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8408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 2009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题 一 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苗 圃 p 果 脯 b 晡 时 b 哺 育 b B 和 气 h 和 面 hu 唱 和 h 和 稀泥 hu C 量 入为出 ling 量 杯 ling 量 体裁衣 ling 思 量 ling D 漂 白 pio 剽 窃 pio 鱼 鳔 pio 骠 勇 bio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 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不同的人

2、,对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不同的。 A掩盖 清静 截然 B掩饰 清静 截然 C掩饰 清净 迥然 D掩盖 清净 迥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一项 A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 耸人听闻 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B面对一位 谦谦君子 ,我不会展露本性,因为我看不清他温和文雅的外衣下藏着颗怎样的本心。君子是个面具,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C在现场,影院特意赠送冯小刚导演一把集结号。冯导 煞有介事 地拿着,可还没等摸热,就被一位自称看过两遍集结号的热心影迷 抢走了。 D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 五花八门 ,花

3、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 红(含紫红)紫 蓝 黄 白 黑 绿 复色九大色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08 年 8 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 100 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B福娃是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 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C通过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进一步证明我国在技术上已 具备培养航天员的能力,这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 D 上周末还在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一夜之间竟被

4、商务部 国家工商总局 质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 “立即全部下架 ”! 二 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 与 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 让 之 而 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齐将鲁康祖 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 置 之,教云: 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

5、率领来斫营。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 与 高聪刘藻等救之。永曰: 深沟固垒,然后图 之 。 聪等不从,一战而败。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齐将马仙 琕 连营稍进,规 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 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仙 琕 烧营卷甲

6、而 遁。英曰: 公伤矣! 且 还营。 永曰: 昔汉祖 扪 足,不欲人知。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 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 之 。 后除恒农太守,非心所乐。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永 每言曰: 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后为南衮 州刺史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北史 傅永传,有删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洪仲深 让 之而不为报 让:辞让 B渡南岸,当深处 置 之 置:放置 C 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 规 解城围 规 :谋划 D昔

7、汉祖 扪 足,不欲人知 扪:摸着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洪仲深让之 而 不为报 仙琕烧营卷甲 而 遁 B公伤矣! 且 还营誓不相隔卿, 且 暂还家去 C深沟固垒,然后图 之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 之 D有友人 与 之书而不能答 与 高聪 刘藻等救之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3分)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永每言曰: “马援 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 永独收散卒徐

8、还。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傅永年少时就武艺超群,但 20 多岁时却不能答对朋友在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后来通过发愤读书,终于兼具文武之才。 B傅永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他摸准了入侵齐军的心理,巧置疑标,妙施伏兵之计,一战而大获全 胜。 C解涡阳之围时,在高聪等人不听从作战意见而导致战败后,傅永没有气馁,而是收拾残兵, 运用谋略进行反击,打击了敌人的锐气 。 D傅永临阵勇猛过人, 70 多岁了还独自率领千余人与前来解围之敌决战,且不顾腿伤冲入敌阵,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 9断句和翻译。( 10 分) ( 1)用

9、“/”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语句断句。( 4 分) 然 于 御 人 非 其 所 长 故 在 任 无 多 声 称 后 为 南 衮 州 刺 史 年 逾 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永量齐兵好以斫营为事, 又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3 分) 马援 充国,竟何人哉?吾独白首见拘此郡!( 3 分) 10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 ,何人枕上闻? 注: 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

10、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 “洞霄宫 ”。 ( 1)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的赏析。( 4 分) ( 2)诗的尾联提到了 “芭蕉雨 ” “枕上闻 ”,这描绘了怎样的一幅意境?( 3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 (1)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 (庄子(逍遥游 )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3) 参差荇菜, 。 ,寤寐求之。(诗经 关雎 ) (4) , ,此事古难全。

11、 (苏轼水调歌头 ) 三 (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女子小人疑议探析 卞 权 读书贵质疑,明代学者陈献章云: 疑者,觉悟之机也。 若有疑不质,就成了书本奴隶,一旦留下误解与妄解,难免产生一谬留千载的憾事。拜读白子超先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文后(原文载新民晚报),拟对该文所引的六种解译作一补 充,权作第七种解译,能否判为正解,不才未敢遑论,谨移樽就教于子超先生。 历来,对于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三句语录的译解,诚如白文所引的译证,不但把 唯女子 中的 女子 (古文合成词组)译为 女人 (现代单纯词),而且几乎一律将 女子

