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1 页 共 10 页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年级:初三 科目:语文 班级 姓名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19 个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 20 分)1. 请欣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选帖,完成(1)(2)题。(共 4 分)(1)颜真卿的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体), 其中“兆”字的第一笔是 。(A.点 B.撇)(2 分)(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
2、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对这幅字帖评价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字形扁方,左波右磔,蚕头燕尾;曲折方园,点画分明。B.大小参差,长短相配,错落有致,点画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C.字形偏修长,行笔于险劲之中寻求稳定,疏密聚散对比强烈。D.结体宽博,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已初显雄浑豪迈的书风。2.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1)-(3)题。(共 8 分)(1)京剧有许多内容都取材于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尤以“三国戏”居多。请判断属于“三国戏”的剧目有哪些,将答案记在答题纸的横线处。(3 分)A.定军山 B.捉放曹 C.夜奔 D.十字坡 E.借东风 (2)京剧单刀
3、会,表现的是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一位同学观看之后感慨很多,创作一幅对联,请根据三国演义的内容,请对联补充完整。(2 分)【上联】生蒲州,事豫州,守徐州,战 ,万古神州有赫;【下联】兄玄德,弟翼德,释 ,擒庞德,千秋圣德无双。(3)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传统京剧专场演出,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写的观后感。其中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2 页 共 10 页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还有两个错字。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 分)京剧已有 200 年历史,被称为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在观看的过程,演员们的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美仑美奂
4、,让我们不由得发出了由忠的赞叹。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结束时,掌声席卷了整个剧场,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精彩的背后是努力与坚持,为这些传统戏曲艺术家点赞!3. 默写(共 8 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堪陈“壮词”:既有“ ”的壮阔场面,也有“ , ”的战斗激烈场面,更有“ ”的悲壮情怀。(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 , ”这句话含蓄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意愿。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
5、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
6、目陈胜。选自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4.解释下列加字点的意义。(2 分)(1)度已失期 (2)楚人怜之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失期,法皆斩。6.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都积蓄着反抗的力量。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3 页 共 10 页7.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3 分)【
7、链接材料】(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选自贾谊过秦论【链接材料】的内容印证了上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对于起义形势的预测,陈胜的预测是“ ”。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节选的陈涉世家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而【链接材料】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 。(3 分)3、名著阅读(共 5 分)8.“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 107 次,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在儒家思想中“君子”是理想人格的化身。下面请从相关语录中选择一则,简要说出你的认识。(2 分)子曰: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9.三国演义中,豪杰并起,群雄争霸;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红岩中,被关押在渣滓洞和白公馆的革命志士们与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这几部作品中,你认为哪一个人物最符合“君子”之德,请结合名著中的具体情节
9、,加以说明。(3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26 分)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4 页 共 10 页(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 1012 题。(共 8 分)【材料一】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黎孟德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
10、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11、。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
12、,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小见店铺,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 12 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5 页 共
13、 10 页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材料二】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认为只有西洋画有透视,传统的中国画没有透视。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传统的中国画是有透视的,但它的透视方法与西洋画的透视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西洋画讲究焦点透视法,传统的中国画讲究散点透视法。所谓焦点透视法,就是严守一个特定的视点去表现景物,近大远小,呈放射状。散点透视法不拘泥于一个视点,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散点透视法,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传统
