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

上传人:小陈 文档编号:5292847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聚乙炔的研究与制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乙炔的研究和制备一、 聚乙炔简介20世纪70年代前期,日本化学家白川英树用一种新的方法合成了黑色聚乙炔薄膜。一次,他的学生看错了配方,误加入成千倍催化剂,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合成了漂亮的银色薄膜,这是全反式聚乙炔薄膜。而同样在另一温度,合成的薄膜是铜色的,这是顺式聚乙炔薄膜。而白川英树也因此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自1974年聚乙炔被发现至今,导电高分子科学与技术已有了很大发展。由于聚乙炔掺杂后可以达到金属所具有的高电导性(103Scm-1 ),因此被称为“合成金属”,并成为人们竞相研究的导体材料。聚乙炔是最简单的聚炔烃,有顺式聚乙炔和反式聚乙炔两种立体异构体。下面是它们的结构简式。线型高分子量聚乙炔是不溶不熔,对氧敏感的结晶性高分子半导体,深色有金属光泽。顺式和反式聚乙炔的电导率分别为 10-9和10-5Scm-1,如用碘、溴等卤素或BF3、AsF3等路易斯酸渗杂后,其电导率率可提高到金属水平(约103 Scm-1),因此称为合成金属及高分子导体。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如TiCl4、TiCl3或Ti(OR)4与AlR3(R为烷基)组合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