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8469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修法基部分必背考点汇总一、 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1.相关基本概念(理想、信念、信仰 )(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 信仰,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同一个人不同信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形成有机构成的整体。信念体系中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即信仰,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

2、的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崇高的。(2)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3.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意义(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2) 马克思主义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3) 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A.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B. 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

3、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C.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a 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b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c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3) 以“八荣八耻 1”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依托)(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4、时代精神。( 精髓)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 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A.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B. 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C.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2)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B. 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C.适应了社会主义现阶段道德建设的要求。(3)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三、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使命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肩负历史使命,要求(1) 立足新起点继往开来: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 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A.科技文化发展挑战B. 多变

5、国际环境挑战C.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四、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 立志当高远(不满足于现状)2. 立志做大事(社会需要)3. 立志须躬行(实践与奋斗)五、实现理想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1. 理想实现是一个过程(1) 一般规律,理想越高远,耗时越长。(2) 纵观历史,理想的实现必然遭遇波折。2.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1) 顺境:正视有利因素,防止骄娇二气(2) 逆境:正视困境阻碍,防止消极颓废六、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1) 现实孕育理想(2) 理想包含现实 (发展必然性 +转化条件)2. 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6、(1) 信念是支撑理想的精神力量。(2) 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进一步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3) 为理想而献身精神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人生的最高境界。3.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1)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2)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七、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 概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 基本要求:爱祖国河山、爱骨肉同胞、爱灿烂文化、爱自己国家3

7、. 历史性: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同时期有不同主题。(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2) 现阶段: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祖国统一大业。(3) 未来:国家消失,爱国主义将失去意义。八、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4. 同仇敌忾,抗击外侮。九、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 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目前主要

8、是对大陆地区公民的要求 )(1)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祖国繁荣发展提供可靠保障(2)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 中国共产党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并躬身实践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1) 爱国主义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 没有统一的主权、领土,爱国也不完整(3) 对大陆、港澳台、海外中华儿女的要求4.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2)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A.人有地域、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别B. 科学没有国界,但

9、科学家是有国籍的C.经济全球化过程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5.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1)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2)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内涵(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B. 弘扬近代革命精神C.弘扬和培育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6.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要将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1) 时代精神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2)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

10、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3) 要求A.理论、制度、科技、文化及各方面创新B. 投身实践十、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 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 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维护其团结是传统,巩固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2) 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3.增强国防观念(1) 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2) 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A.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表现B. 履行国防义务的要

11、求C.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A.立报国之志 B.增建国之才 C.践爱国之行十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立)(1)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2)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 :认真、务实、乐观、进取(3) 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5(人生价值 6)A 评价标准 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天赋论 康德感觉欲望论 洛克;进化论 达尔文马克思: a 社会关系的形成(客观条件)b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观条件)c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1)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12、(2) 社会经济关系的利益决定道德原则与规范(3)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4) 社会经济关系表现的阶级关系决定道德具有阶级属性3. 过程:五大类型(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4. 规律:螺旋上升5. 表现 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不断丰富合理;道德的发展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十三、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1.功能 认识:反映社会现实调节:道德评价是主要形式,从“实然”到“应然”2.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维护社会秩序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十四、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1.辩证分析:精华 or 糟粕2.反

13、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1) 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2) 发扬意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道德建设需要;个人健康成长需要。十五、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者需要适应后者的要求与挑战后者需要前者来保持其轨道与性质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1) 核心:为人民服务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2) 原则: 集体主义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辩证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

14、益;重视保障个人正当利益。(3) 宣传弘扬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共产主义道德植根于中国革命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2.(破)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反对拜金主义 7、享乐主义 8、个人主义 9 的人生观(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 八荣八耻 10)(2) 评价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3) 践行意义

15、增强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准则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自律意识,坚定信念十六、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公民基本道德建设重点:诚信道德建设3.大学生践行环节(1) 思想、心理上认知和认同(2) 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行为标准(3) 积极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十七、加强诚信道德建设1.内涵:诚实,即真实无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守信,即重诺言,讲信誉,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2.原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3.大学生加强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树立理想

16、信念的基础全面发展的前提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十八、锤炼个人品德1. 个人品德的内涵: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2. 特点: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3. 功能:推动社会道德发展;完善自我的内在根据十九、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1. 公共秩序的概念: 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一种有序化状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公共生活的概念: 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具有活动范围广泛性、活动内容公开性、交往对象复杂性和活动方式

17、多样性的特点。2.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际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3. 维护手段:道德+法律二十、社会公德的科学内涵1. 概念: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2. 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3. 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4. 养成: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带头践行二十一、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二十二、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1. 指引指引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

18、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来表现,包括授权性指引、禁止性指引和义务性指引三种形式。预测预测作用: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评价评价作用: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客体是人们的行为。标准是合法与否。法律、道德、纪律都可以作为标准,可以同时适用,但不能够取代。强制强制作用:法律能够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主体是国家、社会成员、社会组织。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目的

19、是实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确保法律权威,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平正义。教育教育作用: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实现方式有 1)学习法律规定;2)惩治违法犯罪;3) 嘉奖先进人物。2. 相关法律:(1) 治安管理处罚法 A.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B. 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公开、公正,尊重人权、人格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2) 集会游行示威法 A.立法目的: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B.

20、基本原则:政府依法保障;权利义务一致;和平进行。(3) 环境保护法 A.立法目的:保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B. 基本原则: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4) 道路交通安全法 A.立法目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B. 基本原则:依法管理;以人为本,与民方便。(5)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A.立法目的: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

21、织的合法权益。B. 基本原则: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 ;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二十三、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1. 职业道德(1) 基本概念: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2) 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 职业生活中的法律(1) 基本概念: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履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规范。(2) 基本要求:了解主要法律坚持基本原则明确职业权义(劳动者;公务员)依法处理纠纷(处理劳动争议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处理人事争议途径:申诉、控告、仲裁、诉讼。)(3) 典型法律:A.按适用对象划分a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