12、 译同于 小人 。当代儒学大家南怀瑾先生也说: 有一次一个妇女团体要我去讲中国文化,就有一位提出论语 阳货中这两句话来问我,我说我不敢说,我说了你们要上来打我的。她们说不打。我说你们不打,我就赞成孔子的话,这是没有办法来替妇女们辩护的。 (语出南 怀瑾论语别裁)犹见 只有女子与小人一样难以教养 的译解,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 定译 。我查阅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和其他多种名家译本,基本上大同小异, 唯女子 两千多年来竟牢牢地与 小人 绑在一起。唯因持此 定译 的多为名家学者,令人持疑而难质 然而,学古不泥古,疑义相与析,又不甘存疑善罢,乃因从古文今译的 信 达 雅 三个互相依存的标准来衡量这一

13、 定译 ,总是感到疑云难消。倡行 克己复礼 的孔子,自然心怀敬母爱妻的仁德,岂能违背伦理道德,一杆子将慈母与淑妻也打入 小人 的泥淖里呢?况且 一部论语的主要教育对象是莘莘学子,并非是当时的闺中女子。从来论文强调 文品 与 人品 的融通辨析,倘若孤立地就文译文,断章释义,乃至望文生义,表面上看也似忠于原文,如顾及全文整段,就会发现牵强附会,使人难以信服。 存疑数十年,终于在去年春天从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论语新解中寻到了解疑答案,我欣喜不已。原来,疑问的症结出在用后代通用的单纯词 女子 (名词词缀),去套用孔子(春秋时代)文言实词的合成词组 女子 (代词名词)。论语中所涉的 女 字,在词义和语法功能

14、上有多种分工,其中有 18 个 女 的音义训 诂无一例外都同于 汝 ( r ),都是人称代词,译为 你 或 你们 ;而 子 是古文名词,译为 学生或弟子 。系因阳货篇中的 女子 并非现代文中的单纯词,而是由两个单音实词构成的词组。 辨别了古今词语在虚实音义,以及语法功能等方面演变的误差,论语 阳货篇载的原文即可作如下解译: 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难以教养的,教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而自满),教给你们深远的知识就埋怨(因不懂而怨天尤人)。 上文新译并非主观猜测,系按古文今译的规范诠释的。古文中 女 作 汝 通用已屡见不鲜, 子 作学子弟子解译,诚为正解。语言文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

15、变的, 拿现代文中的 女子 ,套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文言文中的 女子 ,失之偏颇 (金池:论语新译)。 有时真理只要跨进一小步,就会成为荒谬 。循此,倘若这一最新解译能予认同的话,传统翻译无疑是 让孔老夫子蒙冤受屈了两千多年 ,怎不令人浩叹千古! 译文之道千变万化,唯此,朱自清先生对古文翻译曾有提示: 任何词句和语汇都是可以分析的。 文场学林多诤谏,毕竟随人说短长者多,深思独疑者少,稍有疏忽很容易闹出 以今淆古 的笑话,甚至滑入谬误,尤在古文翻译与 古文教学中,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 (选自 2008年 1月 2日中华读书报) 12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 分) A南怀瑾的论语别裁

16、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都将论语 阳货中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中的 “女子 ”翻译成 “女人 ”。 B作者认为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中的 “女子 ”翻译成 “女人 ”不符合孔子克己复礼的道德行为规范。 C将 “女子 ”翻译成 “女人 ”,符合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古文翻译 “任何词句和语汇都是可以分 析的 ”的观点。 D用后代通用的单纯词 “女子 ”,去套用孔子时代文言实词的合成词组 “女子 ”,就是所谓的 “以今淆古 ”。 E语言文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因此文言翻译要注意古今的差异。 F其他著作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中的 “女子 ”翻译成 “女人 ”,并不一定是错 误的,人民

17、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论语新解的解释也只是一家之言。 13不属于作者对论语 阳货中 “女子 ”的翻译存疑数十年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传统翻译有断章释义 望文生义之嫌。 B传统翻译没有注意到论语的教育对象。 C传统翻译割裂了 “文品 ”与 “人品 ”的关系。 D传统翻译用后代的单纯词套用古代的合成词。 14将 “女子 ”翻译成 “女人 ”,本来只是一个词语的翻译问题,为什么作者却说这 “让孔老夫子蒙冤受屈了两千多年 ”?请用原文回答。( 4 分) 答: 15人们习惯将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的 “女子 ”翻译为 “女人 ”,本文认为形成这种思维定势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更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4

18、分) 答: 四 本大题为 选做题, 两组试题中请任选一组,每组试题 3 小题。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打上 “”。 ( 15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窗外人生 王呈伟 窗子里的人喜欢向窗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波秋水,看雨飘落,路上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 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

19、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是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出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 人生的气度。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的出。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正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

