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3891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 年 6 月目 录序 言一、湖北建筑业发展回顾 (1)(一)发展成就 (1)(二)主要问题 (5)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三、 “十三五” 时期主要任务 (10)(一)深化建筑业体制机制改革 (10)(二)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12)(三)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14)(四)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 (15)(五)完善建筑业发展体制机制 (18)(六)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20)(七)促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 (22)(八)积极开拓省外和国际市场 (24)四、保障措施

2、(25)(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 (25)(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26)(三)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26)序 言规划范围。根据省政府“三定” 方案以及省住房和城 乡建设厅“ 十三五 ”规划编 制工作安排,本规 划涵盖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工程造价等行业以及政府对建筑市场、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标准定额、建筑节能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进 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

3、发展、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和“ 一 带一路 ”建设,建筑 业发展面临重要的 历史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建筑业放管服改革,为加快推进行业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1719 号),对进 一步深化建筑业“放管服” 改革,加快 产业 升级,促进建筑业发 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于 2017 年 4 月 26 日印发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 。本规划旨在 贯彻落实上述两个文件,阐明“ 十三五” 时 期湖北建筑 业发 展战略意图,明确 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推进湖北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4、规划编制。本规划是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专项规划之一。编制工作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会同有关处室、单位共同编制。5 月 24 日,组织了专家论证。专家认为,该规划全面总结“十二五” 、精心谋划“十三五 ”,符合湖北建筑 业改革、 发展与管理实际。6 月16 日,经省住建厅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0湖北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一、湖北建筑业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支柱地位日益凸显。 “十二五” 期间,湖北建筑业抢抓“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下,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规模大

5、步迈上新台阶。2015 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1038.48 亿元、实现增加值 2040 亿元,分别是 2010 年的 2.6 倍和 2.1 倍。2011-2015 年,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幅达到 20%,增加值年均增长 19.86%,分别完成“十二五” 规 划目标的 157%、133%。总产值在全国排名由2010 年的第 7 位跃升至 2015 年的第 3 位,增加值占全省GDP 的比重始 终保持在 6.5%以上,企业总数由 7575 家发展到 1.2 万多家,从业人员保持在 230 万人以上。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6.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3.68%,工程监理企业

6、年营业收入增长 4.36%。优势企业发展迅速, “十大品牌”影响广泛。 “十二五”期间,全省特级总承包企业新增 5 家,达到 17 家;一级企业新增 257 家,达到 697 家;入选湖北省百强企业新增 9 家,达到 27 家。年产值过 200 亿元、100 亿元、50 亿元的企业分别达到 5 家、6 家、18 家,百亿元建筑企业群不断壮大,千亿元1企业崭露头角,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中建三局领军创新、武汉桥建、新洲建筑、钢构集群、孝感劳务、大冶古建、石首防水、黄冈窑炉、凌云幕墙、定向爆破在全国建筑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形成了湖北建筑业“十大品牌” 。我省建筑业外向度保持在全国前 5 位。充分发挥

7、我省建筑业企业门类齐全、央企实力强、抱团“走出去” 的优势,统 筹协调全省建筑业企业“ 走出去” ,企业海外承 揽工程项目形式更加丰富,投 资开发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明显增加,全省 110 多家企业在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业务,成功承揽了“中巴经济走廊”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升,工程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十二五” 期 间,一批大中型建筑企 业技 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在高难度、大体量、技术复杂的超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领域具备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设计建造能力,加快拓展地铁、桥梁、市政建设等高端市场领域,成功建设一大批设计理念先进、建造难度大、使用品质高的标志

8、性工程。建立健全了涵盖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测标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建筑业企业普遍加大科研投入,积极采用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围绕承包项目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大批专利、工法,取得丰硕成果。全省通过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的项目 102 个,评定出省级工法 616项,国家级工法 87 项,发布省级 QC 成果 553 项,其中国家2级 QC 成果 174 项。 实施“ 精品工程”战略,创中国建筑工程“鲁 班 奖”18 项、国家 优质工程奖 24 项 、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公共建筑、建筑幕墙 2011-2014 年) 奖 78

9、 项,省建设工程优质奖“楚天杯 ”奖 640 项、装饰工程“楚天杯”(2011-2014 年)奖 222 项。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建筑业的整合发展,建筑品质和建造效率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建筑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召开了全省建筑业发展大会。省住建厅组建了“ 湖北省建筑 产业战 略联盟” ,全产业链 合作、校企合作、银企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各级住建部门坚持扶优扶强,从资质审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重点企业培育力度;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工作调度会、情况通报会、现场办理会、立法调研会,谋划产业科学发展、解决行

10、业发展难题、搭建企业合作平台;大力支持企业走出省界国门,积极协调解决我省企业外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政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市场监管不断创新,诚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标后履约监管、市场检查实施导则、施工许可管理、 “黑名单” 制度、统一开放市 场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加强建筑市场执法人员培训,统一执法标准,持续开展全省建筑市场行为检查,实施市场、现场两场联动,3联合工商、质监、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开展建筑市场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加快诚信体系信息化建设步伐,

11、全省按照“统一规划、协同建设、分级负责、资源整合”的原则,建成了涵盖“ 四大数据库、七大环节、三级建筑市场”的一体化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与住建部中央数据库联网运行,建筑市场监管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质量管理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总体可控。 “十二五” 期间,扎实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落实工程建设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 “两书一牌 ”制度得到有效落实。2015 年,工程质量授权书、承诺书新开工项目签订率达 100%;新竣工项目永久性标牌设置率 100%,建立了信息档案制度。积极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试点,定期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不断健全质量安全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湖北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监督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和“三 项 建设 ”,建设工程安全生 产保持平 稳态势。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绿色环保取得实效。 “十二五” 期间,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建筑节能标准进一步完善。全省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805 万平方米,是“十二五” 规 划目 标的 1.34 倍。大型公共建筑 节能降耗提速,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可再生能源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