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 龙 江 省 重 点 发 展 产 业 简 介(第二批)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黑龙江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一、市场分析国际市场。近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的需求量逐年增长。2010 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生产总值为 1310 亿欧元,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等国家和地区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预计到 2015 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 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 1600 多亿欧元。主要判断是国际矿业巨头在市场带动下,对矿石行业、运输服务行业对铁路货车和配件的产生需求。预计后五年,大洋洲市场需求各型货车 13000
2、 辆,独联体各国经济走出低谷,如哈萨克斯坦、蒙古等资源型国家,对货车需求量较大。南美市场需求各型货车 16000 辆,其中巴西市场空间大,年需求量 1000-2000 辆,但南美洲市场价格偏低,加上高额海运费和进口关税的影响,整车进口没有竞争力。该市场缺乏铸件、优质的转向架、整车设计。扩大国际市场的难度是,国外公司实力很强。美国特尼提公司(Trinity)是北美最大的货车制造商、最大的车轴、车钩制造商,年制造整车能力 3.2 万辆,长期以来始终占领着市场份额第一位,占了全部市场份额的 12%。独联体国家技术和贸易壁垒较高。技术准入、认证许可等制约整车顺利进入俄罗斯市场,配件需要贴牌生产。运输成
3、本及进口关税较高等。国内市场。中国铁路货车整车生产企业共 17 家,有货车整车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共 7 家,主要为中国北车所属的齐齐哈尔、西安、太原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所属的南车长江、二七、眉山车辆公司,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北车集团产业布局,我省将继续以生产铁路货车为主。随着全国高速铁路,一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将带动高速客、货运车辆,地铁机车车辆等产品的增长,配件和运营维修需求也将随着机车车辆的拥有量增长而增加,铁路货车的产能与供需基本持平,供大于求。二、发展优势研发优势。齐轨公司拥有国内最大、最强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支由国内知名专家、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专
4、家、拔尖人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为技术带头人的一流产品研发队伍。掌握了世界先进水平的铁路货车主要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水平始终处于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制造能力。省内有齐齐哈尔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21 户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有敞车、棚车、平车、漏斗车、特种车、罐车、长大货车、铁路起重机、车钩和其他联结器、缓冲器及零件的制造,敞车、平车的检修等,产量保持世界前三名。现已形成齐齐哈尔、大连、哈尔滨、牡丹江四个制造基地,以齐轨道公司为研发制造主体,金车公司辅助配套,哈尔滨轨道交通装备公司修理货车及新造出口货车和企业自备车,牡丹江金缘公司配套关键部件的完整产业配套集群。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
5、、配套和服务体系,具备年新造货车15000 辆、修理货车 10000 辆、修造起重机 30 台、生产关键核心配件 25000 辆份的生产能力,铁路货车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2012 年实现产值 127.1 亿元,占全国该产业总经济规模的 3.6%。政策及环境。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发展领域,将会得到政策支持。我省与中国北车集团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支持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该产业列入我省重点支持的十大产业,省市全力支持该产业项目建设。地域优势是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市场份额。 三、发展重点打造世界领先的铁路货车制造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6、把握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趋势,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推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做强铁路货车制造产业,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机与配套协调发展,做大配套产业,培育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融入国际产业链。制造与制造服务相结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由“单一制造”向“制造加服务”拓展。产业布局是,构筑新造货车、修理货车、机车车辆配件、铁路起重机、非标装备、特种集装箱和现代钢铁物流业务单元。在巩固扩大货车新造、修理业务的同时,快速扩大机车车辆配件、铁路起重机、非标装备、特种集装箱和现代钢铁物流业务规模。以齐轨道装备公司为核心,结合产业发展,打造齐齐哈尔世界
7、领先的铁路货车研发、制造基地,哈尔滨修理货车及出口车基地和牡丹江铁路货车关键配件制造基地。通过产业链前延后伸,快速扩大齐齐哈尔起铁路起重机、非标装备、特种集装箱和哈尔滨现代钢铁物流业务规模。发展重点新造铁路货车。巩固世界前三强地位,建成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以基础平台、技术平台、产品平台相互依托、相互支撑,战略、资源和机制集成管理的开放式中国铁路货车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开发、成果工程化、产业化、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使重载快捷铁路货车核心技术及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修理货车。以新造货车研发优势为依托,以既有货车修理资源为基础,以国内铁路货车升级换
