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698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射洪高中高一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射洪中学高 2015 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 单项选择题 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相应的位置,其余答案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卷 阅读题 一、 现 代文 阅读( 9 分,每小 题 3 分 ) 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说 “霾” 文 /樊良 树 霾 为 何物? 我 国 最早的字典 说 文解字 释义说: “ 风雨 土也。 从 雨狸 声。 诗 曰, 终风 且霾。” 风雨 交加,裹 挟 大地的 尘 土,伴 随 像狸一 样 的尖利 声 音,

2、给 人造成很大的 压迫 感。这 里,霾是充 满 流 动 力量的一种自 然现 象。 诗经 邶 风 中有“ 终风 且霾”, 说 的是一位女子耳 闻目 染交替演 进 的四种天象 “ 终风 且暴”“ 终风 且霾”“ 终风 且曀”“曀曀其 阴 ”,不由 忧从 中 来 。 暴,大 风 迅疾猛吹;霾,狂 风 席 卷扬尘 ;曀,狂 风 遮天蔽地; 阴 ,天色 阴 沉暗淡。四种天象, 紧锣 密鼓 ,层层 加 码 。 携带尘 土的 霾, 带 土 黄 或橘 黄 色, 让 能 见 度大 为 降低。“ 终风且霾”,是否 为今 天人 们 所 说 的沙 尘 暴, 我们 尚 难 以得知。不 过 ,席卷 尘 土的霾,古已有之,

3、当无疑义 。 在 长江 流域,“ 终风 且霾”的几率,微乎其微。彼 时 ,江南水 乡泽国 ,山林莽原,到 处都为 生机盎然的 树 林、 湿 地、河流、湖泊。霾,在此 时 的南方文 献 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 国殇 “霾 两轮兮絷 四 马 ”,此 处 的霾,同“埋”, 战车 的 两轮 埋在土中,裹足不前。霾的 这个 意 义 ,与北方文化 经 典 诗经 中的“ 霾”有所不同,但并不 让人觉 得突兀,恰为 中 华文 明丰富多彩的 语 言表征。 在后世的 汉语 表 达 中,霾 , 屡屡出现 。如唐氏 陆龟 蒙“夫子又 继 起, 阴 霾 终 廓如”。杜甫“向晚霾 残 日,初宵鼓大 炉 ”“ 涨 沙霾 草树

4、 ,舞雪渡江湖”“洒落唯清秋,昏霾一 空阔 ”。 自造字伊始直至 19 世 纪 末,霾的意 义变 化不大,始 终 在 农业 社 会 徘徊。 发 端于 20 世 纪上半 叶 的 辞 海 对 其的 解释 是“大气混 浊态 的一种天气 现 象”,也看不出霾 对 身体有多 大伤 害。再大的 风 吹起 尘 土,不 过 是原生 态 的 尘土罢 了。此 时 ,中 国 的大多 数地 方 尚未进入工业 化 门 坎,城市的体量 无 法同今天相提 并论 。 当伦 敦、曼 彻 斯特等 工业 革命重 镇 率先 饱 受空气污染,中 国 的不少地方仍然 为 一派田 园风 光,空气中都 弥 漫 着 一种泥土味。 近年 来 ,

5、霾 频频 出 现 于中 国 城市及媒体 报 章。支 撑 霾字 频 繁现身的正是中 国 狂 飙 突 进 的城市化 进 程及相 对滞 后的 环 境治理。不同于裹 挟尘 土的古代的霾, 现 今的霾 携带了 多种多 样对 人体有害的成分 汽 车 尾气、工地 扬尘 、燃煤 烟尘 。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越密,与 现 代社 会 息息相 关的 霾比古代的霾,引 发的关联 效 应就 愈加深 广 、复 杂, 已 让 中 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 会 到“呼吸 阵痛 ”。 从 古至今,霾都 为 一种令天色 浑浊 的天象。 风 吹起 尘 土,形成了古代的霾。 现 今,在人工 减 排不 畅 的情 况 下,霾

