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中的文化【筷子中的文化阅读附答案】 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始终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用法中,依据考古资料供应的信息,既有器形的改变,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瘦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改变。四川发觉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