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嘉兴市建筑业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前言部分 (一 )目的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业产值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 (GDP)比重平均为 3 1 0 1。我国建筑业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式下(从 1978 年至 2005年,我国经济保持了 9.3以上的平均增长率水平,已经持续了 27 年的高速增长)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在 90 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政府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明显。到 2004年末,建筑业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 6 3 ,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推进,我国建筑业
2、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研究我国建筑业的竞争力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何合理地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 ,以便为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建筑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提升我国建筑业竞争力的建议。 (二)概念简介 建筑业概念 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之分。狭义“建筑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我国传统的建筑业概念即指建筑施工业。广义“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 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
3、介服务等。狭义“建筑业”的局限性在于割裂了建筑业真实的、有机统一的经济活动空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代表了建筑业真实完整的活动空间,透视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一国的某一产业在占有现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基础上,比其他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综合能力。对于某一行业的 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不同的侧重。有的是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有的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但是对于产业的长期发展研究,目前更多的是从如何培育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进行分析,这也是研究产业经济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而对于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国内
4、研究较少,更多的是从微观的层面研究企业的发展竞争力。 (三)综述范围 本文将主要论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已有的建筑业竞争力评价内容和已有的建筑业竞争力研究方法、研究模型,并对它们做出总结评价从而给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对嘉兴市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 二、主题部分 ( 一) 研究背景 2 建筑产业是集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与一身的产业,在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004 年全球建筑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 4万亿美元。 19992005年,全球建筑市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5.2%;据美国标准普尔公司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建筑业仍将保持 5.1%的年均增长速度,
5、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达 7%,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 4.8%,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实施主体,固定资产投资活动 有 60-70%是由建筑业来完成的。建筑业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还以其建筑业活动本身的消费需求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环节的运动。在国民经济总循环中,建筑业活动无论从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贡献率不断增强。 建筑业为 我国 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 来,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重一直呈现出稳定发展
6、的趋势,据统计约完成增加值15 万亿元;实现利润 11247 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于 2010 年 2 月 25 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 示, 2009 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75864亿元;实现利润 2663 亿元;实现增加值 22333 亿元,比上年增加 18.2%,约占 GDP 的6.7%,达到历史新高。我国通过实施 “ 走出去 ” 战略,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009年,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约为 1989 年的 60倍和 46倍,年均增长率约在 21%和 24%以上。 (二)建筑业介绍及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建筑业产业的界定 建筑业概念有“
7、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之分。狭义“建筑业”主要指建筑产品的生产(即施工)活动,我国传统的建筑业概念即指建筑施 工业。广义“建筑业”则涵盖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以及与建筑生产有关的所有服务内容,包括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材料与成品及半成品的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咨询和中介服务等。狭义“建筑业”的局限性在于割裂了建筑业真实的、有机统一的经济活动空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广义“建筑业”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代表了建筑业真实完整的活动空间,透视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2.建筑业的分类 按照目前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建筑业可进一步细分为房屋及土木工程
8、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 装饰业、其他建筑业四个大类,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又可细分为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水利和港口工程建筑、工矿工程建筑、架线和管道工程建筑、其他土木工程建筑等 5个子类别。 3建筑业产业地位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实施主体,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有 60-70%是由建筑业来完成的。建筑业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的同时,还以其建筑业活动本身的消费需求间接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环节的运动。在国民经济总循环中,建筑业活动无论从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对经济发 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贡献率不断增强。 建筑业 同时可以