6、依然要 靠风稀释 、吹散。 雾 霾 缠 城,一 阵阵 大 风将 霾吹得 无影无踪 。因此, 诗经 中有“ 终风 且”, 风 和霾 还 是有 着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选 自 2013 年 1 月 16 日光明日 报 ) 1.下列 对 “霾”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 是 ( ) A.说 文解字 释义说: “ 风雨 土也。 从 雨貍 声。 ”“霾”大抵是 风雨 中 夹着尘 土之意。来源 :学科网 B 诗经 邶 风 中“ 终风 且霾”中的“霾”,是 说 大 风扬 起 尘 土 烟雾 所形成的一 种现 象。 C屈原九歌 国殇 中“霾 两轮兮絷 四 马 ”中的“霾”同“埋”,即陷在土里的意

7、思。 D. 辞 海 对 “霾”的 解释 是“大气混 浊态 的一种天气 现 象”。 2 根据 原文内 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 项 是 ( ) A“霾”始 终 在 农业 社 会 徘徊, 无数 年 来 ,它的意 义变 化不大,然而在史料中 却屡屡出现 。 B 笼 罩中 国 多 个 城市的 雾 霾,不再是古代的原生 态 的 尘 土了,而是 夹杂着 汽 车 尾气、工地 扬尘 、燃煤 烟尘 等 对 人体有害的成分。 C 类 似 伦 敦 烟雾 事件的大气污染, 现 在 轮 到中 国 的城市了。 这让 中 国 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 会 到“呼吸 阵痛 ”。 D在今天,人 类 科技水平突 飞猛进 ,

8、但在人工 减 排不 畅 的情 况 下, 对 付 雾 霾 ,还 是基本靠“吹” ,还 得依靠一 场 大 风 ,“ 终风 且霾”。 3根据 原文内 容,下列推 断 不正确的一 项 是 ( ) A由于江南的气候 环 境与北方不同,因此“霾”的意 义 ,之于南方与北方也有所不同。 B自古以 来 都有 雾 霾天气出 现 ,不 过 工业化之前的霾只是 携带 原生 态 的 尘 土,也看不出霾 对 身体有多 大伤 害。 C近年 来 ,由于 大规 模的 工业 生 产 等因素,使“霾” 这个 字 频频 出 现 。 这时 的霾与裹挟尘 土的古代的霾就有了本 质 的 区别 。 D正是中 国 狂 飙 突 进 的城市化

9、进 程及相 对滞 后的 环 境治理,使裹 挟尘 土的古代的霾,变 成 了现 今 携带了 多种多 样对 人体有害成分的霾。 二、古代 诗 文 阅读 (44 分 ) (一 )文言文 阅读 (21 分 ) 阅读 下面的文言 文,完成 4-7 题 。 申涵光,字孚孟, 号凫盟 。年十 五,补诸 生。文名藉藉, 顾 不屑 为举 子 业 。日与 诸 同志论 文立社, 载 酒豪游 为乐。 万 历 六年 乱 起, 议 城守,出家 赀 四百金、 钱 二十万犒士。甲申,奉母避 乱 西山, 诛茅 广 羊 绝顶。 与鉅鹿 杨 思圣, 鸡泽 殷岳、殷 渊 ,定 患难 交。京 师 破,佳胤 殉 国难 ,涵光痛 绝 复 苏

10、 。因渡江而南, 谒陈 子 龙 、夏允彝、徐石麟 诸 名宿, 为 父志、 传 。归 里,事 亲课 弟,足 迹绝 城市。日与殷岳及同里 张盖 相往 来 酬和,人 号为 “ 广平 三君”。 清初 ,诏访 明 死难诸 臣。柏 乡 魏裔介上褎 (袖 )忠疏,列佳胤名,格于 部议 。涵光徒跣赴京 师 ,踔泥水中, 几 濒 于死。麻衣 绖带 , 号 哭 东华 道上, 观 者皆 饮 泣。裔介再疏 争 之,卒与祀恤如例。一 时 士大夫高其行, 皆倾 心 纳 交,宴游 赠 答 无虚 日。 涵光 为诗 ,吞吐 众 流, 纳 之 炉 冶。一以少陵 为 宗,而出入于高、岑、王、孟 诸 家。 尝谓:“ 诗 以道性情,性

