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一烛之武退秦师出于左传。左传,在司马迁史记中叫作左氏春秋,在班固汉书中叫作左氏传,后来习称左传。特别标明“左”者,一是相传作者系左丘明,二是区别于公羊传和穀梁传。“传”,是对经典的注释。一般是注具体字句,不成文章,而左传插入春秋中的文字却可以独立成文。孔子编订的春秋是一部编年史,只是简略记事,一年只有几句话,一事少则一字,多则四十余字。客观实录,并不直接表明倾向,可是其中隐含的褒贬非同小可,据说可达到使“乱贼臣子惧”的程度。如入选古文观止第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在春秋中只有“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六个字,而穀梁传却演绎出丰富的褒贬: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