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5432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科 毕业 论文 (二零 届)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统计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摘要 : 近年来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 ,嘉兴 市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 时 ,生产性服务业还存 在一些问题 ,为此,应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 1979-2009 年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运用协整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

2、议。 关键词 :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造业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beteew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of Jiaxi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roducer services play a protruding role in urban ec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 jiaxing ,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3、producer services. Therefore, we should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for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

4、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1979-2009 added producer of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 jiaxing, Cointegration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productive service and manufacturing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problem is studied, and baseed on this we put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for develo

5、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of jiaxing. Keywords: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anufacturing 目 录 1 引言 . 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1.2 最新成果、动态及评述 . 2 2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 4 2.1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比重逐步提高 . 4 2.2 主要行业发展有所加快 . 4 2.3 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 . 6 2.4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 7 3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发展互

6、动发展的互动研究 . 8 3.1 研究方法及原理 . 8 3.1.1 序列的平稳性及其检验 . 8 3.1.2 协整理论 . 10 3.1.3 格兰杰定理 . 11 3.2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协整检验 . 11 3.2.1 ADF 单位根检验 . 11 3.2.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整检验 . 12 3.2.3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13 4 嘉兴 市生产性服务业对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14 5 结 论 . 15 6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7 参考文献 . 16 1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嘉兴服务业及

7、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有了较快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全市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我市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已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不够相称,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与省内各市的水平有差距。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本课题研究报告在加工整理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和进度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嘉兴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 抓住机遇, 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互动发展等提出一些举措。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许多的学术研究表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

8、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产业服务化理论”,认为制造业生产将变成“服务密集”,即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人因素,服务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进入生产领域,对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是在产品或其他服务的生产与提供过程 中作为中间投入而发挥作用的服务业,贯穿于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其在产品增值链中增值量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阶段所创造的增值量。由此,生产性服务已经形成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异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是工业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

9、集型的生产性服务则是产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和效率的关键。 1.2 最新成果、动态及评述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在有以下四种论述: 需求遵从论: “ 需求遵从论”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处于一种需求遵从地位, 即其通过对经济增长尤其是制造业扩张所引致的服务业需求来产生影响,因此服务业发展附属于制造业发展。根据陈宪、黄建峰的综述,持这种观点的国外学者2 有 Cohen & Zysman(1987) 、 Rowthorn & Ramaswamy(1999) 、 klodt(2000) 、 Guerrieri & Meliciani(2003)等。我

10、国学者张世贤认为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难以跨越“卡夫丁峡谷”。我国的现代化任重道远,我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所以我国应当进一步扩大工业投资,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他认为,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才能形成对于服务业的需求和市场,服务业才有可能获得高的要素投入回报。江小娟、李辉的研究指出,虽然过去 20 多年里服务业没有进入需要服务业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个判断显然也暗含着服务业发展是经济增长附属物的假设。刘培林、 宋湛 通过分析 2004 年经济普查数据发现 , 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从其内在属性上看, 是一个相对 “ 昂贵 ” 的产业, 因为其装备一

11、个劳动力所需的资产量比制造业多, 财务效应和经济效益比制造业差 , 而且进入这些服务 业的投资门槛不比制造业低。他们据此得出结论, 在我 国目前的国情之下 , 将大量资金投入生产性服务 业的机会成本大于投入制造业的机会成本。 供给主导论:“供给主导论”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 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 门。 PAPPAS & SHEEHAN(1998)、 ESWARAN & KOLWAL(2001)在各自论文中阐述了这一观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社会分工程度、延长产品的生产链条、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从而有

12、助于经济增长。就我国的实际情形来看,江小娟和李辉指出,我国服务 业发展滞后、效率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他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进行的一项调研表明,服务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和其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成为影响其在中国投资企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互动论:“互动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互动论背后的机理如下:随着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如贸易、金融、交通、社会服务等,会迅速增加。这将提高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反之,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 增长也要依靠制造业部门

13、中间投入的增加。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加深。佩恩指出,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已经卷入它们高度相关和补充的阶段。顾乃华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转型环境中,进一步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在经济转型期,除了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中间投入品发挥的对制造业的“外溢生产效应”外,也应该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的“外溢改革效应”。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一样,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在这个特殊的结算中,体制 改革相对滞后的服务业正承担起破除制造业体制改革“瓶颈”,减轻改革阵痛的功能,比如,生产性服务业的法杖可以为之