11、情之真者,可以格帝天,泣神鬼。若 专 事附 会 ,寸寸而效之, 则 啼笑皆 伪 ,不能动 一人矣。”尚 书 王士 祯称 涵光 开河 朔 诗 派; 学 士熊伯 龙谓: “今世 诗 人吾甘 为 之下者,凫盟 一人而已。” 尝谒孙 奇逢, 执弟 子 礼 。奇逢恨得之晚,以圣 贤 相敦勉。自是始 闻 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 学 ,不复 为诗 。 顺 治十七年, 诏 郡 县举 孝行,有司以涵 光应 ,力 辞 之。 再 举隐 逸之士, 坚辞不 就。 尝 自悔 为 名累, 谢绝 交游。 尝 曰:“主 静 不如主敬,敬,自 静 也。朱、 陆 同适于道,朱由大路, 虽迟 而 稳 ; 陆 由便 径 ,似捷而危:在人

12、自 择 耳。”奇 逢谓 其苦心 积虑 , 阅历 深而动忍 熟。裔介 则赞 之曰:“年少 文坛 ,老 来理 路,圣 贤 之所 谓博 文 而约礼 也。”其推重如此。 (选 自清史稿列 传 ,有 删节 )(注: 诛茅 :结庐安居 佳胤:申涵光的父亲) 4 对 下列句子中加 点词 的 解释 ,不正确的一 项 是 ( )(3 分 ) A 顾 不屑 为举 子 业 顾 :不 过 B 归 里,事 亲 课 弟 课: 督促 读书 C.一 时 士大夫 高 其行 高:推崇 D以圣 贤 相 敦勉 相:互相 5下列句子分 别编为 四 组, 全都表 现 申涵光“淡 静 ”的一 项 是 ( )(3 分 ) 载 酒豪游 为乐

13、诛茅广 羊 绝顶 吞吐 众 流, 纳 之 炉 冶 再 举隐 逸之士, 坚辞不 就 尝 自悔 为 名累, 谢绝 交游 阅历 深而 动忍 熟 A B C D 6下列 对 原文有 关内 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 当 的一 项 是 ( )(3 分 ) A申涵光极富才 学 ,天生一副 凛 然不可犯的傲骨, 厌恶 官 场, 不愿与世俗合流,故多次征召均不就 职 。 B父 亲 之死深深刺 伤 了申涵光,他南渡 长江 、与城市隔 绝 、 终 日唱和等一系列行 动 ,表 现了他内 心的反抗情 绪。 C.作 为 “河朔 诗 派”的代表人物,申涵光吸 纳 百家, 潜心揣 摩,形成了 独 特的 创 作 风 格,为 各家所

14、 称 道。 D遇到 孙 奇逢, 对 申涵光 来说 是一 个转折点 ,他 弃诗从理 , 潜心 研究理 学,继诗 歌之后, 再创 理 学 研究的佳 绩 。 7把下面的句子翻 译 成 现 代 汉语 。 (12 分 ) (1)诏 郡 县 举孝行,有司以涵 光应 ,力 辞 之。 (4 分 ) _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4 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4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 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8 9 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15、 二绝句中的一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 5 分) 9请赏析 “ 软红光里涌银山 ” 中 “ 软 ” 、 “ 涌 ” 二字的妙处。 (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2 分) ( 1)涉江采芙蓉里直抒思亲思乡、忧伤难遣的情感的句子是 , 。 ( 2)归园田居中写远处村落依稀、炊烟飘升的诗句是 , ( 3)兰亭集序中对把生与死、长寿与短命等量齐观的玄学思想表达自己看法的两个句子是 , 。 ( 4)兰亭集序中写俯仰所见宇宙寥廓、万物繁多的句子是 , 。 来源 :Z_xx_k.Com ( 5)赤壁赋中写月出及运行过程的诗句是 , 。 ( 6)赤壁赋中“ , ”两句刻画了一世之雄曹

