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分析.ppt

举报
资源描述
欢迎学习《电工技术》,1. 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为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2. 学习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及 安全用电方法,培养工作技能。 3. 学习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技术。 4. 通过实验, 学习各种实验室常规电子仪器 的使用方法, 锻炼电工方面的动手能力。,1.1 电路中的物理量 1.2 电路元件,1.3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互换,1.1 电路中的物理量,,,电路中物理量的正方向,物理量的正方向:,,物理量的实际正方向,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_,物理量正方向的表示方法,电压的正方向箭头和正负号是等价的,只用其中之一.,电路分析中的假设正方向(参考方向),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电流方向 AB?,电流方向 BA?,U1,A,B,,,,,,,,,,,,,,,,,R,U2,IR,,,,,(1) 在解题前先设定一个正方向,作为参考方向;,解决方法,(3) 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实际方向: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一致;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2) 根据电路的定律、定理,列出物理量间相互关 系的代数表达式;,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欧姆定律的写法,I与U的方向一致,U = IR,,I与U的方向相反,U = – IR,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电功率的写法,功率的概念: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 U ,流入此 部分电路的电流为 I, 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电压电流正方向一致,规定正方向的情况下电功率的写法,电压电流正方向相反,P = –UI,吸收功率或消耗功率(起负载作用),若 P  0,输出功率(起电源作用),若 P  0,电阻消耗功率肯定为正,电源的功率可能为正(吸收功率),也可能为负(输出功率),功率有正负,电源的功率,P = UI,P = –UI,电压电流正方向不一致,电压电流正方向一致,,含源网络的功率,当 计算的 P > 0 时, 则说明 U、I 的实际方向一致,此部分电路消耗电功率,为负载。,所以,从 P 的 + 或 - 可以区分器件的性质, 或是电源,或是负载。,结 论,在进行功率计算时,如果假设 U、I 正方向一致。,当计算的 P < 0 时, 则说明 U、I 的实际方向相反,此部分电路发出电功率,为电源。,伏 - 安 特性,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一) 无源元件,1.2 电路元件,2.电感 L:,(单位:H, mH, H),单位电流产生的磁链,电感中电流、电压的关系,3.电容 C,单位电压下存储的电荷,(单位:F, F, pF),,电容符号,有极性,无极性,电容上电流、电压的关系,无源元件小结,理想元件的特性 (u 与 i 的关系),,,,,,L,C,R,,U为直流电压时,以上电路等效为,注意 L、C 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1.电压源,(二) 有源元件,主要讲有源元件中的两种电源:电压源和电流源。,理想电压源 (恒压源),特点:(1)无论负载电阻如何变化,输出电 压不变 (2)电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输出功率 可以无穷大,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设: U=10V,当R1 、R2 同时接入时: I=10A,例,RS越大 斜率越大,电压源模型,,伏安特性,U = US – IRS,当RS = 0 时,电压源模型就变成恒压源模型,由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组成,RS称为电源的内阻或输出电阻,,理想电流源 (恒流源),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 流源电流 IS;,(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2. 电流源,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设: IS=1 A,,电流源模型,I = IS – Uab / RS,由理想电流源并联一个电阻组成,当 内阻RS =  时,电流源模型就变成恒流源模型,恒压源与恒流源特性比较,Uab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 外电路负载对 Uab 无影响。,I 的大小、方向均为恒定, 外电路负载对 I 无影响。,输出电流 I 可变 ----- I 的大小、方向均 由外电路决定,端电压Uab 可变 ----- Uab 的大小、方向 均由外电路决定,1.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等效互换的条件:当接有同样的负载时, 对外的电压电流相等。