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7965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都江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都江堰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72020 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 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 78 号)精神,结合 成都市卫生计生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成卫计发2017 19 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成府发 201632 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20172020 年)的批复(成府函2017 161 号)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十二五 ”深化医 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

2、进展“十二五”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 下,全市持续扎实创新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明显成效。全民医保体系健全完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完成整合,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 98.3%,筹资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5 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达到 490 元和 590 元,政策内报销比例稳定在 75%;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全面进入常态化运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并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医疗服务改革有序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过托管和互 2 助合作联营等方式开展公立医院间的联合,从而带动

3、形成具有分级诊疗实践意义的医联体模式,并扩展到基层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为分级诊疗打下坚实基础。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进。2016 年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 35%。持续推进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实力得到明显加强,基层服务“网底” 功能显现,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逐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得到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巩固和完善。在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持续增强基本药物流通配送的监管和质量督查,药品供应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规范

4、化培训制度初步建立,医教协同,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建立区域医疗卫生数据平台,统一区域卫生信息和数据的上报与监测体系,医药卫生监管持续加强。中医药发展得到持续推动。以积极推进中医“治未病” 健康工程为契机,构建基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而提升整体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中医药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惠民效果进一步放大。健康服务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办医加快发展。通过改 3 善政策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截至 2017 年底,全市每千名常住人口社会办医病床数达到 1.93 张,提前完成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

5、0 年)中提出“到 2020 年,每千名常住人口社会办医病床数不低于 1.5 张”的目标要求。经过努力,2016 年都江堰市人均预期寿命 79.56 岁,比 2011年提高 1.66 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3.22 岁。居民 15 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医药费用不合理过快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基层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实践证明,深化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 得到明 显缓 解,获得感不断增 强。(二)改革与发展环境“十三五” 时 期是都江堰市建 设国际生态 旅游名

6、城的重要时期,是全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都江堰建设的关键时期。全民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目前我市虽然在上一阶段医药卫生体制各项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改革措施与部门之间的联动性不够强,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还需加大协同推进力度。公立医院扩张性、粗放式发展格局未根本改变,需要通过进一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向内涵式发展、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我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但医疗卫生服务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分级诊 4 疗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同时,我市经济发展进

7、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大 卫 生、大健康 ”理念需要 进一步确立。面 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市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增强定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创新、重点突破,推动医改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和综合推进,破解医改难题。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维护和增进人

8、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推进,强化医药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以全民健康支撑全面小康。力争建设成为省级健康城市。为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二)主要目标 5 基本形成系统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策框架,分级诊疗政策体系清晰并趋于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更加高效,药

9、品流通使用政策进一步健全。全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2020 年,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控制在 25%以内,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比 2016 年提高 2.25 岁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9.510 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3,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 5,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重点任务“十三五” 期 间,继续 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

10、监管等 5 项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并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基层首诊、政策引导、创新机制,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要手段,建立机制良好、运行有效的家庭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以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为载体,形成具有机制良好、运行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在区域医联体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 6 到 2020 年,形成机制良好、运行有效的分级诊疗模式及分级诊疗制度。1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成都市构建城镇空间四级城市体系要求,结合成都市“西控 ”战略部署,综

11、合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需求,统筹考虑多层次医疗需求,科学编制并持续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合理规划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定位,加强协作,推动功能整合和资源共享。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和规模。以增强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目标,不断探索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手段,以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制度。在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上,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鼓励医联体内公立医院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以需求为导向,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确保公建配套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加强

12、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完善 15 分钟健康圈。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提升工程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基层网底,巩固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标准化建设成果,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重点,强化 7 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强化和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妇产科、儿科、中医、康复、口腔科以及五官科等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

13、改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环境和设施设备,对村卫生室进行公有化和标准化建设。持续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 行动计 划,在基层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和培训。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 建设力度,发挥“示范中医 馆” 的示范、带动 作用,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5%的村卫生室配备针灸、火罐、刮痧板、TDP 等中医诊疗设备,提供中医药服务。3完善基层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主体地位,落实人事、经营、分配等方面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巩固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基层医疗卫

14、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绩效考核,既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又防止出现新的逐利行为。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负责人绩效评价机制,对机构负责人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其他人员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内容。4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建设,进一步降低县域外就诊率。以推动建立纵向型、紧凑型医疗 8 联合体为主要手段,综合各类措施,包括鼓励大医院医师下基层、退休医生开诊所以及加强城乡对口支援、实施远程医疗等,将大医院的技术传到基层,切实帮

15、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中医医院建设,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合理确定中医医院功能定位,完善中医医院的规划和布局,提升市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5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引导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在鼓励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强化其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引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优质资源,整合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构建以城市三级医院为“龙头” ,以市属公立医院为枢纽,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联体。以资源共享和人才下沉为导向,将医疗联合体构建成为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形成责、权、利明晰的协同服务模式。医联体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等多种管理形式。在医联体内推

16、行综合诊疗服务、医疗技术、人才交流、教育培训等“一体化” 管理。根据中医和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等专科实际,探索组建相应的专科医联体,加快推进专科分级诊疗建设。规范和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等不同级别、类别医院的功能定位,健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机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促进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重点畅通患者向下转诊渠道。完善医保支付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调动各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三级公立医院收治疑难复 9 杂和危急重症患者,逐步下转常见病、多发病和疾病稳定期、恢复期患者。通过病种分类手术分级、支付分层、绩效考核等激

17、励约束手段,合理调控不同级别类别医院的总诊疗量和医师日均诊疗量。实行上级医院优秀医务人员下沉服务定期轮流制、挂牌公开制。强化医联体和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切实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药物使用等行为。6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重点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完善签约服务收费和激励政策,通过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医保支付、价格调控、便民惠民等措施,鼓励城乡居民与基层家庭医生、乡村医生及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探索试行对签约服务实行按人头付费,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

18、盖率达到 80%以上。到 2020 年,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遵循医学科学规律,结合功能定位,制定双向转诊标准,对超出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为患者提供相应转诊服务。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合理引导就医流向。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探索降低医保支付比例或按规定不予支付。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物配备、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等方式,引导医疗联合体内部 10 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激励。7推进急慢

19、分治并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和流程,建立健全分工协作机制,畅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等慢性病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渠道,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参与建立反应灵敏、规范统一的全域成都 120 信息网络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设立急救装备统一标准、标识,优化急诊患者就医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就急、就近治疗。健全慢性病人群预防、治疗、康复全程健康服务管理体系,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为重点,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建设,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密切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举办康复、护理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并参与到分级诊疗制度中,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残疾人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显著增加康复、长期护理服务等供给资源。(二)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明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到 2020 年,基本建立符合我市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