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taoz****ayue 文档编号:5760686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文化”语文阅读答案玉文化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20分) 古往今来,“玉”字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美妙而高尚的字眼。人们用玉字组成不计其数的词语,来表达自己所宠爱的事物,例如玉貌、玉体、玉女、玉容等等,并把为正义而死形容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崇玉之风炽盛,可见一斑。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德是质量,符是颜色,即质量是首要的,颜色是次要的,至今这仍是评价软玉的两个基本标记。 玉的外观颜色一望便可知,但其内质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古人有许多评价标准,如礼记为十一德,管子为九德,荀子为七德。汉代许慎将先秦对玉自然属性的观看和演绎加以概括和改善,提出玉有五德之说。这五德是“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可见五德不仅包括了玉的质、色、声、雕等内涵,而且把它们同人的品质结合起来。“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比方,都是古人将玉人格化,并给予它美和德两重性格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消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