,I = I ' Uab = Uab',,即:,等效互换公式,,,Uab = U – IRS,U = ISRS´,RS = RS´,,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互换举例,5A,10V / 2 = 5A,2,5A  2 = 10V,IS = U / RS,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IS = US / RS RS ´ = RS,注意转换前后 US 与 Is 的方向,(2),,,,(4),进行电路计算时,恒压源串电阻和恒电流源并电阻两者之间均可等效变换。RS和 RS'不一定是电源内阻。,,应 用 举 例,,(接上页),,,,,,,R1,,,,,,,,,,R3,,,,,,,,,,,,Is,,,,R2,R5,R4,,,,,I3,,,,,,,,I1,,,,,,I,,,,,,,,,,,,,(接上页),,,,,,,,,,,,,,,,,,IS,,,,R5,R4,,,,,,,,,I,R1//R2//R3,I1+I3,,,,,,代入数值计算,已知:U1=12V, U3=16V, R1=2, R2=4, R3=4, R4=4, R5=5, IS=3A 解得:I= – 0.2A (负号表示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I4 =IS+I=3 +(-0.2)=2.8A,UR4 = I4 R4 =2.8×4=11.2V,P = I UR4 =(-0.2) × 11.2= - 2.24W 负号表示输出功率,R4=4 IS=3A I= – 0.2A,PIS= - 33.6W,,,,,,,,,,,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第2讲,,1.6 节点电位法 1.7 迭加定理 1.8 等效电源定理 (1)戴维南定理 (2)诺顿定理 1.9 电阻网络的Y-转换 (星-三角转换),1.4基尔霍夫定律 1.5 支路电流法,1.4 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定律,电压定律),用来描述电路中各部分电压或各部分电流间的关系,其中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两个定律。,名词注释:,,支路:共3条,回路:共3个,节点:a、 b (共2个),例,,,,,例,支路:共 ?条,回路:共 ?个,节点:共 ?个,6条,4个,独立回路:?个,3个,有几个网眼就有几个独立回路,(一) 电流定律,对任何节点,在任一瞬间,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由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或者说,在任一瞬间,一个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为 0。,克氏电流定律的依据:电流的连续性,例,或:,流入为正 流出为负,电流定律还可以扩展到电路的任意封闭面。,I1+I2=I3,,I=0,电流定律的扩展,I=?,,广义节点,(二) 电压定律,对电路中的任一回路,沿任意循行方向转一周,其电位降等于电位升。或,电压的代数和为 0。,例如: 回路#1,即:,,对回路#2:,对回路#3:,第3个方程不独立,电位降为正 电位升为负,,,关于独立方程式的讨论,问题的提出:在用克氏电流定律或电压定律列方程时,究竟可以列出多少个独立的方程?,分析以下电路中应列几个电流方程?几个 电压方程?,克氏电流方程:,节点a:,节点b:,独立方程只有 1 个,克氏电压方程:,独立方程只有 2 个,,设:电路中有N个节点,B个支路,N=2、B=3,小 结,,未知数:各支路电流,解题思路:根据克氏定律,列节点电流 和回路电压方程,然后联立求解。,解题步骤:,1. 对每一支路假设一未 知电流(I1--I6),4. 解联立方程组,例1,节点a:,列电流方程,节点c:,节点b:,节点d:,b,a,c,d,(取其中三个方程),列电压方程,b,a,c,d,,,结果可能有正负,是否能少列 一个方程?,N=4 B=6,,,R6,a,I3s,I3,例2,电流方程,支路电流未知数共5个,I3为已知:,支路中含有恒流源的情况,,电压方程:,,此方程不要,支路电流法小结,,,,,,,解题步骤,结论与引申,1,2,对每一支路假设 一未知电流,1. 假设未知数时,正方向可任意选择。,对每个节点有,1. 未知数=B,,4,解联立方程组,根据未知数的正负决定电流的实际方向。,3,列电流方程:,列电压方程:,2. 原则上,有B个支路就设B个未知数。,(恒流源支路除外),例外?,(N-1),2. 独立回路的选择:,已有(N-1)个节点方程,,需补足 B -(N -1)个方程。,,一般按网孔选择,例: U1=140V, U2=90V R1=20, R2=5, R3=6 求: 各支路电流。,解法1:支路电流法,A节点: I1-I2-I3=0,回路1: I1 R1 +I3 R3 -U1 =0,回路2: I2R2 -I3 R3 +U2 =0,I1 - I2 - I3=0 20 I1 +6 I3 =140 5 I2 - 6 I3 = -90,I1 = 4A I2 = - 6A I3= 10A,负号表示与 设定方向相反,节点电位的概念:,,1.6 节点电位法,电位值是相对的,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其它各点的电位也将随之改变;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值是固定的,不会因参考点的不同而改变。,注意:电位和电压的区别,节点电位方程的推导过程,设:,,则:各支路电流分别用VA 表示为 :,,VA,将各支路电流代入A节点电流方程, 然后整理得:,将VA代入各电流方程,求出I1~I4,找出列节点电位方程的规律性,+IS1– IS2,串联在恒流源中的电阻不起作用,如果并联有恒流源支路,节点电位方程应如何写?,节点电位方程有何规律性?,A点节点电流方程: I1+I2-I3-I4+IS1-IS2=0,设VC=0 未知数有2个:VA和VB 需列2个独立的电位方程,例,步骤: 1. 列出A节点和B节点2个节点电流方程; 2. 列出5个支路的电流方程, 用VA和VB表示; 3. 将5个支路电流方程代入2个节点电流方程, 得到2个关于VA和VB的电位方程; 4. 