14、的中国画并不是不重焦点透视,它不过是在一幅画中根据需要采用多个焦点透视而已。这是传统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代确实没有系统的透视学,但对于科学的焦点透视法,也早有朴素的深刻认识。早于德国透视画家丢勒一千多年的六朝刘宋时期的宗炳,就曾写过一篇画山水叙,说明了透视学中按比例远近布置物景的法则。但中国画家多喜欢表现空间跨度大的山川江河,甚至想把整条长江都画到一幅画中,他们不满足于用一个焦点来束缚自己的视野,因此,中国画家多采用移动式、减距式、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来表现无限丰富的景象。所以,散点透视法也给画家带来了空间处理上的极大自由度。10. 两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
15、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扣人心弦( xun ) 揖( y )让 瞻前顾后B.扣人心弦( xin ) 揖( j )让 瞻前顾后C.扣人心弦( xin ) 揖( y )让 左顾右盼D.扣人心弦( xun ) 揖( j )让 左顾右盼11. 根据【材料二】,说说“散点透视法”的优势是什么?(2 分)12. 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具体说说“散点透视法”在这幅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4 分)(2)阅读河西走廊的月亮,回答 1315 题。(共 8 分)河西走廊的月亮(1)就这样升起来了,这千里河西走廊的月亮,这西北戈壁滩的月亮。(2)【甲】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
16、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全车的人都又惊又喜,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赞叹。司机把车停住了,于是大家纷纷跳下来,站在戈壁滩粗砺的石块上,看着月亮冉冉上升。(3)这一切都来得那样突然,似乎落日刚刚还衔在遥远的祁连山巅,接着,便是一阵短暂的黑暗。戈壁滩之夜不是缓缓来临的,而是猛然间,当一小片残阳被飞快地拽下,天地万物便深深地坠落于黑暗之中。【乙】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6 页 共 10 页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就在这时候,月亮升起来了。(4)我从没见过这样圆、这样大、
17、这样柔洁又跟人这样贴近的月亮。她仿佛近在咫尺,那份难以描摹的丰盈和难以形容的优雅简直就是美丽的极致。大家都动情地抬头注视着,连司机在内,一时都忘了自己的行旅。(5)圆月,一下把戈壁滩照得透亮,四周无遮无拦,没有一丝浮云,也没有一棵杂树,有的只是空旷。(6)这空旷,延展着时间和空间。从昨天到今天,几千年的故事,便是被这一片柔柔的月光照着,在卷轶浩瀚的史册里发出亮丽的光彩。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争,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一页又一页生动的历史,就在这月光下的空旷里轰轰烈烈地演出。在这空旷里,曾驰过霍去病的铁骑,将士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在月光下翻动着银色的波涛。那场与匈奴间的战事,使得这位年轻将军名垂千古。
18、就在这戈壁滩的美丽月夜,他将汉武帝御赐的美酒,倾于泉中与三军将士共饮,从而写尽了一个大将的豪情与风流。酒泉也因此得名。当霍去病高高擎起酒杯,那杯中一半是清泉,一半便是皎洁的月光。(7)在这空旷里,曾走过左宗棠西征的大军。月光洒在连亘百里的营帐上,洒在路边湖湘子弟新栽的杨柳枝上,也洒在这位 64 岁的爱国老将不平静的心田里。在清廷“海防”和“塞防”之争中,他坚持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统一的主张,最终获得胜利。如今,他要将朝策付诸军事行动。千里河西走廊,正是他这首煌煌战争之歌的长长的前奏曲,使他得以利用行军的间隙,梳理一番纷繁的头绪。多少军情,多少家书,便是蘸着帐前的月光写就。(8)在这空旷里,还曾经
19、经过红军西路军伤痕累累的队伍。雪山、草地乃至四川军阀的猛烈炮火,都未能挡住这支队伍的犀利锋芒。然而,一道河西走廊,却导演了一出悲剧。红四方面军的战旗就在惨白的月光下被子弹撕成了碎片。也许,正是这毁灭前的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长留在幸存者的脑海中,使他们久久地反思着这页沉重得难以翻开的历史。(9)自然,这空旷里也奔过张骞凄惶的羸马,也碾过林则徐悲愤的囚车;自然,这空旷里还回荡过班超投笔从戎的誓言,还踯躅过玄奘西行取经的身影还有那绵延不绝的东来西往的商旅驼队,将一条两千多里的戈壁长廊,踏出了一首首慷慨悲壮的阳关曲。(10)这一个个被史笔庄重地记载或因为平凡而被忽略不计的众多人物,却都在命运的驱使下,
20、以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方式,走过长长的河西走廊。(11)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漫长的驼路上,绝非只有空旷;这便是河西走廊,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滩上,绝非只有寂寞。(12)战争的狼烟与和平的驼队,苦难的历程与热诚的求索都在这里频繁地发生和发展。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煌通道。从此,多少男儿的豪情,多少男儿的热血,多少男儿的希望,都与这空旷的土地联系在一起。(13)于是,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样美丽的月亮,偏偏垂青这块荒凉之地,即使是南方的湿润、富庶和繁华,也无法使她动心。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7 页 共 10 页(14)此刻,月亮充满柔情地注视着
21、这又干又冷的戈壁滩,用她光洁的玉臂抚摸着荒芜,抚摸着粗砺,抚摸着苍凉,也抚摸着我们这群不期而遇的旅人的心情。(15)于是我们继续西行。 1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情节梳理。(2 分)(1)作者在河西走廊戈壁滩欣赏月亮(2) (3)领悟到美丽的月亮为何垂青这块荒凉之地(4) 14.请在【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语言赏析。(3 分)【甲】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灿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乙】车灯打开了,孤独而微弱的光柱不断被夜色大口大口地吞噬,吞得大家的心里都有些发慌。15.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几千年的时间,拓就了中华民族一条西行的辉
22、煌通道。”的理解。(3 分)(三)议论文阅读(10 分)(1)常见有类似消息说“超九成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自己的榜样和偶像”“某某明星吸引众多粉丝围堵机场”,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哀叹。和父辈们普遍崇拜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相比,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知道该向谁看齐,只被演艺和商业明星的光环晃得头晕目眩、不可自拔。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是沦为精神空虚、拜金主义、娱乐至死、幻想“一夜成名”的代名词了吗?(2)我不服,我想你也不服。“偶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虚幻”“盲目”的意义,容易误导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怎能混为一谈?(3)况
23、且,当下中国虽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 4.4 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29 岁北大女博士娄滔不幸患渐冻症,她最后的愿望是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80 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 后特警张劼为保护居民楼 200 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4)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更容易失去坐标。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最朴素、最纯真的希冀,都曾在
