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 农耕文化遗产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下循地理的观念。先秦哲人谈及此点,多半是论证伦理、政治问题的借喻,农学家则是正面探讨这一问题。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中国传统农业阅历时,概括出传统农畜产业的循环生产模式(如图所示): 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此类阅历概括还是浅层次的,但所包蕴的意义却很深远,与当下正在觉醒的“绿色意识”在理念上相通。“绿色意识”主见人类应仿效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以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从“绿色意识”中还可引申出“绿色消费”的观念,即适度消费意识。当下发达国家的高消费已经造成资源的巨量损耗;而进展中国家消费观念更新的速度,大大快于科技与经济进展速度,形成一种浮躁、超前的消费取向。值此之际,提倡天人协调的绿色意识及其表现绿色消费,可以转变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主体与客体协调互济。 人类对自身和外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认识经受了三个阶段:“主客浑然一体阶段”“主客体两分对立阶段”“主客体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