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2016 学年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一(下) 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Ba( 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 CO2 反应 4下列化学
2、用语中正确的是 ( ) A O2 离子结构示意图: B NH4Cl 的电子式: C含 78 个中子的碘的核素: 53131I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 A C、 N、 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 Na、 Mg、 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D Li、 Na、 K 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6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 应而引起的是 (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 “钝化 ”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7把 a、 b、 c、 d 四块金
3、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 b 相连时,a 为负极; c、 d 相连时,电流由 d 到 c b、 c 相连时, c 上有大量气泡 b、 d 相连时, d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 A a b c d B a c b d C c a b d D b d c a 8下列为元素周期表 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M 的原子序数为 37 的是 ( ) A B C D 9 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 B A, 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D; E
4、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 A、 B、 C、 D、 E B E、 C、 D、 B、 A C B、 A、 D、 C、 E D C、 D、 A、 B、 E 10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 U 形管的塞子已知 U 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 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NH4NO3 晶体; 浓 H2SO4; NaOH 粉末; NaCl 晶体 Na2O2 固体; 生石灰 A B C D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aq) +OH ( aq) =H2O(
5、 l) H= 57.3kJ/mol,向 1L 1molL 1 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 1L 0.5molL 1 的 Ba( OH) 2 溶液 : 稀醋酸; 稀硫酸; 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 H1、 H2、 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H1 H2 H3 B H1 H3 H2 C H2 H3 H1 D H1= H3 H2 12在 H2 与 Cl2 生成 HCl 的反应中,已知断裂 1mol 氢氢键吸收的能量为 akJ,断裂 1mol氯氯键吸收的能量为 bkJ,形成 1mol 氢氯键放出的能量为 ckJ,则生成 1molHCl 放出的能量为 ( ) A( c a b) kJ B( a
6、+b c) kJ C( 2c a b) kJ D kJ 1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2 与 O3 互为同位素 B O2 与 O3 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 O2 与 O3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 O2 与 O3 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4如图,在盛有稀 H2SO4 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 X、 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 Y B若两电极分别为 Fe 和碳棒,则 X 为碳棒, Y 为 Fe C X 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Y 极上发 生的是氧化反
7、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 X Y 15某同学设计如图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X、 Y、 Z 元素分别为 N、 P、 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 Z X Y D X、 Y、 Z 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X 的氢化物 16氢化铵( 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 NH4H 与水反应有氢气放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NH4H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NH4H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成酸性 C NH4H 与水反应时, NH4H 是还原剂 D NH4H 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二、填空题(共四个题
8、) 17含有 10 个电子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分别用 A+、 B 、 C2 、 D、 E 和 F 表示,请回答: ( 1) A 元素是 _、 B 元素是 _、 C 元素是 _ (用元素名称表示) ( 2) D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_ ( 3) E 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 _,电子式 _ ( 4) F 分子中含有 4 个原子,其分子式是 _ ( 5)若 A+、 B 为原子团,在溶液中加热能反应,则离子方程式: _ 18( 17 分) A、 B、 C、 D、 E 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 40, B、C 同周期, D、 E 同周期,
9、A、 D 同主族, A、 C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 A2C 和 A2C2, E 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B_, C_ ( 2) D2C2 的电子式: _ ( 3)用电子式表示 D 与 C 形成 D2C 的过程: _ ( 4) B 的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的反应方程式: _ ( 5) E 的单质与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6)元素 D 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A 单质化合生成一种氢化物 DA,且 DA 能与水反应放氢气,则方程式为: _若将 1mol DA 和 1mol E 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生
10、成气体的体积是 _(标准状况下) ( 7) A 的单质与 C 的单质可制成新型的化学电源( K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 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则正极通入 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均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_ 19( 1)已知反应: H2+Cl2 2HCl,已知 H H 键能为 436kJ/mol, Cl Cl 键能为243kJ/mol, H Cl 键能为 432kJ/mol 该反应是 _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为 _ ( 2)铅蓄电池是化学电源,其电极材料分别是 Pb 和 PbO2,电解液为稀硫酸工作时该电池总反应式为 Pb+PbO
11、2+2H2SO4 2PbSO4+2H2O根据上述情况判断: 正极是 _;负极是 _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 pH_(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 _极 电流方向从 _极流向 _极 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 当铅蓄电池向外电路提供 1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_g 20 I甲乙两实验小组分工合作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根据甲组的实验( 如图 1)回答问题: ( 1)实验 1 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2)实验 2 中的现象为 _ ( 3)根据实验 1 和实验 2 得出的结论是 _ II已知非金属单质硫( 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
12、,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乙组设计了如图 2 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4)装置 A 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_ ( 5)装置 B 的作用 _ ( 6)装置 C 中盛放的试剂是 Na2S 溶液,请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 _ ( 7)为防止污染空气,装置 D 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_ 三、计算题 21火箭燃料二甲基肼 ( CH3) 2N2H2完全燃烧 1.5 g 时放热 50 kJ ( 1)充分燃烧 0.5 mol 二甲基肼放出多少千焦热量? ( 2)充分燃烧后放出能力 750 kJ,则需要多少多少体积的二甲基肼?(密度为 0.8g/mL) 2015-2016 学年重庆市
13、江津田家炳中学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 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分析】 A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 B化学变化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成键都有能量变化; C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 D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燃烧都是放热的但需加热到着火点,故 A 错误; B
14、化学变化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成键都有能量变化,故 B 正确 C燃烧都是放热的但需加热到着火点,铝热剂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故 C 错误; D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只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同时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题目较简单 2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 ( ) A B C D 【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 能自发的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 A、两个电极材料相
15、同,不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故 A 错误; B、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故 B 错误; 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 C 正确; D、乙醇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注意原电池的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较简单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Ba( 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 C甲烷在 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 CO2 反应 【分析】 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的
