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669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人体的稳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052006 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 (人体的稳态 ) 命题人;万晓军 2006、 6、 12 第卷 (选择题 共 40分 ) 一、单选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 H+主要从肺排出 C Na+、 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2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贫血 组织水肿 手足抽 搐 糖尿病 3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多 A B C D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

2、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H 的调节只需通过缓冲物质就可以实现 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C血糖的调节有多种激素参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 D体温恒定主要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 5.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 A. K 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B. K 排 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C. K 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D. K 排出量等于零 6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四肢发冷等症状。要缓解以上症状,应 A输入生理盐水 B口服生理盐水 C口服钾盐水 D输入醛固酮 7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

3、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A血浆和淋巴 B血液和组织液 C组织液和淋巴 D血浆和组织液 8、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单位 ml)如下表,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失衡 A.剧烈运动:当 b+cb 时 B急性肠炎:当 b+cb 时 C.发高烧:当 b+c=b 时 D正常状态:当 b+c=b 时 9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10下列调控机制中,一般不能使胰岛 B 细胞兴奋的是 A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高 B下丘脑的有关神经兴奋 C垂体分泌的某种

4、激素减少 D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 11、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均受到下丘脑的控制。为了研究这一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将垂体后叶切 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同实验相同。将垂体前叶切除,摄入量 排出量 a.食物 1000 b.饮水 1200 c.代谢产生的水 300 a呼吸与皮肤蒸发 850 b 肾排泄 1500 c 粪便排出 150 合计 2500 合计 2500 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同实验相同。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

5、确的是 a、实验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抗利尿激素 b、实验证明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神经活动控制 c、实验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实验证明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 A、 a、 b B、 c、 d C、 a、 b、 c D、 a、 b、 c、 d 1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a+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 B 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 , 不吃不排 C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 D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 1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

6、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 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4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 3 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物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试验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食用糖后的时间( 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 mg/dL)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 75 mg/dL B 120min 时,血糖浓度降至 75 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

7、用和转化 C 180min 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 75 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 D 60min 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15.如果测得尿中含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血糖肯定是高的 B肾小管肯定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 C肯定存在着糖代谢紊乱 D肯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16.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 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只通过神经调节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D. 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17.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

8、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的后部,实验动物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了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 C下丘 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D下丘脑的活动仍然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18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 100 g,然后每隔 1h 测定一次血糖含量, 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 b 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 a 在 1h 2h 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b 在 1h 2h 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

9、解减少 b 在 2h 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 A. B C. D. 19.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20.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 25 降至 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分) 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10、) 21( 10 分)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 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是,是,是,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 、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增多的一个实例。 (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

11、模式图,则 B 端与 A 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脂肪肝患者的脂蛋白合成量。 22、 (10 分)右图为下丘脑调节高等动物生命活动多项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 1)用高浓度 NaCl 溶液刺激家兔的下丘脑,家兔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 2)切断家兔下丘脑与 垂体后叶的神经联系,家兔会出现的症状是 。如果给家兔注射 ,这种症状会消失。 ( 3 )破坏下丘脑以上的神经结构,家兔是否还能保持体温的基本恒定。为什么? 。 ( 4)春季受长日照的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家兔发生性行为的机制是: 23( 10 分) 以下是某人早餐后 4 小时(一直没有进食)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2、 ( 1)饭后半小时血糖含量达到 a 点,原 因是,分泌较多的激素是。 ( 2)在 c 点时,此人感觉饥饿,产生这一感觉的原因是。此时胰岛细胞的活动增强,肝糖元的状况是。 ( 3)激素还可以接受的控制,在 c d 的变化过程中,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分泌素逐渐减少;同时,使分泌素也逐渐增加。 24 ( 10 分 )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请据 图作答。 ( l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过程表示,引起 与 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而使产热增加,图中激素是。 ( 2 ) 此时,皮肤毛细血管,从而使散热。 ( 3 ) 激素是由产生的。 20052006 学年下 学期高二生物期

13、末复习测试题 (人体的稳态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B A C A D C A C D C B D B D A A A B 21( 10 分)( 1)血浆 组织液 淋巴 ( 2)自由扩散 6 三 ( 3)中含大分子蛋白质,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2分) ( 4)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只要举出一例即可得分) ( 5)二氧化碳、尿素等 减少 22、 (10 分)( 1)尿量减少 ,寻找水喝; ( 2)尿量增多 抗利尿激素; ( 3)能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 4)垂体在下丘脑分泌的促性

14、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下分泌促性腺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发生性行为。 23( 10 分) 机体对摄入的糖类进行消化吸收 胰岛素; 血糖浓度降低,机体供能不足 A 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浆中; 下丘脑 胰岛 B 细胞 胰岛素 胰岛 A 细胞和肾上腺 胰高血糖素 和肾上腺素 0 0.2 0.4 0.6 0.8 1.0 1.0 0.8 0.6 0.4 0.2 0 Zt Zt+1 24( 10 分)( 1)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出; 代谢活动增加(或呼吸作用加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2 )收缩,减少 ( 3)下丘脑神经细胞(或下丘脑神经分泌细

