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第3讲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DOC
《专题二第3讲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第3讲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DOC(7页珍藏版)》请在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搜索。
1、1专题二 第 3 讲 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 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秋七月,初税田”“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 B.C. D.2.董煨救荒活民书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贫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
2、足C.脆弱性 D.连续性3.战国初期,魏国李悝首倡“尽地力之教” ,实施平抑米价的平籴法,以免谷贱伤农;同时制定法经六篇,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故以盗法为法经首篇。材料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私有制开始确立,盗贼现象普遍B.小农经济脆弱,农民破产沦为盗贼C.商人不满平籴法,转而沦为盗贼D.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礼乐制度崩溃4.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5在研究性学习中,张一瀚同学搜集到一张被学者认定为春秋时期带有穿鼻环的青铜牛尊图片(如右图) ,此外他还从 论语中得知
3、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牛,字子耕。张一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时期牛作为重要畜力用于耕作B春秋时期青铜器皿造型取材广泛C春秋时期人们取名字已不拘小节2D春秋时期人们敬佩牛任劳任怨的精神6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体所有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7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古代中国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8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
4、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 ”以上材料表明 (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A BC D9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 不如法者,笞四十 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三等。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D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10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其一斑。一直到现在,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 ( )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
5、劳动者以此自卫3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C D11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唐朝 B元朝C明朝 D清朝12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百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C D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在 2011 年 1 月 14 日上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三项农业成果获得一等奖。阅读下列
6、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 别是农业生产领 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材料 2: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 ”注:铁搭是农具名,有 4 至 6 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材料 3:在 1819 世纪,农业飞 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爆炸需要日益增多的食品,于是人们便进行
7、集约耕作,甚至扩大耕种面 积。 这些变化往往来自荷 兰或英国,被称作“农业革命” ,然而这些改变并不像工业上的变化那么迅猛,所以称之 为 “农业变革”较为妥帖。田野上可以看见新的农业机器,出 现了蒸汽脱粒机。在英国,传统农民已经消失,从此土地由农业工人或小耕作者耕种。1850 年左右,将农民系于土地之上并迫使他 们耕种土地的封建制在西欧已基本上消4失由于农业产量的提高和运输业的发展,欧洲人口的食物得到改善,周期性缺粮情况越来越少,但发展并不均衡。农业变革使工业化更充满活力。 农业的盈余创造了资本, 资 本再次投入运输业与工业,促进了新技术在欧洲的传播。(1)依据材料 2 分析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
8、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6 分)(2)依据材料 3 概括说明 18 至 19 世纪欧洲发生“农业革命 ”的主要原因及对欧洲产生的影响。(8 分)(3)怎样理解材料 1 与材料 3 所述的农业领域中的“革命” ?(6 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大都在辽(南京)、金(中都)的基础上, 发展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城市功能及辐射能力空前增大。它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畅达四方的水 陆通道,不 仅沟通南北两大经济区,而且,往北连结上都、和林等地,往东北经辽阳与松辽平原连成一片,并进而联结欧亚, “东至于海,西逾于昆仑,南极交广,北抵穷发,舟 车所通,宝 货毕 来” 。白寿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文钱
下载 | 加入VIP,畅享折扣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古代 农业 手工业
![提示](https://www.wenke99.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528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