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 8 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 6 10 题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 2s 与 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 4 B 4: 5 C 3: 4 D 4: 3 2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 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
2、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 F1,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为 F2,则( ) A坐着比躺着时 F1 大 B坐着比躺着时 F1 小 C坐着比躺着时 F2 大 D坐着比躺着时 F2 小 3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0 5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 50s 末的速度为零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30m/s C在 0 50s 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 850m D汽车在 40 50s 内的速度方向和在 0 10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4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3、下列速度 v 和位置 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 质量分别为 m1、 m2、 m3 的木块 1、 2、 3, 1 和 2 及 2和 3 间分别用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 1 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 1、 3 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2L+ B 2L+ C 2L+ D 2L+ 6一只气球以 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 6m处有一小石子以 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 g 取 10m/s
4、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 1s 末追上气球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7如图所示, t=0 时,质量为 0.5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2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v/ms 1 0 8 12 8 A t=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 B
5、点 B t=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 C 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2m/s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 B、 C 间的距离 8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1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 了 t1 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 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t2 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M 上叠放物体 m,两者间有一条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相对地面静止则 M、 m 的受力情况是( ) A m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M 受到 m 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 M 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 M 无摩擦力作用 10如图所示,一
6、个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的边长分别为 a、 b、 c,被沿两直角边的细绳 A、B 悬吊在天花板上,且斜边 c 恰好平行天花板,过直角的竖直线为 MN设 A、 B 两绳对三角形薄板的拉力分别为 Fa 和 Fb,已知 Fa 和 Fb 及薄板的重力为在同一平面的共点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薄板的重心不在 MN 线上 B薄板所受重 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 MN 的延长线上 C两绳对薄板的拉力 Fa 和 Fb 是由于薄板发生形变而产生 D两绳对薄板的拉力 Fa 和 Fb 之比为 Fa: Fb=b: a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11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
7、下: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M,重物的质量 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 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s;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时器分 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 A和光电门 B 所用的时间 tA和 tB,求出加速度 a; 多次重复步骤 ,求 a 的平均值 ;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 ( 1)测量 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cm ( 2)物块的加速度 a 可用 d、 s、 tA和 tB 表示为 a= ( 3)动摩擦因数 可用 M、 m、 和重力加速度
8、g 表示为 = ( 4)如果细线没 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填 “偶然误差 ”或 “系统误差 ”) 12如图甲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附有刻度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0.02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 A、 E 两点迹之间的距离为 cm,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13我国 ETC 联网正式启动运行, 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 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
9、假设汽车以 v0=15m/s 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 ETC 通道,需要在收费线中心线前 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 v=5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 v0 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 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 v0 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1m/s2,求: ( 1)汽车过 ETC 通 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 ( 2)汽车过 ETC 通道比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省的时间是多少 14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轻绳 OB 水平且 B 端与站在水平
10、面上的质量为 m2 的人相连,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sin37=0.6, cos37=0.8 g 取 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 1)轻绳 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 3)若人的质量 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 m1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5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 x v 图象(即位置速度图)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已知
11、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质点乙以某一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2,且其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求: ( 1) a1、 a2 的大小 ( 2)开始运 动后,两质点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016-2017 学年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 8 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 6 10 题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 1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12、为 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 2s 与 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 A 5: 4 B 4: 5 C 3: 4 D 4: 3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先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因为汽车刹车停止后不再运动,然后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解 【解答】 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t= = =4s 2s 时位移: x1= at220 2 5 22m=30m 5s 时的位移就是 4s 是的位移,此时车已停: = m=40m 故 2s 与 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3: 4 故选 C 2如图所示,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