解电位方程组, 得VA和VB; 5. 将VA和VB代入支路电流方程,得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位法求各支路电流,2个独立的电位方程如右,电位在电路中的表示法,,A,A,A点电位方程:,=2V,I1 =5A I2 =- 14/3A I3 =1/3A,例:,小结:,1.7 叠加原理,在多个电源同时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任意两点间的电压,都是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所得结果的代数和。,概念:,,+,叠加原理,“恒压源不起作用”或“令其等于0”,即是将此恒压源去掉,代之以导线连接。,例:用叠加原理求I2,B,已知:U1=12V, U2=7.2V, R1=2, R2=6, R3=3,解: I2´= I2"= I2 = I2´ + I2  =,根据叠加原理,I2 = I2´ + I2,1A,–1A,0A,例,用迭加原理求:I= ?,I'=2A,I"= -1A,I = I'+ I"= 1A,“恒流源不起作用”或“令其等于0”,即是将此恒流源去掉,使电路开路。,应用叠加定理要注意的问题,1.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电压、 电流的变化而改变)。,4. 迭加原理只能用于电压或电流的计算,不能用来 求功率,即功率不能叠加。如:,,,,,,,,,,,I3,R3,,,,名词解释:,无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没有电源,有源二端网络: 二端网络中含有电源,1.8 等效电源定理,,等效电源定理的概念,有源二端网络用电源模型替代,称为等效 电源定理。,(一) 戴维南定理,,注意:“等效”是指对端口外等效,即R两端 的电压和流过R电流不变,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电压源模型等效,该等效 电压源的电压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的开端电压;等效 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 的输入电阻。,等效电压源的内阻等于有源 二端网络相应无源二端网络 的输入电阻。(有源网络变 无源网络的原则是:电压源 短路,电流源断路),等效电压源的电压 (US )等于有源二端 网络的开端电压U ABO,有源 二端网络,,,,,R,,,,A,B,,,=RS,戴维南定理应用举例(之一),已知:R1=20 、 R2=30  R3=30 、 R4=20  U=10V 求:当 R5=10  时,I5=?,,等效电路,,第一步:求开端电压UABO,第二步:求输入电阻 RAB,,,戴维南定理应用举例(之二),求:UL=?,第一步:求开端电压UABO, UL=UABO =9V 对吗?,第二步: 求输入电阻 RAB,,等效电路,,第三步:求解未知电压U。,戴维南定理的证明,设Ux为A、B二点的开路电压,,,,根据叠加原理:,(二) 诺顿定理,等效电流源 Is 为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的短路电流,诺顿定理应用举例,,等效电路,已知:R1=20 、 R2=30  R3=30 、 R4=20  U=10V 求:当 R5=10  时,I5=?,第一步:求输入电阻RS。,,,R5,,I5,,,,R1,R3,+,_,,,,,,,,,,,,,,R2,R4,U,R1 // R3=20//30=12 R2 // R4=30//20=12 令VD=0,则VC=10V VA=VB=5V,,第三步:求解未知电流 I5。,1.9 电阻网络的Y-转换(星-三角转换),,求简单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的方法即可求出。如前例:,求某些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时,用串、并联的方法则不行。如下图:,如何求RAB?,,,,电阻网络的Y-转换(星-三角转换),,三角形 形,星形 Y形,互相转换,据此可推出两者的关系,,0.4 ,2,0.5 ,RAB,RAB =2+(0.4+1.6)//(0.5+2.5) =2+2//3 =3.2 ,例: Y- 等效变换,当 r1 = r2 = r3 =r , R12 = R23 =R31 =R 时:,三电阻相等,电路分析方法小结,电路分析方法共讲了以下几种:,1.支路电流法 2.两种电源等效互换 3.节点电位法 4.迭加原理 5.等效电源定理,戴维南定理 诺顿定理,,,例: U1=140V, U2=90V R1=20, R2=5, R3=6 求: 电流I3 。,解法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直流电路习题课,例1:,如图所示有源二端网络,用内阻为50k的电压表测出开路电压值是30V,换用内阻为100k 的电压表测得开路电压为50V,求该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解: US =(30/50) RS +30 US =(50/100) RS +50,,RS =200 k US =150V,以下电路用什么方法求解最方便,?,I4=(18-6)/3=4A,I5=(6-0)/3=2A,+6V,+18V,I6=(0-18)/3= -6A,I1=(8-18)/2= -5A,I2=(-5)+(-6)-4= -15A,I3=(-15)+4 -2= -13A,例2:,,(1)和( 2)联立求解得:,用叠加原理,例3:,例4:求I1 、 I2之值。,采用叠加原理,,,使所有恒流源不起作用,,I1 ´ = I2 ´=,0 A,采用叠加原理,使所有恒压源不起作用,A,D,B,C,I1=1A,I2= – 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文客久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程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