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欢迎下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广大新课程实施学校的“必修课”,校长挂帅、领导参与、教师承担并开发的所谓“校本课程”在很多学校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令人震惊,其发展势头有增无减,深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好评,也令不少前往学习的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叹为观止。近两年来,我们也在为开发校本课程挖空心思,寻找合适的课程资源,并因此到不少学校进行参观学习,实地调研。当我们看到不少学校琳琅满目的校本课程教材时,在感叹之余也在寻求一些启发和灵感。可令笔者遗憾的是,我所见到的不少教材其实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校本教材。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其中不少学生就没有真正上过校本课,只有在领导视察或有人参观时才勉强上一两节。对此,笔者有一些思考与认识,想妄论于此,与大家交流。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词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一次讨论课程的国际性会议上提出的,不过当时他们把它界定为学校中的教师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到了1979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