24、火热的年华里热血沸腾,都渴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但是,当历史进入这个大发展、大繁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8 页 共 10 页荣、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方式、人生追求也呈现多元化,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起来。(5)我看过的最简单却令人感动的榜样故事,是一张照片,武警站得笔直排队等候上地铁,后面一小男孩,也把两手放在裤子两侧立正站好。我钦佩你,就去学习你。(6)我听过的最令我心痛的“榜样故事”,是一位才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被问到长大想做什么的时候,回答说,想当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7)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
25、的榜样?(8)明星可以吗?如果他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不是给粉丝一面、背地一面的“戏精”,当然值得褒扬。(9)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 51 岁的父亲和他 19 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10) ?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失败不可怕,拼过就值得!(11)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
26、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12)“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你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 20 岁、30 岁还是 50 岁、60 岁;愿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英雄”。(13)十九大开幕会之后,网友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组数字:64 岁,210 分钟,32000 字,全程站立无休息总书记尚且如此,我辈青年何如? (2017 年 10
27、月 21 日人民日报)16.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3 分)17.阅读第(10)段,根据内容,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1 分)18.简要分析本文(4)-(6)段的论证过程。(3 分)19.文章论述的事理引人深思,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文章给予你的启示。(3 分)五、作文(共 40 分)题目一:河西走廊的月亮一文,作者记叙了途经河西走廊的那晚看到月亮的一段经历,由月及人,为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会有曾经触及心底的瞬间、或者是难以忘怀的某人某事请以我记忆中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陈涉世家隆中对,这两篇文章都是人物传记的节选,八年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
2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9 页 共 10 页级(下)我们还阅读了名人传,相信同学们对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尝试为名著中的某个人物立传,题目自拟。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作文。2.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答案1、基础运用(共 20 分)1. (共 4 分)(1)楷 B (每空 1 分) (2)D(2 分)2. (共 8 分)(1)A B E(3 分)(2)荆州 孟德(2 分)(3)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改为 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仑 改为 轮 忠 改为 衷 (3 分)3.
29、默写(共 8 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可怜白发生(3)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二、文言文阅读(9 分)4.(2 分) (1)估计 (2)爱戴5.(2 分)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该被斩首。6.(2 分) C7.(3 分)宜多应者 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一点 1 分)三、名著阅读(共 5 分)8.(2 分)略(评分标准,对一则的理解不必面面俱到,能抓住关键语言 1 分,理解 1 分)9.(3 分)略(评分标准,举出符合“君子”之德的名著人物 1 分,指明符合君子之德的哪一点 1 分,结合具体情节说明 1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
30、26 分)(一)阅读两则材料,完成问题。(共 8 分)10.(2 分)C11.(2 分)可以比较充分地表现空间跨度比较大的景物的方方面面;也给画家带来了空间处理上的极大自由度。(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北京八中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第 10 页 共 10 页12.(4 分)散点透视法不拘泥于一个视点,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用多视点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清明上河图的开端是郊外,表现了农夫、行旅、扫墓等人的形态,画面渐进,表现了汴河中的船只、纤夫的样子,画面再展,表现了
31、拱桥上下的人物、店铺等,还有城门道路等不同的景象。画家的观察点是移动的,所见景物都处理成平列的同等大小的景物,每个点都给予了详尽的表现。(评分标准:解释“散点透视”1 分,具体说明清明上河图每个点的景物 1 分,用“散点透视”法解释画面 2 分。)(二)河西走廊的月亮,回答 1315 题。(共 8 分)13. (2 分)由月亮联想到与河西走廊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我们继续西行14. (3 分)【甲】示例:这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河西走廊的月亮赋予人的特点,“贴着”“灿然一笑”,写出月亮与人的亲近,以及降临的突然,表现了旅途中的人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乙】示例:这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口大
32、口地吞噬”写出了车灯的光柱在茫茫夜色中的微弱与孤单,烘托了当时黑暗来临之前,旅人们不安的心境。(评分标准:能分析句子所用手法或抓住关键词语 1 分,分析内容 1 分,句中表达情感或感受 1 分)15. (3 分)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多少像左宗棠、红军西路军这样豪情满怀的热血男儿,在河西走廊上留下求索的足迹,使河西走廊成为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并造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评分标准:能联系前文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2 分,河西走廊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1 分。)(3)议论文阅读(10 分)16.(3 分)作者引了很多人特别是孩子将娱乐明星当作榜样的消息,指出如今年轻人不知向谁看齐;并通过反问引发读者深思;并引出下文年轻人该以怎样的人做榜样这一问题的论述。(每点 1 分)17.(1 分)“失败者”可以吗?(引号可加,可不加)18.(3 分)作者首先指出每一代年轻人都热血沸腾,但在当代,对榜样的看法也变得多元;接着作者运用例证法,举了小男孩向武警学习、一年级小朋友长大想当贪官的例子,进行对比认证;最后得出“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的结论。(每层要点 1 分)19.(3 分)略。(评分标准:谈出对于“榜样”的理解 1 分,可以是身边人,也可以是具有正能量的公众人物;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2 分。)五、写作(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