16、操的勃勃雄姿。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 分) 齐白石与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徐悲鸿起了重要作用。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比齐白石小三十二岁。 1919 年,徐悲鸿赴法公费留学,并在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参观了艺术馆、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世界级美术大师的佳作,还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理论、美术史、解剖、透视等课程,成为我国早期少有的既有丰富的艺术理论又有精湛的绘画技艺的艺术大师之一。 1927 年秋天回到中国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展艺术教育事业。他和好朋

17、友 田汉一起筹办南国艺术学校,后来南京中央大学又聘请他担任教育学院艺术专修科教授。 1928 年底,徐悲鸿担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在北平大学,他开始酝酿教学改革。他认为,要提高高等院校的绘画教学水平,首先应该打 破旧的传统观念,贯彻写实主义原则,创立 “ 素描基础论 ” 。他所希望的艺术学院的教员,应该是具有真才实学,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具有鲜明的个性,敢于创新的人。他觉得 如果聘请像齐白石这样充满生活激情的画家到学校任课,不仅能打破教员中陈陈相因的沉闷空气,而且也能给学生带来鲜活而生动的新内容。 这个时候,齐白石自创的 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已得到认可,具有很大影响。徐悲鸿所以看中齐白石,不

18、仅因为他很欣赏齐白石的画,而且认为齐白石的见解和自己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齐白石的画,以日常能见的为多,而虚无缥缈的较少;他画的实物,不刻意求似,而在不求似中得似;他反对死临摹,而主张向大自然学习 经过三次邀请,齐白石终于答应了 徐悲鸿。 然而,齐白石登上大学讲台一事,却像不胫而走的花边新闻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反对之声。反对者认为,把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木匠出身的老头聘为教授,简直是对艺 术的侮辱。他们群起而攻之,流言飞语、明枪暗箭满天飞,大有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之势。这时的徐悲鸿势单力薄,孤掌难鸣,不得不在第二年黯然离开北平南下。他向齐

19、白石告别,老人黯然伤怀,为他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画面上一位穿长袍的老人扶杖而行,并题了两首诗,一首是: “ 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海上清风明月满,杖藜扶梦访徐熙。(南唐著名 画家) ” 另一首是: “ 一朝不见令人思,重聚陶然未有期。深信人间神鬼力,白皮松外暗风吹。 ” 在第一首诗的最后,还附有一行小字: “ 悲鸿先生辞余出燕,余问南归何处?答:月满在上海,缺,在南 京。 ” 1931 年 5 月,为了扩大他的影响,徐悲鸿说服上海中华书局的主要负责人舒新城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徐悲鸿亲自编辑并为之写序评说 : “ 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

20、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3 年初,徐悲鸿携带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到欧洲举行巡回展,让欧洲更多的国家认识和了解了中国的大画家齐白石和他的作品,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徐悲鸿回到北平,两位艺术大师在阔别十七年之后又得以重逢。他们常在一起作画,悲鸿画鸡,白石老 人便补块石头;白石老人画蜻蜓,悲鸿便补束花草。在徐悲鸿纪念馆里,有一幅徐悲鸿画鸡、齐白石补石和兰草的画。据说在 1947 年的除夕夜,艺专有一位年轻的裱画工向徐悲鸿讨画,徐悲鸿欣然答应,顷刻间两只公鸡跃然纸 上。正画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只好改日补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拖就是几年。后来徐悲鸿突

21、然病逝了,裱画工想到了齐白石,在他的恳求下,已经九十多岁的白石老人答应了他的要求,看到徐悲鸿笔下两只公鸡似在对话,于是就在上面那只鸡的下边用浓墨补画了石与兰,一下子使这幅画更加生动可爱,这幅画也成为两位大师合作的绝响了。 新中国的成立,齐白石年事已高,主要是在家里画画,颐养天年。徐悲鸿此时五十四岁,正当盛年,但由于长期的奔波,身体很不好。然而他非常珍惜时光,常常带病工作。作为新中国第一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悲鸿担负着联络和团结全国美术工作者,培养和教育年轻的美术人才的重任。对于和自己有莫逆之交的齐白石,徐悲鸿更是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1953 年 9 月,徐悲鸿不幸

