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的前身是和。和,甲骨文写作.阅读笙甲骨文 笙的前身是“和。“和,甲骨文写作,左边表示形,犹如笙的样子,右边的“禾”字表示读音。“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取象于笙这件和谐共鸣的乐器。“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也。”作为乐器的“笙”,通“生长”的“生”,有万物生发的意思。笙斗就像大地,簧片像种子,笙苗就像生长出来的万物。当我们演奏笙的时候,一呼一吸好像一阴一阳,与道德经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殊途同归。这说明白笙与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观念的同一性。齐物论中讲到了“地籁”“人籁”“天籁”三位一体的和谐观念,“籁”字也是笙的名字。笙发音,气振簧鸣,气停音止,恰恰隐藏着天地间万物欢歌的含义。 笙可以中和那些共性鲜亮的民族乐器,如唢呐、二胡、琵琶等。这些乐器独奏的时候,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合奏的时候,若共性过分夸张,反而让彼此间无法交融。有了笙,这种问题就能得到肯定程度的缓解。由于笙的每一个音,都用两个以上的音组合起来演奏。这种多音组成的传统和声具有很宽的泛音频谱,可以补偿合奏中缺失的频段,让音乐听起来更加丰满圆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