15、胞) 20052006 学年下学期高二生物期末复习测试题 (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 ) 命题人;万晓军 2006、 6、 15 第卷 (选择题 共 40分 ) 一、单选题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 1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 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 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2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大气中 SO2的主要来

16、源 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 SO2与土壤中的 SO24 C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以糖类等有机物形式传递的 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产生的 SO2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人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 J 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为了研究第、两类细菌的种间关系,某同学将这两类细菌放入适宜培养液 中混合培养,

17、实验测定了混合培养液中第类细菌在第一代( Zt)时丙 丁 甲 乙 1t0 t1 t2 t3 时间 种群数量增长率 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第二代( Zt+1)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实验观察到的( Zt+1)和( Zt)的关系,虚线表示假设( Zt+1) =( Zt)时的情况。请据图推测,混合培养数代以后,第类和第类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第类与第类都减少 B第类与第类都增加 C第类增加,第类减少 D第类增加,第类减少 5.有三种动物, A 和 B 均以 C为食, A 又以 B 为食,则 A 和 B 构成的种间关系是 A 捕食 B竞争 C共生 D捕食与竞争 6.自然界中,动植物的

18、有机物被苍蝇舔食,而植物中的捕蝇草也能捕到苍蝇, 即苍蝇捕蝇草。这一事实说明 捕蝇草只为异养型生物 捕蝇草既属自养型,也可属异养型生物 绿色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只有一个营养级 有些植物在自然界的食物链中,不只有一个营养级 食虫植物的原产地生长环境中往往严重缺乏氮元素,其根系不发达,甚至退化,叶肉虽有叶绿体,但制造的养料不足,必须捕捉小虫以摄取有机物 A B C D 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

19、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8.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 B在 t2时种群的数量 N 为该环境中该种群的最大容纳量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 D在 t1t2时, 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9、下图分别表示 A、 B 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 (设性别比例 =1.0)。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 A 国的人口增长率 定更快 B.设 A 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 a,人口基数为 x,则 y 年后

20、的人口总数为 x+ay C.若 B 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 A 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10.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右图。该 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 P 点代表什么 ? A曲线 1 表示生殖数量, P 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B曲线 2 表示生殖数量, P 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 1 表示生殖数量, P 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D曲线 2 表示生殖数量, P 代表环境的负载能力 11右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 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总能量

21、增加 种群密度下降 环境阻力不变 营养级能量降低 A. B C. D. 12.在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和动物 B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动物和微生物 D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13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 4 类土壤动物物种效和密度 (个 M2)调查 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l 18 32

22、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 , 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14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 400 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 A物种 B种群 C 群落 D生态系统 15.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 1/2 来自绿色植物, 1/4 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 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

23、每增加 1 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 10 千克 B 28 千克 C 100 千克 D 280 千克 16.现有如下食物链:,、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种群。设每一种群个体数量依次为n1、 n2、 n3,每个个体所含平均能量依次为 a1、 a2、 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n1n2n3 B a1a2a3 C n1 a1n2 a2 n3 a3 D n1 a1 n2 a2 n3 a3 17.左下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 18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a b c d,某一时间内分

24、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a、 b、c、 d 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m1、 m2、 m3、 m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 a 通过光 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d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 c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质量小 C在一段时间内,若 b 种群数量增加,则 a 种群数量下降, d 种群数量增加 D若 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19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 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 地 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

25、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猪采并买卖 20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 400多种,全球 100 种最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有 50 余种,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入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生物入侵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生物入侵使生态系统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生物入侵加剧了生存斗争,有利于生物进化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分) 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26、 ) 21 (8 分 )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 4 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 ,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 22 ( 12 分)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 1)研究人员将 S1 与 S2 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 Tl 与 T2 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 A 图与 B 图所示。 S1 种群与 S2 种群的关系是 。 如果环境温度是不

27、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 T1 、 T2 的交替变化, Sl 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 C 图, S2 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 C 图的坐标中表示出来。(画在答题卷的对应图上) (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在 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在 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 K 值)。 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 捞中的指导意义是 23 (10 分 )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右图是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谈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 条。鱼类与

28、贝类关系是 。 (2)该湖泊被排人过量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潮水变绿的原因是 , 发臭的原因是 。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 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 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 。 打捞水草,开发利用 引水稀释 使用除草剂 控制污水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 ? . 24

29、 (10 分 )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需要每天短于 16h 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 16h 就不开花, 16h 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 20 世纪 30 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 16 所示。 (1)图 16 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 (变量 )是 _。根据本 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可以对前人的认识作何修正 ? _。 (2)有人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图 17 所示,该实验 _(是或否 )支持你的上述结论。请阐述理由 _。 (3)进一步的实验 (如图 18 所示 )发现,在实验 n 处理的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即使是极短的一瞬间,植 物也不能开花;而实验 p 处理的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植物能够开花。图 18 未显示 n、p 实验的对照处理,请你参照图 18,画出对照组的处理。 (4)本实验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控制因素外,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你认为还应注意做到: (至少答出两点注意事项 )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