22、脑溢血病复发而逝世。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周围的人谁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诉齐白石,怕他老人家接受不了。老人问: “ 怎么不见徐悲鸿来? ” 大家只好推托说 开会去了,出差去了,又出国去了。过去每年徐悲鸿院子里的桃子熟了,他俩都要相聚品尝,现在只有廖静文(徐悲鸿的夫人)一个人送来一篮子桃子 时间长了,老人也约略感到出了事,也就不再多问,只是一天天话越来越少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回忆说:“ 有一次,我去他家探望,他一反平日沉默寡言的习惯,忽然对我说:我一生最知己的朋友,就是徐悲鸿先生 ” (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徐悲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是因为齐白石的见解

23、和自己一致,还因为齐白石是一个在艺术上不墨守成规 ,具有鲜明个性、敢于创新的人,其画作都贯彻了写实主义原则。 B齐白石敢于大胆用色,其昆虫画超过古人,独创了红花墨叶大写意一派;他的这些成就得到了徐悲鸿的欣赏,但人们反对他登上大学讲台则是因为他非科班的低微出身。 C 17 年后,两位大师久别重逢常在一起作画,其艺术合作和人生友情达到顶峰,徐悲鸿逝世后,齐白石补画了石、兰的雄鸡图,不仅是他们友谊的见证,更是艺术合作的绝响。 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徐悲鸿和齐白石交往过程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叙写了他们的相知、共事、别离、重逢和绝别,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 谊,感人至深。 E本文叙写了徐悲鸿和齐

24、白石的交往和友情,记述了他们相互欣赏与合作的动人故事,展示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艺术成就,歌颂了老一辈艺术家开阔的胸襟、高尚的品格。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 2)徐悲鸿作为齐白石的 “ 知己 ” 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6 分) ( 3)徐悲鸿 “ 离开北平南下 ” ,齐白石赠画赋诗并附字,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 4)当年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担任大学教授曾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被聘请为浙江大学文学院长、博士导师,超女李宇春登上北大百年讲 堂也曾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第卷 表达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

25、12 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榆柳 荫 后檐 羽 化而登仙 击 空明 兮溯流光 舞 幽壑之潜蛟 泣 孤舟之嫠妇 西 望夏口 东 望武昌 顺流而 东 也 况吾与子 渔樵 于江渚之上 侣 鱼虾而 友 麋鹿 A / / / B. / / / / 来源 :Zxxk.Com C. / / / / D. / /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 所以游目 骋怀 (敞开胸怀) 极 视听之娱(穷尽) B. 不知东方之 既 白(已经) 方 其破荆州(正当) C. 无丝竹管弦之 盛 (繁多) 渺渺 兮予怀(茫然的样子) D.

26、 舞 幽壑 之潜蛟(深谷) 山川相 缪 ,郁乎苍苍(盘绕)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耳得 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知老 之 将至 B. 固一世之雄也 , 而今 安 在哉 君 安 与项伯有故 C. 而吾与 子之 所 共适 当其欣于 所 遇 D. 盈虚者如彼,而 卒 莫消长也 骑千余, 卒 数万人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来源 :学科网 A. 写一篇小说并不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 擢发难数 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B. 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 振振有词

27、 ,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C. 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 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 趋之若鹜 。 D.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 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 息息相关 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 蝇营狗苟 的功利主义者。 B他现在飞黄腾达了,便抛弃当初同甘共苦的 糟糠之妻 ,真是太狠了! C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 著作等身 了。 D当马谡失

28、街亭后,大多数将领却认为马谡固然失误重大,但 罪不容诛 ,且在随诸葛亮南征时屡次进言献计,颇有建树。 五、写作( 60分) 16、阅读下面 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朱自清看到的,是别样的荷香月色;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普普通通的一株株枣树,郁达夫感受到的,是故都的清、静、悲凉;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陆蠡发现的,是生的欢喜,是向往光明的自由的心熟悉的地方有风景,习以为常的地方 也 常常蕴含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忽视的美丽;熟知的经典有风景,不以为意的角落 也 时常孕育着一个个你我都容易漏掉的美丽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联想和感悟?请以“ 熟悉的地方有风景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