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户制度,是一种以千户、百户等官吏为 千户制度 千百户制度,是一种以千户、百户等官吏为主体的藏族基层管理制度。清雍正十年(1732年)夏,应西宁办事大臣达鼐奏请,西宁、四川、_派员勘定界址,三方交界之地的藏民七十九族之中近西宁者归西宁管辖,近_者暂隶_。在归西宁管辖的四十族之内,依据族人多寡,从本族豪酋之中委任土官,令其治理地方,管辖属民。其族内人户,千户以上,设千户一员。百户以上,设百户一员。不及百户者,设百长一员千百户之下,设散百长数名。可见,千户、百户的称谓与他们当时所管辖的属民户数挺直相关。这里提到的百长有两种:一是管辖属民不足百户的土官,番例称之为管束部落之百长;一是散百长,即并不具体管辖人户,而是置于千户或百户之下,帮助其工作,番例称他们为小百长。番例还经常提到小头目、十家长等职称,并规定:每十户设立头目一名,若不遵行,千百户要受处处罚。顾名思义,十家长只是在十户左右的属民中产生影响。在番例各条款中,十家长和小头目从未被同时提及,二者所指很可能是同一职级,只不过称谓不同而已。番例在量刑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