9、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建筑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它与国民经济系统中多个部门相关。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也就带动了建材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 来,建筑业为全社会各个物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消耗钢材、木材、水泥、玻璃、五金等 50多个行业、 2000 多个品种、30000多种规格的产品,对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具有强大的波及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能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促进其他产业部门更大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我国建筑业的 完全消耗系数大约为 2,即每增加 1元的建筑业产出,需要消耗其他部门的产出约 2元,可使社会总产出增加约 3元。以江苏省为例,
10、 2009年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 GDP的 16%,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约占全省 GDP的 40%3。 4.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0 评价建筑业竞争力应含有如下指标 : 经济效益 :建筑业总产值高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劳动生产率位居各部门前列 ,对全市国民经济贡献率较大。增加值高 ,经济效益显著 ,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 7.5%以上。 社会效益 :社会贡献率大 ,环保措施好 ,就业人员多 ,占总人口一定比例 ,职工的队伍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 :市场占有率高 ,市场结构合理 ,管理规范 ,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建筑业管理体系 ;国际、国内市场营业额较大 ,竞争力强。
11、 企业情况 :建筑业企业多 ,集约化优势明显 ;企业结构合理、资本雄厚、管理和技术先进、人才齐备 ;国内、国际知名的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较多 ;建筑业门类比较齐全 ,主业优势明显 ;获奖项目多 (鲁班奖、部优、省优 )。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信息技术运用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三) 建筑业 竞争力评价的内容 邢艳芳等人( 2000)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特点,在分析了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基础上给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4。 李启明等人( 2003)建立了适合现阶段中国建
12、筑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借鉴 IMD 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的评价方法 ,提出了新的竞争力评价方法 固定权重排序法。他们运用此评价方法和其建立的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大型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模拟评价 5。 张惠远( 2000)把握中国建筑业产业内部环境,从国际竞争角度判定建筑业价值系 统能力结构的整体水平,在阐述有关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建筑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6。 贡晟珉和成虎通过对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找出我国建筑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和发达国家建筑业的差距,并提出提升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7。 邓蓉晖和王要武( 2006)为合理地评估建筑企业竞争力,以便为企
13、业制定竞争战略,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的多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基于 Lenvenberg - Marquardt 算法的 LMBP 神经网络 ,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模型。 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完成输入数据 (二级指标 )和输出数据 (综合指标 )之间的非线性映射 ,避免了确定指标权重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利用该神经网络可以预测综合指标值 ,从而提出竞争策略 ,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为建筑企业制定竞争战略提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8。 邓蓉晖和夏清东( 2006)建立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 ,提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用
14、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来评价建筑业竞争力。以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做为研究对象 ,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 用业务市场、资金使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人力资本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表示建筑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数据 9。 李静( 2007)针对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在建立建筑业经济技术综合指标体系基础上 ,以大连市为例 ,选择了全国建筑业有代表性水平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16。 姚宽一等人( 2007)在产业竞争力因素判断基准以及产业竞争力因素管理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 WEF和 IMD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得出了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同时 ,运用系统工程中的
15、 ISM 和 AHP 方法确定了影响中国建 筑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侯品,王幼松,张雁( 2008)以全国及泛珠三角内地 9 省区 (除港、澳 )建筑业竞争力为研究对象 ,综合资源、过程、效益、环境四个方面对竞争力构建评价体系 ,采用基于均方差权值决策法和欧氏几何距离法相结合的复合模型对其竞争力的排名位次进行分析 11。 大量研究表明,外商投资企业通常比东道国的对手们更具竞争力 但通过对建筑业的分析却发现外资建筑企业在中国的表现并不出色。冯长春和祝佳杰( 2009)评价了中国外资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并从政策环境和产业特征等角度进行了解释。他们将建筑业的竞争力影 响因素概括为 5个主要部分,即
16、技术进步、价格和成本控制、市场力、生产效率以及组织管理。为确定 5 大构成部分之间的权重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作为中国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 12。 陶文荣( 2009)从规模、结构、能力、绩效四个方面建立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我国各省市建筑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并从整体上对建筑业竞争力做比较分析 13。 (四)现有研究方法与模型 1、目前 ,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关键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关键指标评价法就是找出对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 或者直接反映竞争力现状的少数关键性指标,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以判断某一产业的竞争力状况;综合指标评价法就是依据
17、一定的产业竞争力理论,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指标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竞争力分类指数和总指数,来对某一产业或者地区的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综合评价法又可以分为两种,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前者根据各指标对评价目标的重要性来确定指标权重,也就是依据主观判断来给各个指标赋予相同或者不同的权重。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指标的实际观察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方法 在企业竞争模型中,各项指标与企业竞争能力存在着相关程度的差异。为了反映不同指标对竞争能力的不同影响程度,应该根据各指标的重要和关联程度确定其权数,然后把各指标的观测
