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错时错峰的理解一、寒假结束后学生返校阶段原则: 减少人群聚集,化解输入风险。措施:“二分法”落实错时错峰。(一)分批次开学, 实现错峰。 根据学校布局和学生实际, 全市在校生分四个批次,按照高中阶段、 初中阶段、 小学阶段、学前阶段顺序,分批次开学。(二)分时段返校,实现错时。每批次返校时间,按照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顺序,结合学生数量,分年级确定上下午, 分班级确定时段。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原则上每所学校 完成返校时长限定在2 天以内。二、返校后正常教育教学阶段原则: 最大限度分散,化解传播风险。措施:“两个结合”实现错时错峰。(一)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有机结合。核心时间指课堂讲授时间,弹性时间指自习辅导时间。为消除非寄宿制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学生高密度聚集的现象,建议各学校根据年级位置布局或分高低两个年级段, 确定不同上课时间, 至少间隔 30 分钟,通过调节弹性时间,实行“先来的先走、后来的后走” ,保证线上辅导的前提下,居家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这样也可以2实现不同年级课间的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