14、熬夜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一个合适的渠道,从而有利于解除3 制造业企业深化产权改革的瓶颈限制。 融合论:“融合论”是近年来才出现的观点。该观点认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周振华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关于上述四种论述生产性服务业同制造业之间关系的比较流行的观点,目前我国学术界总体看法是:“需求遵从论”和“供给主导论”都过于偏 激,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缺乏对问题全面、深入的剖析:“互动论”比较切合实际:“融合论”反映的是未来的产业演变趋势。 4 2 嘉兴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多年来,嘉兴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15、导,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金融服务业、商贸与物流业、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中介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极大地推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嘉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主要特征: 2.1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比重逐步提高 1995 2006 年 ,嘉兴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已从 29.89 亿元增 加 到 163.38 亿元,增长了 4.5 倍;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从 9.6%增加到 12.1%,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 ; 占服务业比重由 1995年的 37.9%提高 到 1997 年的 39%, 1997 年以后

16、几年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比重稳定在 35%左右, 2006年 比重 为 36.2%。 生产性服务业 机构、 从业人数 不断增加。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以下简称经普), 2004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活动单位 4.93 万个,比 2001 年增加 0.9 万个,其中法人单位 3130 个,增加964 个。全市 生 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数 由 2001 年的 10.45 万人增加到 2004 年的 12.91 万人,占服务业比重由 2001 年的 21.5%提高到 2006 年的 21.6%。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和高成长性等特点,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 生

17、产性服务业过于集中在一个 区域 ,难以满足全 市各地制造 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发展。 2.2 主要行业 发展 有所加快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几年,全市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六大战略”,积极转变发展 方式,努力化解要素制约,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包括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计算机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持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发展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体发展平稳。 2004 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经济活动单位

18、4.39 万个,比 2001 年增加 0.58 万个,其中法人单位 455个,比 2001 年增加 46 个。法人单位主要分布道路运输业( 214 个)、城市公共交通业( 31 个)、水上运输业( 39 个)、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 服务业( 135 个)、仓储业( 23 个)和邮政业( 13个)。全市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个体经营户 4.35 万户,比 2001 年增加 0.58 万个,其中道5 路运输业 2.94 万户,占三分之二强。从业人数由 2001 年的 6.89 万人 增加 到 2004 年的 7.47 万人,占服务业比重由 2001 年的 14.2%下降到 2004 年的 12.5

19、%。全行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27.93 亿元,总资产 121.31 亿元。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资产分别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14.4%和 5.6%。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增加值规模最大,该行业增加值由 2001 年的 31.37 亿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42.68 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由 2001 年的43.3%下降到 2004 年的 3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在 嘉兴 生产性服务业中仍居主导地位 。 信息与计算机软件业发展加快 。 信息业 规模 扩张明显 ,发展势头迅猛。 2004 年,全市信息与计算机软件业经济活动单位 18

20、88 个,比 2001 年增加 1009 个,其中法人单位 514 个,法人单位主要分布在电信业( 92 个)、计算机服务业( 382 个)和 软件业 ( 40 个 ) ,分别占 17.9%、 74.3%和7.8%。 个体经营户 1374 户,比 2001 年增加 1068 户。全行业 从业人数 6885 人,比 2001 年减少646 人,其中法人单位、个体经营户分别为 5137 人和 1748 人。从业人数比重占服务业比重由 2001年的 1.5%下降到 2004 年的 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 由 2001 年的 8.73 亿元增加 到 2004 年的 18.88

21、亿元 ,比重 由 2001 年的 12.1%上升到 2004 年的 15.6%。全行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26.83 亿元,总资产 38.62 亿元,分别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13.8%和 1.8%。 现代通信业发展加快 。 2006 年全 市邮政业务 2.52 亿元, 为 2001 年的 1.6 倍,电 信 业务收入44.82 亿元 , 为 2001 年的 2.5 倍 。城乡固定 电话 用户增至 184.33 万户 , 为 2001 年的 2 倍 。全市移动电话用户 314.68 万户, 为 2001 年 的 5 倍;国际 互联网络用户 42.53 万户, 为 2001 年的 3.1倍 。