20、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上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人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蹈的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来人满面含羞。 宋人的天地似乎小了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 徘徊。 天空从方塘中鉴赏。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经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收回可极八方的目光,定格成 庭院深深深几许 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一颗颗敏感的心,从 西北望,射天狼 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 依门回首 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凤的智慧,可这窗

21、外庭院的视角也是狭隘多了。 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的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 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的更加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中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 世事洞明皆学问 他饿着肚子依然能够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蘸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

22、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 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 风花雪月 。 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向我们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心只读圣贤书 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 16第 5 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4 分 ) 17临窗极目, “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唐人 宋人 清人临窗的气度。 (每点不得超过 12 个字 )(6 分 ) 18人为什么要有凭窗向外看

23、的勇气?结合文意阐明理由。 (5 分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湖南人德行加上纽约人德行 胆大妄为,无所拘束,雄心勃勃,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这就是谭盾。 湖南人的德行。 他给自己下着定义。 22 岁时,在中央音乐学院 读大二的谭盾暑假一个人憋在教室里,写了他平生第一部交响乐 离骚。在这部试图诠释两千年前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里,他动用了很多板鼓箫等民族乐器,当时这是很出格的事。 我的老师当时很不满意,说你有这么深刻吗?你有这么多牢骚要发吗?后来这部作品得了一个大奖。 他笑开了,微微有点得意。 大概是湖南人的缘故。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教育要有精英文化的抱负,要学文人的气质气度,这

24、是地域教育的基础。 我成功的根源,对我而言,就是创造性。但是创造性的来源是非常艰辛的,要全面地学习,也离不开土壤。我觉得自己蛮幸运,一直 有很好的土壤。 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 文革 之前,跟着外婆在湖南乡下长大,在中国传统的儒教伦理农民非常朴实的真善美环境里长大;青少年时期跟着父母下乡,经历了 文革 的动荡和苦难。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苦难的,没有尝过苦难的人不会有抱负。有的人会失去理想信任信心,人生的一切都被摧毁,有的人则会底气更足。一个艺术家经历 文革 ,就像观看或者参与一部大歌剧,让你看到了一切。当 文革 结束,这个国家的精英要在废墟上重建理想和文化时,我们多多少少又参与其中,

25、中国最活跃就是这个时期。 无论湖南,还是 北京,都容纳不了这个嚣张创造力过剩的灵魂。 1986 年,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之一的湖南青年谭盾,拎着一箱足够用 3 年的卫生纸(有人跟他说纽约的卫生纸很贵),带着一颗 要来改变西方音乐 的野心,昂着头颅去了纽约,纽约聚集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各色人等。谭盾在艺术家聚居地格林威治村一住就是 10 多年。 全世界的神经病都在那里,你知道有多神经吗?你身边忽然冒出来一个人,你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竟然,他怀着的理想和你一模一样! 在一大堆来纽约追寻伟大使命的 神经病 笨蛋和天才中,也有一批来自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留学生 ,来自北京的艾未未陈凯歌,来自台北的李安

26、,来自上海的陈丹青陈逸飞 一群新波西米亚人,在那里寻找他们的出路和梦想。 那个时候,我天天和艾未未泡在一起。大家都很年轻,也很穷。但是所有的人都很有抱负,一种非常狂妄的抱负。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我感觉,这种很强的使命感,和毛泽东他们在上海成立共产党的使命感是一样的。我们出去留学,是为了中国去的。 纽约非常有意思,它永远在向你灌输 从地球上看世界都不够,一定要从宇宙看世界。而在中国,永远只告诉你让你从中国看世界。我觉得,从中国看世界,你 就不会这么爱自己,只有从世界这个角度讲,你才会更爱自己珍惜自己。 文化的创建,需要大舞台和大气候,而慷慨的纽约给予了他们一切。这批当年流浪

27、纽约的华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如今都是活跃在中外文化艺术领域里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自由独立的风气带回了国内。 我们对西方的学习很扎实。我们在西方学完之后,各人都对西方产生了很大的贡献。中国很大,但是,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重大冲击的人,大多是来自纽约的留学生。我觉得,全中国都应该为有这么一批人感到自豪。 湖南人和纽约人都有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虽然纽约 人很富,在物质和文化上过得舒舒服服;湖南人很穷,有时连辣椒萝卜都吃不上。但是,他们都没有仅仅生活在世俗的状态里,说白了,就是这两个地方的人都有一种超越俗气的潜能。 湖南人的德行,加上纽约人的德行,成就了一个如今的谭盾。狂妄,自由,随心所欲,追新逐奇,又不乏实际,紧紧把握住市场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