 H2 B.向饱和 NaCl 溶液中滴加浓 H2SO4 制备 HCl C.亚硫酸钠与浓 H2SO4 反应制备 SO2 D.大理
5、石与浓 H2SO4 反应制备 CO2 11.(1998 年上海, 5)0.05 mol 某单质与 0.8 g 硫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该单质可能是 A.H2 B.O2 C.K D.Zn 12.(1998 年上海, 6)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H2S 在氧气中燃烧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 C.SO2 通入石灰水 D.H2SO4 中加入锌粉 13.(1998 年上海, 13)冰箱 致冷剂 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 Cl 原子 ,并进 行下列 反应: Cl+O3 ClO+O2 ,ClO+O Cl+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后将 O3 转变为 O2 B.
6、Cl 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 原子反复起分解 O3 的作用 14.(1997 年全国, 13)向 50 mL 18 mol L 1H2SO4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 A.小于 0.45 mol B.等于 0.45 mol C.在 0.45 mol 和 0.90 mol 之间 D.大于 0.90 mol 15.(1997 年上海, 12)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用煤作燃料 把工厂烟囱造高 燃料脱硫 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开发新能源 A. B. C. D. 16.(1996 年上海, 16)将
7、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A.KCl 晶体 B.H2S 气体 C.CCl4 D.Mg 17.(1996 年上海, 1)下列物质中,不含结晶水的是 A.芒硝 B.大理石 C.明矾 D.石膏 18.(1995 年全 国, 25)常温时,向 20 L 真空容器内通入 a mol硫化氢和 b mol 二氧化硫 (a 和 b 都是正整数,且 a 5,b 5),反应完全后,容器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约是 A.24.5 g L 1 B.14.4 g L 1 C.8 g L 1 D.5.1 g L 1 19.(1995 年全国, 26)某温度下,在 100 g 水中加入 m g CuSO4或加
8、入 n g CuSO4 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则 m 与 n 的关系符合 A.m=250160n B.m=nn925001600C.m=nn1625001600D.m=nn252500160020.(1995 年上海, 24)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 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A.H2SO4 1/9H2O B.H2SO4 H2O C.H2SO4 SO3 D.SO3 10/9H2O (二)笔答题 21.(2002 年上海, 31)硫铁矿高温下空气氧化产物二氧化硫,4FeS2+11O2=8SO2+2Fe2O3 设空气中 N2、 O2 的含量分别为 0.800和 0.20
9、0(体积分数,以下气体含量均用体积分数表示),试完成下列各题: ( 1) 1.00 mol FeS2 完全氧化,需要空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L。 ( 2) 55 L 空气和足量 FeS2 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同温同压)变为 _L。 (3)用空气氧化 FeS2 产生的气体混合物中, O2 含量为 0.0800,计算 SO2 的含量。 ( 4)设 FeS2 氧化产物的气体混合物为 100 L,其中 O2 为 a L,SO2 为 b L。 写出 a 和 b 的关系式 在图中画出 a 和 b 的关系曲线( FeS2 氧化时,空气过量 20%) 说明:为方便作图,纵坐标用 13b 表示。 22.(2
10、000 年全国, 23)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 溶 液 ; 加 热 时 溶 液 由 红 色 逐 渐 变 浅 的 原 因是: 。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 23.(1998 年上海, 28)汽车尾气 (含有烃类、 CO、 SO2 与 NO 等物质 )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剂转换器” (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 CO与
11、 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 SO2 的转化。 (1)写出 CO 与 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催化剂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 (3)控制城市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 (多选扣分 )。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 c.植树造林 d.戴上呼吸面具 24.(1997 年全国, 3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下列钠盐中的几种:A.氯化钠 B.硫化钠 C.亚硫酸钠 D.硫代硫酸钠 E.硫酸钠 F.碳酸钠。向此溶液中加入适量稀 H2SO4,有浅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产生, 此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品
12、红试液褪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使品红试液褪色,说明该气体不含 (填分子式 )。 (2)此无色溶液中至少存在哪几种钠盐 ?请写出全部可能的情况( 填写相应的字母 )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 ,第四种情况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 25.(1997 年全国, 35)8.8 g FeS 固体置于 200 mL 2.0 mol L 1的盐酸中,以制备 H2S 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 H2S 的浓度为0.10 mol L 1,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 (1)收集到的 H2S 气体的体积 (标准状况 )。 (2)溶液中 Fe2 和 H 的物质的量浓度 (摩
13、尔浓度 )。 26.(1997 年上海, 36)接触法制硫酸排放的尾气中含少量的 SO2,为防止污染大气,在排放前设法进行综合利用。 (1)某硫酸厂每天排放的 10000 m3 尾气中含 0.2 (体积分数 )的SO2,问用 NaOH 溶液、石灰及 O2 处理后,假设硫元素不损失,理论上可得到多少千克石膏 (CaSO4 2H2O) ? (2)如果将一定体 积的尾气通入 100 mL 2 mol L 1 的 NaOH 溶液中使其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含 16.7 g 溶质。试分析该溶液的成分,并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 (3)工厂在尾气处理制石膏的过程中,中间产物是 NaHSO3。调节尾气排
14、放的流量,以取得 SO2 与 NaOH 间物质的量的最佳比值,从而提高亚硫酸氢钠的产量。现设 n(SO2)、 n(NaOH)、 n(NaHSO3)分别表示 SO2、 NaOH 和 NaHSO3 的物质的量,且)NaOH( )SO( 2nn=x,试写出 x 在不同取值范围时, n(NaHSO3)的值或 n(NaHSO3)与 n(SO2)、n(NaOH)间的关系式。 27.(1996 年全国, 36)将 a mol H2S 和 1 mol O2 置于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内进行反应。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101 kPa),在120 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分别为 d1 和 d2。若 a 的
15、取值不同,则 H2S 的氧化产物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 (1)全部是 SO2,此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_。 (2) 全部是 S , 此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_ ,并且d1_d2(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部分是 SO2,部分是 S,此时 a 的取值范围是 _。 反应所生成的 SO2 的物质的量为 _ mol。 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_ mol。 (以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 28.(1995 年全国, 35)取 50.0 mL Na2CO3 和 Na2SO4 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 BaCl2 溶液后得到 14.51 g 白色沉淀,用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 4.66 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液中 Na2CO3 和 Na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 (2)产 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9.( 1995 年全国, 31) A、 B、 C 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 1)在 A、 B、 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_(用 A、 B、 C 填写)。 ( 2)单质乙必定是 _(“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