13、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 F1,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为 F2,则( ) A坐着比躺着时 F1 大 B坐着比躺着时 F1 小 C坐着比躺着时 F2 大 D坐着比躺着时 F2 小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 当人坐在吊床上和躺在吊床上比较,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绳子拉力的变化吊床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 【解答】 解:吊床对人的作用力与重力等值反向,所以躺着和坐在时, F2 都等于人的重力,不变 坐在吊床上时,吊床两端绳的拉力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较大,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2Fcos=G,越大则绳子的拉
14、力越大,所以坐着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较大,则绳子的拉力较大 ,相反躺着时,绳子的拉力较小,即坐着比躺着时 F1 大故 A 正确, B、 C、 D 错误 故选: A 3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 0 5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 50s 末的速度为零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30m/s C在 0 50s 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 850m D汽车在 40 50s 内的速度方向和在 0 10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 系 【分析】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当物体的运动
15、方向和加速度保持大小不变时,物体就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解 【解答】 解: ABC、 10s 末速度为 v=a1t1=2 10=20m/s,匀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x1= t1= 10m=100m 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x2=vt2=20 30=600m, 50s 末速度为 v=v+a2t3=20 1 10=10m/s,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 x3=vt3+ =20 10 =150m,所以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20m/s,总位移为 x=x1+x2+x3=850m,故 A、 B 错误, C 正确; D、由上结果可知,汽车一直沿直线向同一个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
16、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4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 度 v 和位置 x 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 小球先自由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地面碰撞后,做竖直上抛运动,即匀减速直线运动,之后不断重复小球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为 g,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分析 v与 x 的关系,再选择图象 【解答】 解: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下落的速度 为负值,故 C、 D 两图错误 设小球原来距地面的高度为 h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根据运动
17、学公式有: v2=2g( h x),由数学知识可得, v x 图象应是开口向左的抛物线 小球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过程,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故 A 正确, B 错误 故选: A 5如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 m1、 m2、 m3 的木块 1、 2、 3, 1 和 2 及 2和 3 间分别用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 1 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 1、 3 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A 2L+ B 2L+ C 2L+ D 2L+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
18、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 【分析】 分别对木块 3 和木块 2 和 3 整体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结合胡克定律求出两根弹簧的形变量,从而求出 1、 3 量木块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对木块 3 分析,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平衡,有: m3g=kx,则 x= 对木块 2 和 3 整体分析,摩擦力和弹簧弹力平衡,有: ( m2+m3) g=kx,则 则 1、 3 两木块的距离 s=2L+x+x=2L+ 故 B 正确, A、 C、 D 错误 故选 B 6一只气球以 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 气球正下方距气球 6m处有一小石子以 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 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9、,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子一定能追上气球 B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 1s 末追上气球 D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到达最高点时追上气球 【考点】 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 当石子的速度与气球速度相等时没有追上,以后就追不上了,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即可判断 【解答】 解: AB、设石子经过时间 t 后速度与气球相等,则 t= 此时间内气球上升的位移为 10 1m=10m,石子上升的位移为: 因为 15 10m=5m 6m,所以石子一定追不上气球,故 A 错误, B 正确; C、若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9m/s,在
20、石子在抛出后 1s 末,气球上升的位移为 9 1m=9m,石子上升的位移为: 因为 15 9m=6m,所以 1s 末石子追上气球,故 C 正确; D、由 C 的分析可知,当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9m/s,在 1s 末追上气球,所以当气球上升速度等于 7m/s,石子追上气球的时间肯定小于 1s,而石子到的最高点的时间为 2s,所以石子在达到最高点之前就追上气球了,故 D 错误 故选: BC 7如图所示, t=0 时,质量为 0.5kg 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每隔 2s 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
21、度 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t/s 0 2 4 6 v/ms 1 0 8 12 8 A t=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 B 点 B t=10s 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 C 点 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12m/s D A、 B 间的距离大于 B、 C 间的距离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1=4m/s2 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a2= 2m/s2如果第 4s 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 16m/s,从而判断出第 4s已过 B 点通过运动学公式求出 vB,即可求出 AB、 BC 的距离 【解答】
22、解: A、 C、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 体下滑的加速度 a1=4m/s2 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 a2= 2m/s2根据运动学公式: 8+a1t1+a2t2=12, t1+t2=2,解出 t1= s,知经过s 到达 B 点,到达 B 点时的速度 v=a1t1= m/s如果第 4s 还在斜面上的话,速度应为 16m/s,从而判断出第 4s 已过 B 点是在 2s 到 4s 之间经过 B 点所以最大速度不是 12m/s故 AC均错误 B、第 6s 末的速度是 8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 t= s=4s,所以到 C 点的时间为 10s故B 正确 D、根据 v2 v02=2ax,求出 AB 段的
23、长度为 m BC 段长度为 m,则 A、 B 间的距离小于 B、 C 间的距离故 D 错误 故选: B 8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1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了 t1 时间后改为加速度为 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t2 时间后停下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分析】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可求出末速度,即为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整体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最大速度的一半根据匀减速运动的末 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可求出初速度,也等于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 【解答】 解:由题意知,物体先做匀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后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作出 v t 图象如下图,则可知,全程中的最大速度 v=a1t1,因前后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 ; 故 AB 正确, C 错误; 全程的总位移: x= + ; 对全程由平均速度公式有: ,故 D 正确; 故选: ABD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M 上叠放物体 m,两者间有一条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相对地面静止则 M、 m 的受力情况是( ) A m 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M 受到 m 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 M 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 M 无摩擦力作用 【考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