22、金融保险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 金融业保持稳步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2004 年底,全市金融业法人单位 141 个,比 2001 年减少 107 个,产业活动单位 935 个。全行业从业人数 1.79 万人,比 2001 年增长 19.8%。金融业从业人数占 服务业比重 3%,与 2001 年持平。 2004 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166.04 亿元,贷款余额 877.36 亿元,分别比 2001 年增长 85.7%和 1.2 倍。全年金融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101.05 亿元,金融业总资产 1406 亿元,分别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51.9%和 65.3%。各类保险业发展加快,

23、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据 市 保 险行业协会 统计, 2006 年全市各类保险公司 26 个, 实现保费收入 30.75 亿元 ,比 2001 年增长 24.1%。证券市场交易进一步扩大。 2006 年全市证券累计成交 669.39 亿元,证券市值 51.04 亿元。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由 2001 年的 25.55 亿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47.99 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比重由 2001 年的 35.3%提高到 2004 年的 35.3%,金融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地位日趋增强。 商务 中介服务 业发展加快 。 商务中介服务业是 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必然产物 ,是联系和沟通政府与社会、政府

24、与企业的重要桥梁。 2004 年,全市 租赁商务服务业 经济活动单位 2532 个,比2001 年增加 1905 个,其中法人单位 1310 个,比 2001 年增加 683 个;从业人数由 2001 年的 0.616 万人 增加 到 2004 年的 1.88 万人,占 服务业 比重由 2001 年的 1.3%增加到 2004 年的 3.2%。各类商务 中介服务 业发展明显加快,其中各类法律服务业 73 个,从业人数 620 人;咨询和调查业 212个,从业人数 1838 人;广告业 151 个,从业人数 1097 人;知识产权服务 9 个,从业人数 19 人;职业中介服务态度 51 个,从业

25、人数 1209 人。全市 租赁商务服务业 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31.59 亿元,总资产 55.15 亿元,分别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16.2%和 25.6%。商务 中介服务 业加快发展 , 已逐步成为 我市 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力量, 并 成 为 维护 全市 经济秩序和推动 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科学技术 和地质业稳步发展 。 科学技术 和地质业稳步发展, R&D 产业较快发展。 2004 年,全市 科学技术 和地质业经济活动单位 889 个,比 2001 年增加 422 个,从业人数 1.07 万人,比 2001年增加 3559 人;从业人数据占服务业 比 重 由 2001 年的 1.5%上

26、升到 1.8%。 其中法人单位 710 个,比 2001 年增加 401 个;从业人数 1.02 万人,比 2001 年增加 4121 人。法人单位主要分布研究与发展( R&D)( 24 个)、专业技术服务业( 391 个)和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295 个),分别占法人单位比 重 3.4%、 55.1%和 41.5%。全市 科学技术 和地质业个体户 179 户,比 2001 年增加 21个,从业人数 425 人,比 2001 年减少 562 人。全市 科学技术 和地质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7.15 亿元,总资产 36.37 亿元,分别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比重 3.7%和 1.7%。 科技投入不

27、断增加,科技综合实力增强 。 2006 年,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达到 38.79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2.5 倍,科技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 GDP)比重 2.9%,提高 1.32 个百分点;用于研究与实验发展( R&D)经费支出 19.09 亿元,比 2002 年增 长 3.8 倍,占 GDP 比重 1.4%。科技产出不断增加。全市专利授权量 2339 件,比 2002 年增长 4.6 倍。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至年底,我市已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7 家,其中国家级基地 6 家,占全省 31.7%。 2.3 生产性 服务 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 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和占用

28、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产性 服务 业机构也不例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间效益有差距,但相对于第二产业、制造业而论,生产性 服务 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经普资料显示, 2004 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法人单位劳动生 产率 14 万元 /人,人均报酬 3.26 万元 /人,百元资本产出率 17.58 元,主营收入利税率 26.9%,除了人均报酬水平略低于服务业平均水平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服务业平均水平,这显示出生产性服务发展总体效益情况较好。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出平均近一倍,主营收入利税率高出平均近两倍。 从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劳动生产率最高,为 38.75 万元 /人,其次是金融业,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