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总结 有效数字运用的弊病,归纳如下: 6.1 实验数据的初始计录,即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实验仪器的精度不一致。例如: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其性能只能保留小数点后第四位,即精确到万分位,往往不假思索地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五位即十万分位。又如,滴定管上读取的体积是18毫升时,应记录成18.00毫升,不要记录成18毫升或18.0毫升,这是一种不良习惯。 6.2在结果的表示中,出现一些不妥当的表示。例如,某物质的分析结果“0.540.023%”,此处应该是“0.540.02”。 6.3 常数的有效位数是根据需要而取,例如,可取3.14、3.1416、3.14159等,不能在计算式用了=3.142,而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有四、五位数的数值。 6.4 药物分析计算题中,条件的数据与答案(或要求的结果)在有效位数上不相适,例如,标准状态下,测得某气体为2.0升,换算成物质的量,习惯地用2.0升除以气体摩尔体积22.4 mol-1,即 =0.0893 mol,或更多位数,事实上此处答案应是0.089mol 6.5本来是二位或三位数的乘除计算,但用了对数或计算机做工具,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