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柯(约前372年约前289年),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是鲁三桓孟孙氏之后,幼年丧父,孟母在对孟子的教育上倾注了很多心血,留下了“孟母三迁”、“断织劝学”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对孟子今后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孟母三迁后居于学宫旁,使少年孟子对周朝礼制产生了兴趣,后师从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治儒术之道,学六艺,终成大儒之名。在四十岁左右,面对战国中后期诸侯争战造成的乱局,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气概走上了平治天下、游说诸侯之路,一生游历邹、任、齐、宋、滕、魏诸国。但在孟子所身处的时代,各个诸侯国都在谋求如何在频仍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大都重用法家与兵家的谋士,重战而轻民。孟子所宣扬他的仁政学说与王道思想被各国国君认为是在空谈大道理而缺乏实效,使他虽备受优待却不被重用。在六十岁左右,孟子终于失望地离开齐国不再出仕,回到家乡邹国教授弟子,并与弟子万章等人编定孟子七篇。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的游说活动、孟子与其他学者的辩论、孟子与弟子的对话以及孟子语录,包含了孟子的性善论、工夫论、义利之辨、民本、仁政、王道等思想,共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