8、代、货车新造业务国际化和大客户战略合作为契机,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在巩固既有国铁修车市场的基础上,超前研究、探索新型货车修理和海外修车业务;与战略合作伙伴探索包括地铁、城铁修车在内的运维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关键零部件。发挥研发优势,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 ZK1 转向架和重载车钩等关键配件为重点,拓展全球市场,树立“中国创造”的品牌,提升中国货车技术和产品的影响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铁路起重机。推进 1700t.m 救援铁路起重机和高铁救援起重机开发研制和市场化进程,以新型救援铁路起重机研制为契机,推进铁路起重机技术研发水平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发,不断提高救援铁路起重机和中
9、、小吨位工矿企业新造市场、修理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特种集装箱。抓住我国铁路特种集装箱运输发展机遇期,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突出产品特色,打造核心能力,着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罐箱产品系列化,干散货箱、矿石箱等特种集装箱产品的技术研发、储备和市场化进程。非标装备。成为国内铁路货车工艺装备行业领军企业。抓住我国铁路货车新一轮升级换代和铁路货车造修企业搬迁两大机遇,充分利用齐轨道装备公司的技术、营销和制造三大平台,把握技术先发优势,发挥工艺牵引作用,加速非标装备升级换代、新产品研制和市场化进程,实现非标装备产品系列化、商品化,全面提升非标装备业务市场竞争能力,成为我国铁路货车工艺装备行业领
10、军企业。现代钢铁物流。发挥哈尔滨装备公司区位优势,中国北车品牌、资金优势,以集采分销和金融服务为主导,以中国北车大宗物资采购和哈尔滨市中小钢贸商钢铁贸易为基础,带动钢铁现货电子交易量,拉动钢材吞吐量,实现东北地区钢铁现货交易中心地位。配套产业。以进入国际铁路货车配套产业为目标,开放配套产业,引入社会资本,实现集群式发展。依托齐轨道装备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交叉转向架和重载车钩等关键配件优势,发挥齐轨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优势,大力开拓国际配件市场。实现整机带动配件,配件促进整机的良性互动。四、招商重点1、建设齐齐哈尔轨道交通产业园区。规划园位与齐齐哈尔市齐轨道装备公司毗邻,面积 110 万平方米
11、,计划总投资32 亿元,按轨道交通装备整车、配套产业基地布局,以齐轨道交通公司为龙头,拟吸引一批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建设期限为 2013 年-2018 年,预期实现年产新造重载铁路货车 16000辆、年产新造重载铁路货车配套产品 20000 辆,实现产值 150亿元。可参与园区厂房、供热、供排水、道路、通讯建设等项目建设。2、轨道货车车轮生产项目。为齐轨年 1.5 万辆货车配套,在满足齐轨道公司配套需求的同时,做大轮对国内配套和出口配套规模。3、齐轨哈钢材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以钢材物流为主、车辆配套制造为辅,引进战略投资,提高钢材贸易、仓储、加工、钢结构件制作以及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物流规
12、模水平。4、研究在独联体设立分公司。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拓独联体国家市场,攻克技术准入、认证许可等方面的难关,争取在整车及配套产品进入独联体市场方面取得突破。5、与原材料及配件供应及物流商深度合作。对采购量较大的型材、板材、车轮、车轴、轴承等,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项目入驻园区。6、探索货车生产加租赁业务。借鉴世界铁路货车先进企业经验,寻求有经验的合作伙伴,探索货车租赁经营新模式。利用技术优势延伸铁路货车售后服务链条,在产业链前后端探索开展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7、引进配套企业。以哈齐牡三户骨干企业为龙头,吸引焊接、冷弯型钢、钢结构、铁路橡胶配件、铸造辅助材料加工及货物运输等项目属地化
13、整机配套。形成中小件下料、加工、组焊、油漆等中小零部件生产能力。黑龙江省通用航空产业一、市场分析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商业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通用航空是航空产业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为活跃、市场容量最大的产业门类。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的作业飞行,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及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治安管理、公务飞行等方面的飞行活动,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特点。在全球民机产业销售收入构成中,美国占 48%,欧洲占 44%,日本占 4%,巴西占 3%,中国占 1%,可见我国发展空间非常大。据权威预测,未来 20 年,全球民用飞机
14、市场需要干线飞机2.98 万架、支线飞机 0.68 万架、通用飞机 4.58 万架、直升机 3.8 万架,总价值近 5 万亿美元。国内通用飞机市场巨大,预计我国需要干线飞机约 4000 架,价值约 43000 亿美元;需要支线飞机约 890 架,价值 1700 亿元;各类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需求将达到 1.45 万架,价值超 1570 亿美元。我国通用航空领域的潜在市场需求极为广阔。据权威预测,到 2015 年全国约需 2030-3165 架通用飞机,到 2020 年通用飞机保有量将达 3200-6090 架。根据航空拉动产业链发展的效应,未来十年,我国通航市场产业规模将在 1-1.5 万亿元,通
15、航产业爆发式增长期即将来临。国内通航市场正在加速开启。国家已出台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 年) ,民用航空产业已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正在逐步实施,巨大的市场需求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形成了以制造业和运营业为核心,以维修维护、飞行培训、机场运营及金融保险等一系列配套产业为辅的产业集群雏形。但总体看整体产业规模小,产业链发展不协调。国家一直实行严格的空域管制等政策环境仍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限制。突出表现是,通用飞机研发能力薄弱,产品少,品牌效应低,进入市场竞争力差;发动机、航电等核心关键设备受制于国外;运营机队老化,培训和维修能力不足,飞行模拟器、培训等系统基本依赖进口;空域开放度低,国内通用机场数量少,机场、空管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固定运营基地、飞行服务站等配套设施刚刚起步。与通航大国相比,我国通用航空器品种少、产能低,通航市场规模过小,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通用航空产业具有极强的辐射带动力。其发展与研发设计、实验验证、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制造、信息、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关联密切。研究表明,如按产品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