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要结论,2016年往前的10年间,小盘因子曾是A股最有效的因子之一。背后道理非常简单:在PEG估值有效的A股,5亿 收入规模的公司当然比500亿收入规模的公司更容易获得高成长性,自然也就具备了更高的选股胜率以及盈亏比。 但2016年之后,小盘效应不灵了,为什么?当前到底是大盘股的溢价更不正常,还是小盘股的弱势更不正常? 小盘风格弱化,根源确实是自身基本面出现了较大瑕疵,逆境反转故事不再诱人。 由于市值包含了估值等等冗杂信息,我们以二级行业内收入规模的分位数定义更加纯粹的小盘股(0-40%)、中盘 股(40-80%)和大盘股(80-100%)。小盘股是一个极其分化的特殊群体,既沉淀了更多的业绩证伪的股票,也孕育 更高比例的“潜力股”。表面上,拖累小盘股相对收益的主要是成长性证伪个股(收入增速0,2016年之前总能 因为逆境反转获得相对收益)。本质上,2016年之后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股市监管趋严、业绩承诺到期等 复杂背景下,小盘股证伪的概率大幅提升,导致人们对于小盘股的风险偏好一路下行小盘股ROE(TTM)已经 连续7个季度为负,滑向深渊;当前超过70%的小盘股无人覆盖,这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