18、值的无量纲化后的值和权重合成一个综合竞争能力指标来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方法如下: (1)德尔菲法。这是一种通过向专家函询调查对竞争能力权数公布作出判断的方法,它主要采取向专家函寄调查表的方式,征询专家意见,并将各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再寄送各专家征求意见。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得出结论,从而确 定各要素的权数。 (2)模糊评价法 14。模糊现象是指有些事物类属标准不明显,不能确切的归类。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也具有模糊性。通常我们把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但很难界定各等级的标准,一些因素因具有模糊性而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分数来评价。因此,我们采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
19、方法来对企业竞争力作一定量的评价。模糊评价法是运用模糊集理论对某一考核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为准确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我们引进综合竞争能力这个概念,它是指标体系各指标数值合成的一个综合竞争能力指标。综合竞争能力指标数 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可用下列数学模型表示: K=ni iiwk1其中 K为综合竞争能力; Ki为指标体系中第 i个指标的无量化指标值; Wi为指标体系中第 i 个指标的指标权数。无量化的方法可以采用极值法和比重法等。 邢艳芳 ,徐新生,刘景录 根据我国建筑企业的特点,在分析了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基础上给出了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 模糊
20、评价法 介绍了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并提出了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3) 1/3 与 2/3 方法即固定权重排序法。该 评价方法出自瑞士洛桑管理开发学院的世界竞争力年鉴,由 Delphi 法得到的。在世界竞争力年鉴中 ,所有硬指标的权重都为 1,软指标权重按照软指标权重总和占总权重的比例是1/3来确定。这一方法被使用了十几年 ,在实践中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虽然存在任意性 ,但简单易行、灵活和可持续的特点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按照 1/3(即P=1/3)的比例关系 ,可以计算出当硬指标的权重 Hi=1 时 ,软指标的权重 Si=0.7,即 Si=67P/(48-48P)=67/(
21、48*3-48)=0.70。李启明,谭永涛,张二伟采用该方法对江苏 省大型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17。 (4)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首先应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然后逐步分析,最终把问题分析归结为最低层相对于最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性数值的确定和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列问题。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要素权数,就是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判定层次中诸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并给予定量表示,然后综合人们的判断以确定各要素(或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权数 15。 由于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是一个多指标体系
22、 ,同时建筑企业竞争力具有多层次和系统性 ,因此 ,采用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来评价建筑企业竞争力。用综合指标 (CICC)表示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强弱 18。定义综合指标为二级指标的加权和 ,计算公式如下: CICC=ni ii yw1其中 :Wi 为二级指标权重 ,Yi 为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值 ,采用公式 计算 ,综合指标数值大表示建筑企业竞争力强 ,反之 ,表示竞争力弱。邓蓉晖 , 夏清东 以我国上市建筑企业做为研究对象 , 采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了实证分析。冯长春和祝佳杰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中国外资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23、,如:评价体系设计不够完整,影响因素的覆盖层面不全以及评价模型、计算方法不够具体等问题。而且在定量研究中没有根据竞争力评价结果明确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本文将采用对比差距法对中国建筑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 三、总结部分 我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如:评价体系设计不够完整,影响因素的覆盖层面不全以及评价模型、计算方法不够具体等问题。而且在定量研究中没有根据竞争力评价结果明确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本文将采用 偏离一份额法、灰色多层次评价法和综合指数评价法 对中国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得出相应结论。 四
24、、参考文献 1金敏求主编 .建筑经济学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8. 2关柯 ,李小东 ,肖厚忠 .建筑业经济新论上册 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9. 3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09 年建筑 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R.北京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2009. 4邢艳芳 ,徐新生 ,刘景录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J.山东建材 ,2000,6:23-25. 5李启明 ,谭永涛 ,张二伟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J.东南大学学报 ,2003,5(33):652-655. 6张惠远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N.开放导报
25、:38-40. 7 贡晟珉 , 成虎 , 中 国 建 筑 业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比 较 分 析 J. 建筑经济 ,2000,(207):35-38 8邓蓉晖 ,王要武 .基于神经网络 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估方法研究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38(3):489-494 9邓蓉晖 ,夏清东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6(28):124-127 10姚宽一 ,金维兴 ,王战宏 .中国建筑业产业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J.建筑经济 ,2007,4:1-4 11侯品 ,王幼松 ,张雁 .泛珠三角九省区建筑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J.建筑经济 ,
26、2008,10:22-26 12冯长春 ,祝佳杰 .中国外商投资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 J,建筑经济 ,2009,7:4-9. 13李启明 ,谭永涛 ,张二伟 .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J.东南大学学报 ,2003,33(5):652-655. 14李小东 ,关柯 ,赖熹 .大型承包商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及其模拟分析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4,36(10):1354-1357 15 陶 文 荣 . 基 于 因 子 分 析 法 的 建 筑 业 竞 争 力 评 J. 山西建筑 ,2009,25(5):196-197. 16李静 .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建筑经济 ,2007:15-17. 17Saaty,T.L.TheAnlyticalHierarchyProcess.N.Y.Mc-Graw Hill,1980 18StphaneGarell 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R Lausann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2velopment,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