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2025 规划成都市科技局2016 年 1 月- 2 -目 录一、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形势 .- 4 -(一)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 4 -(二)创新型城市是成都转型跨越的战略选择 .- 4 -(三)创新型城市是成都面向未来的重大机遇 .- 5 -(四)创新型城市建设成都已具备坚实基础 .- 5 -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 6 -(一)总体要求 .- 6 -(二)发展目标 .- 7 -三、总体布局 .- 8 -四、主要任务 .- 10 -(一)汇聚创新创业人才 .- 11 -(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11 -(三)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
2、 11 -(四)夯实创新创业基础 .- 12 -(五)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 12 -五、重大工程 .- 13 - 3 -(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工程 .- 13 -(二)成都科学城先导工程 .- 15 -(三)一流研发能力建设工程 .- 16 -(四)创新创业人才汇聚工程 .19(五)创业天府圆梦工程 .21(六)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 .23(七)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工程 .24(八)科技金融创新工程 .26(九)知识产权强市工程 .27(十)制度创新保障工程 .28六、保障措施 .30(一)加强组织领导 .30(二)改革创新投入 .30(三)健全协作机制 .31(四)增强空间承载 .31(五
3、)强化督查考评 .31- 4 -未来十年,是成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台阶的关键时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成都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规划。一、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形势(一)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新型城市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在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竞争体系中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 1。其共同特征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一定的人口规模,拥有国际化的交通枢纽和
4、较强的全球经济联系,依托一流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汇聚大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拥有全球领先、特色鲜明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等,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二)创新型城市是成都转型跨越的战略选择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蕴含世界发展重大机遇,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都在前瞻部署科技创新战略,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近年来,成都经济总量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实现较快增长,2014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人均1目前,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已进入创新型城市的高级阶段,成为驱动世界创新发展的核心城市。特拉维夫、新加坡、爱丁堡、班加罗尔、深圳等新兴城市已进入创新型城市之列,成为支撑区域、国家
5、发展的重要力量。- 5 -GDP 超过 7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但同时,成都的投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资源短缺、生态赤字和人口老龄化等硬约束逐步增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消耗、要素投入和低成本比较优势的模式已难以持续,迫切需要转换到主要依靠知识、人才等要素为主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上来,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创新型城市是成都面向未来的重大机遇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和国家“ 一路一 带” 、长 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必将走向世界舞台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与合
6、作。同时,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四川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四川省依托成德绵获批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面临国内多重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四)创新型城市建设成都已具备坚实基础成都是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四川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成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创新创业资源要素加快聚集;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前列,拥有众多国家重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
7、 6 -科教资源富集,学科优势突出,创新产出全国先进;产业发展基础中西部领先,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软件及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位居同类城市前列;创新创业环境国内一流,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创新创业载体体系初步构建,金融支撑创新显著增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虽然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多重机遇和具备一定基础,但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成都还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缺乏、企业创新活力不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
8、全新起点上,成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创新发展。二、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和省委 “三大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 围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目标定位,大力实施“改- 7 -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坚持市场导向、创业引领、人才为先、协同创
9、新的原则,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配置创新资源,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统筹技术、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和创造潜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二)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152017 年。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创业 天府” 行动计划,大众 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活跃, “创业 之城、圆 梦之都,成都创业、 创业都成” 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成为全国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地,初步建成国
10、家创新型城市。第二阶段:20182020 年。创新型城市重大工程取得进展,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成为中西部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全国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建成中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城市,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第三阶段:20212025 年。创新型城市重大工程全面深化,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政策、更加灵活的开放合作模式,有效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成为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新高地和全- 8 -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表 1 成都创新型城市 2025 主要发展目标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14 年 201
11、7 年 2020 年 2025 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21* 4.0 4.5 5.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7 1.0 1.2 1.5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 1.9 2.0 2.2 2.5创新投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 14.5 15.0 16.0 18.0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439 1700 2000 2500规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 10.34 14.5 21.0 35.0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个) 67 75 80 90创新能力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万平方米) 280 1000
12、1500 30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70019 85000 115300 19310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6553.9 9500 14000 2500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数(件/万人) 10.3 18 25 35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6.2* 30.0 38.0 45.0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11.2* 17.0 20.0 28.0创新效益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 7.5 9.0 10.5 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58 63 70 75总收入超过 100 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家) 12 15 20 30涉外专
13、利受理量(件) 238 600 1000 3000创新影响力国际航线数(条) 35 40 50 65带*号的是数据为 2013 年数据三、总体布局依托全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着力打造具有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水平高起点- 9 -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占优、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努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全域成都“一区一城多点” 的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建设具有西部高端优势、全国领先优势、全球比较优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若干创新发展区域平台,培育壮大若干经济区域,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竞相发展的经济发展
14、新局面(如图 1 所示)。图 1 成 都 创 新 型 城 市 2025“一 区 一 城 多 点 ”空 间 分 布 示 意 图一是推动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先发展。发挥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品牌和先行先试优势,着力推进一区多园、产城一体发展战略,延伸示范区辐射范围,率先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世- 10 -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二是推动成都科学城突破发展。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发展理念,围绕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目标,高水平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加快培育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新优势,重点
15、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高端产业,打造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之城、创新之城、宜业之城、生态之城,引领区域创新发展。三是推进“多点” 竞相 发展。按照典型示范、分 类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发挥区(市)县主体作用,深化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以全域“3+N”产业园区为重点,以重点区域、创新园区、产业基地、创新平台、优势产业为支撑,加快形成层级分明、各具特色、互补衔接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四、主要任务成都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全面创新改革为统揽,增强创新人才支撑为核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为关键,产业高端发展为重点,提升创新基础能力为保障,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依托,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