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2,一、标本采集的原则,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区别取材 无菌操作 妥善处理 及时送检,3,1、直接涂片镜检: 形态和染色性上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镜检后有助于初步诊断。 如:痰中查抗酸性杆菌,脓液中找G+葡萄串状球菌等等。,二、致病菌检查程序,4,5,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学诊断的金标准,是最可靠的传统诊断技术。原则上所有标本均应作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后进一步鉴定,根据不同要求选用不同培养基。 分离培养比直接涂片镜检阳性率高,但需时较久;大多细菌1624h,结核杆菌需48W。,2、分离培养:,6,7,3、生化试验:,是鉴定细菌的重要方法之一 针对一个菌落或纯培养物进行鉴定,Sugar Fermentation,H2S Test,VITEK细菌自动鉴定系统,8,用含有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中或分离培养物中未知的细菌,以确定致病菌的种或型; 是临床细菌性疾病诊断和病原菌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4、抗原检查:,9,常用有玻片凝集试验,简单易行且特异性强。尚有免疫荧光、酶免疫、协同凝集、乳胶凝集等试验,优点:快速、灵敏且不受抗生素等药物影响。,10,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