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6884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学年高一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北校区 2015-2016 学年高一 3 月月考历史试题 21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 俗语云: 百年田地转三家 , 言百年之内 , 兴废无常 ,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 , 十年之间 , 已易数主。 ” 从材料反映的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封闭性 B 落后性 C 脆弱性 D 分散性 22元代有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 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

2、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3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 24吕氏春秋 任地中说“上田弃亩 (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 ),下田弃圳 (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 )”。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小农经济分布较广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

3、D耕地面积增加 25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 已经形成 26明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诸如一统路程图记商程一览路程要览天下路程等书籍。这类书籍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治局势的稳定 B商业的发展 C抑商政策的松动 D交通运输的发展 27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4、”。依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A“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 B排斥商品生产 C只重视农耕经济 D要求所有人必须通 过劳动获得财富 28“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打压商人社会政治地位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9拉丁美洲国家海地暴发地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500 多年前,这里开始被称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对此命名由来的解释正确的是 A纪念西班牙籍航海家的地理大发现 B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西班牙语系 C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至此 D纪

5、念西班牙对海 地做出的重大贡献 30有同学看到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欧洲十大城市排行榜,发现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在 1400 年的时候尚未进入排行榜, 1700 年的时候不仅都跻身排行榜,而且排名靠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 C商业和贸易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扩展 31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 2/3 左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B小麦、 棉花产量的提高 C工业革命带来运输业的发达 D受英国经济危机的影响 32英国曼彻斯

6、特地区,在 18 世纪 80 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 年 52 家, 1809 年 64 家, 1830 年 99 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33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 ,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火车的发明引发了一系列技术创新 B钟表的制作技术日臻完善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4“被工业革命推上

7、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的衰落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的变 化 35 1759 年,亚当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经济危机的发生 D垄断现象的出现 36阅读下列美国钢铁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

8、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0 钢铁产 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总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37 1864 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弱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逐渐破产 C松太地区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

9、纺织品价格下跌 38李鸿章评价 轮船招商局:“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 (指水路运输费用 )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设立 A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B杜绝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改变了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 D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 39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 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驾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

10、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40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 19 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 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中 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62( 4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之后,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

11、,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有人描述河南的情况:“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徐光启也说:“今北方之吉贝 (木棉 )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 根据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摘编 (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中期之后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 知识,从技术积累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说明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 (12 分 )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却落后了,表现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现象。这个问题被称作“韦伯问题”,其研究同“李约瑟之迷”一样

12、,倍受中外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的青睐。 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8 分) 材料三 图一: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模型 图二: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中的发明成果分别代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在从图一到图二的发展变化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什么?( 6 分) 材料四 有人描述 20 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 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意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

13、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 4)材料四反映了当时出现了什么经济现象? 其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8 分) ( 5)上述史实,对近代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6 分) 高一历史必修二月考试题(一二单元)答案 21 C 解析:从材料中“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于小农经营规模小,负担重,往往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可见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22 B。 23 D。解析: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耕牛缺少, A 错误; B 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和贫困,导致农具更新速

14、度太慢, D 正确。 24 B。解析:题目不涉及经营规模和 生产关系, A 错误;材料讲述了对于不同的田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注重精耕细作, B 正确;材料与水利灌溉无关, C 错误;对于土地的处理并不能增加耕地的面积, D 错误。 25 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的繁荣景象,说明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A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种现象,并不特指“江南”或者某个地方, BCD 错误。 26 B。解析:题干中列举的主要是交通,尤其是商业交通方面的书籍,这类书籍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需要。故选 B。 27 A。解析:从“农圃”为重、“末俗尚浮”“坐与

15、衰期”等词语可以看出,体现的是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政策,表明“以农为本”观念的根深蒂固。“力耕”并不排斥商品生产, B 错误;材料只强调重视农耕经济,并非只重视农耕经济, C 错误;强调态度,并非要求“所有人”, D 错误。 28 D。解析: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政策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 29 C。解析: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航,第一个来到加勒比海域,所到之处即宣布为西班牙领土,故 C 符合史实,其他各项叙述有误。 300 C。解析: 15、 16、 17 世纪,工场手工业的生产能 力有限,不是主要动力, A 错误;葡萄牙还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没

16、有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B 错误;商业和贸易的发展,推动这些城市财富的增加,伦敦、里斯本、阿姆斯特丹排名靠前,主要是英国、葡萄牙、荷兰海外贸易获得巨大财富, C 正确; D 时间不符, 18 世纪后期才开始,错误。 31 C。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运价降低”,即运输成本降低。联系所学知识再现可知,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先后完成,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运输的速度大大提高,相对而言,交通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32 B。解析:解题本题的关键是分清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18 世纪末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动力得到极大推广,促进了工厂数量的迅

17、速增加, B 项正确。技术、交通和市场都是促进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选项 A、 C、 D 均排除。 33 C。 34 D。解析:工业革命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但是与材料主旨不符, A 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贵族阶层就此衰落, B 错误;材料不是分析英国的生产能力和地位, C 错误;材料中涉及“穷困潦倒没有贵族身份的人,成为了权势顶峰”体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D正确。 35 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社会经济成 果分流),应该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到来之初社会分配不公,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故选 A。 36 B。解析:根据题干表格材料时间 1870 1900 年和表格信息(美

18、国钢铁业工人数量、产量与投资等均大幅增加,但企业总数却减少),可判断出与垄断组织形成、发展有关。由此可知美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37 B。解析:外国机器大工业产品的涌入冲击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致使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38 D。解析:材料强调轮船招商局的设立使得内河航运“少入洋商之手者”。 A 项不是材料主旨;轮船招商局设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受到抵制而非杜绝, B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的改变, C 错误;轮船招商局的设立“此实收回利权之大端”,打破了列强对中国水运的控制, D 正确。 39 C。解析:根据此题中“令民间

19、自为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鼓励民间发展企业, A 错误;“民间自为讲求”应该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 B 错误;材料分两层含义: 1、陈述官营的不足的问题, 2、解决的的措施, C 正确;民族资产阶级为民间产生,非政府分化的结果, D 错误。 40 D。解析:由材料“当地众多农户扩大 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得知,洋纱大量涌入推动了土布生产, A 错误;材料围绕“洋纱”“土布”“生产机纱”等角度,不涉及“自然经济”, B 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 19 世纪 60、 70 年代, C 错误;众多机户大量需求机纱,促使像大生纱厂一样的近代民族工业诞生, D 正确。 62 答案 :( 4

20、0 分) (1)概况:棉纺织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苏州等地棉纺织业规模大,商品化程度高,南北方之间棉布价格差异大。 (6 分 ) 原因:技术积累上,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 (4 分 ) 社会需求上,棉布 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 分 ) ( 2)小农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天灾人祸,政府盘剥,导致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明清统治者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长期实行闭关和“海禁”政策)( 8 分) ( 3)图一:蒸汽时代,图二: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第二次工业革命)( 6 分) ( 4)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 8 分) ( 5)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