16、反应、Ba( 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答】 解: A、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 A 错误; B、 Ba( OH) 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 D、灼热的炭与 CO2 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 评】 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常见的吸热和放热反应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 A O2 离子结构示意图: B NH
17、4Cl 的电子式: C含 78 个中子的碘的核素: 53131I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分析】 A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 8,核外电子总数为 10; B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C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碘元素的质子数为 53,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D二氧化硫晶体为原子晶体, 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 【解答】 解: A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 8、核外电子总数为 10,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 A 错误; B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氯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 B 错误; C含 78 个中子的碘原子
18、的质量数是 131,所以 78 个中子的碘的核素可以表示为: 53131I,故 C 正确; D SiO2 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不存在 SiO2 分子,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涉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 符号、分子式与化学式、电子式中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 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 A C、 N、 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 Na、 Mg、 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D Li、 Na、 K 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分析】 A同
19、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B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C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解答】 解: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 C、 N、 O 的原 子半径依次减小,故 A正确; B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4、 +5、 +6, Si、 P、 S 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故 B 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则 Na、 Mg、 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故C 错误;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 Li、 Na、 K 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
20、评】 本题考查周期表与周期律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变化是因原电 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 “钝化 ”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分析】 A、铝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 B、铁能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 D、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解答】 解: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
21、保护膜,是铝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故 A 错误; B、铁能 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反应的发生,即发生钝化现象,属于化学腐蚀,故 B 错误;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属于电化学腐蚀,故 C 正确; D、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而变质,属于化学腐蚀,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常见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注意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属于教材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7把 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 a、 b 相连时,a 为负
22、极; c、 d 相连时,电流 由 d 到 c b、 c 相连时, c 上有大量气泡 b、 d 相连时, d 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 A a b c d B a c b d C c a b d D b d c a 【分析】 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金属活泼性,负极强于正极;根据电极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金属活泼性,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活泼;根据电流流向判断金属活泼性,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活泼 【解答】 解: a、 b 相连时, a 为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 a b; b、 d 相连时, d 上产生大量气泡, d 上发生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所以 b
23、上发生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金属活动性 b d; b、 c 相连时, c 上有大量气泡,所以 c 作正, b 作负极,金属活动性 b c, c、 d 相连时,电流由 d 到 c, c 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即 d 是正极, c 是负极,活泼性 c d,所以 a、 b、 c、 d4 块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b c d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化学电源知识是电化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判断电极、判断离子或电子的移动方向、判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类型、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等,所以要重视基础重视的掌 握,解题才能游刃有余,题目较简单
24、8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 M 的原子序数为 37 的是 ( ) A B C D 【分析】 根据原子序数,结合元素周期表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再结合各元素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 解: M 的原子序数为 37,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 A 族 A、 19 号, 55 号元素处于第 A 族, M 应处于二者之间,故 A 错误; B、 20 号, 56 号元素处于第 A 族 20 号元素为钙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 A 族, M 位置正确,故 B 正确; C、 26 号、 28 号元素为 第 族元素,图中 M 处于第 族,故 C 错误; D、 17 号、 53 号元素为第
25、A 族元素,图中 M 为稀有气体 Kr,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原子序数判断物质再周期表位置 9 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 B A, 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 A、 B、 C、 D、 E B E、 C、 D、 B、 A C B、 A、 D、 C、 E D C、 D、 A、 B、 E 【分析】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对应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26、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对应化合物的碱性、稳定进行判断 【解答】 解: 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则都为金属,且碱性 B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逐渐减弱,则原子序数 A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 和 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 D,则原子序数 C 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 则原子序数为: B A D C E,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对应化合物的性质 10把下列物质分别加
27、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 U 形管的塞子已知 U 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NH4NO3 晶体; 浓 H2SO4; NaOH 粉末; NaCl 晶体 Na2O2 固体; 生石灰 A B C D 【分析】 根据 U 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据此分析来解答 【解答】 解: U 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
28、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 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故 错误;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 正确; NaOH 粉末溶于 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 正确; 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气体体积不变,故 错误; Na2O2 与 H2O 反应 2Na2O2+2H2O 4NaOH+O2,生成 O2 并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 正确; 生石灰与 H2O 反应 CaO+H2O=Ca( OH) 2,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与水作用的现象,充分理解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情况与产生气体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另外记住物质溶于水吸放热情况,氢氧化钠、浓硫酸、过氧化钠、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吸 热,题目较基础,难度不大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aq) +OH ( aq) =H2O( l) H= 57.3kJ/mol,向 1L 1molL 1 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 1L 0.5molL 1 的 Ba( OH) 2 溶液: 稀醋酸; 稀硫酸; 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 H1、 H2、 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H1 H2 H3 B H1 H3 H2 C H2 H3 H1 D H1= H3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