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6932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厦门六中届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卷(选择题共 18 分) 一、(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 ,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

2、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 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

3、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 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 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4、.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 、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的“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 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

5、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 受。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

6、完成 4 6 题 人君之欲 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 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

7、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刘向说苑 ?卷八 ?尊贤,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犹不

8、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 同“仇”,仇恨 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

9、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 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第卷(共 132 分) 三、( 32 分) 7.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0 分)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10、?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 注:顙:额头 (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6 分,每小题 3 分)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 2)、孟子在文中用水作比方,目的在论证什么? 请你作简要分析。( 4 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6 分) 怨歌行明 ?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 1)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试结合“长”和“寒”加以分析。( 3 分) ( 2)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其实,把“君心” 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

11、宋朝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中有:“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试比较两首诗中“月”的不同。( 3 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 1) _,非蛇鳝之穴而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 2) _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 3)吾师道也, _ ?(韩愈师说) ( 4)扪参历井仰胁息, _。(李白蜀道难) ( 5) 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 6) 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 分) ( )( ) A、 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句分别写的

12、是薛宝钗、林黛玉。 B、家中,祖父死后,陈姨太无端以“助产条件太差”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孩子。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 C、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置在圣母院避难所里,给她拿来了衣、被和食物。爱斯梅拉达看到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虽然害怕但还是激动地向他表示感谢。卡西莫多为了不让她害怕,让爱斯梅拉达闭着眼睛听他说话。 D“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象。 E. 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他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行为荒唐、鲁莽。

13、如把风车想象成巨人,被风车摔倒在地,却说中了魔法师的诡计。另一方面,他奉行的是一种崇高的原则 锄强扶弱,伸张正义,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 11.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做,100 字左右)。( 5 分) ( 1)简述家中觉新和梅的爱情悲剧。 ( 2)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 奸绝、义绝、智绝。任选“一绝” 举一例说明其“绝”。 注意: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

14、,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 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

15、。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 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

16、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 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 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顿挫分明,山骨嶙刚,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