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58909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开封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开封市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 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史料是需要辩证的,同一史实,各书记载互异;同一原文,彼此引述不同;或采摭古书不记出处,或商榷前史而全违故实,以致事实讹谬,文字错舛,真伪混淆。若不加以辩证而随便引用,不但异说纷纭,无所适从;必至以讹传讹。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难题的就是考据学。这种学问,汉代的经注已开其端。自晋以后,

2、辨证史籍的书多起来了,裴骃注史记 ,对于原书的文句音义多所解释。裴松之注三国志 ,对于原书的史实多所增补;吴缜新唐书纠谬对于原书上史料的讹谬多所纠正,这些都是考据学的先导。到了清代,考据学大大地发展了。在清代,学者因受政治的压迫,不能涉及与现实有关的学问,于是埋头于故纸堆中,从事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因而中国的古典文献,无论经书、子史或史书,大部分都经过了一番考证。对于各种史籍中的史实,凡有可疑的,无不探源索隐,钩沉辑佚,考异正讹,使其本源大白,讹误自明,异说并陈,是非自见。清代辨证史料的著述甚多,其中有通辨诸史的,有专辨一史的。通辨诸史的书,最有名的,是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 ,王鸣盛的十七史商

3、榷 ,钱书是对原书上文字的校正、名物的训释,王书是对考证原书上的典章制度以及史实的校勘,两书各致力于一个方面,若融合而贯通之,则对史料之辨证,甚为有益。专辨一史的书,以辨“四史”者最多。崔适的窜乱史记的十余家,纠正纰缪;考证汉书的多侧重于文字的校正;考证后汉书的多侧重于史实的纠谬。考证三国志的皆系补佚考异。自晋书以下的诸史,辨证的书虽不及“四史”之多,但诸史皆有考证之书。以史料的范围而论,清代学者所考证的史料只是史料中的一半,即文献上的史料;至于考古学上的史料则做得非常不够。这是因为许多考古学的史料,如新、旧石器文化遗物、甲骨文及汉晋简牍等尚未发现,同时也是因为他们还不认识地下出土的史料的价值

4、,当时并不是完全没有考古学的资料,如殷周之彝鼎、两汉之石刻画像,早已呈现在当世学者之前,但均未被引用为考证古史的资料。即以文献考证文献而论,清代学者也没有考证完,例如从对诸史之史书志考证看来,侧重于地理和艺文,天文、律历、书表考证不太多;有关社会经济之食货志,风俗习惯之舆服志则绝无考证。清代学者考证使用的方法,是以文献考证文献,即以甲书上的史料辨证乙书上的史料,以真书上史料订正伪书上的史料,以各书上一般的通论指斥某一书上独特的异说。这种方法,用以有史以后的史料考证是可以的,用以史前史的资料考证,那就无异以伪辨伪,以疑证疑。晚近以来,对于考古学上的史料之考证,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但也不是到了我们

5、就没有事情可做。例如若干青铜器物的时代,尚待考证;若干甲骨文字的字义,尚待训释;若干汉代的石刻画像,尚待说明。特别是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如古人类、古生物的化石,古角器物、彩陶等,都需要我们做详细而精密的科学研究,才能变成史料。(摘编自翦伯赞史料辨证与考据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一史实,不同的书记载不一样,引述原文各不相同;采摘古书不标明出处,商榷前史讹谬,以致异说纷纭,真伪难辨,因此,史料需要辩证。B. 汉代经注开启了考据学先河,晋代辨证史籍的书多起来了,裴骃注史记 ,裴松之增补三国志 ,吴缜纠正新唐书 ,这些是考据学的先导。C.钱大昕的二十一史考异校正原书

6、上的文字,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考证、校勘典章制度及史实,两书辨证诸史,融合贯通,系统全面。D.对于史书中的史实,凡有可疑的地方,清代学者探源索隐,钩沉辑佚,有通辨诸史的,有专辨一史的,考据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殷周的彝鼎、两汉的石刻画像等考古资料在清代虽已被发现,但并没有用来考证古史,这说明当时学者还没有认识到文物的价值。 B.虽然清代辨证文献史料的著述很多,但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绝无考证,由此看来,当时学者辨证史料的范围尚不够全面。C.清代学者用文献考证文献、史料辨证史料这种方法考证有史以后的史料有效果,考证史前史则有许多需要修正和补充的地方。D

7、.清代学者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等手段,对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可信的史料。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代学者埋头于故纸堆,致力于与现实无关的考据学,造成学术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和当时政治上的限制有很大关系。 B.不知道利用考古学上的资料,也缺乏较多的考古发现,因此,从史料的范围来看,清代学者考证史料仅局限于大部分的文献资料。 C.晚近以来,虽然考证考古学上的资料取得了成绩,但对于一些青铜器物的时代、甲骨文字的字义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D.清代考据学的成就与不足让人们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考古学上的史

8、料即如地下出土的新材料。(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12 分)史海远航章开沅在华中师大历史系任教初期,对太平天国很感兴趣。1954 年,德国贝喜发博士专程来武汉搜集辛亥革命史料,接待与陪同的章开沅不由想: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搜集辛亥革命史料,而就在首义之地武汉从事历史教学的自己为什么对辛亥革命史漠不关心呢?接待期间,章开沅与辛亥老人朝夕相处畅谈往事,激发了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兴趣,从此章开沅走进了辛亥革命历史研究领域。在他的倡议下,第一个全国性纪念辛亥革命的会议辛亥革命 50 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办,章开沅的两篇论文武昌起义与湖北革命运动 从辛亥革命看

9、资产阶级性格受到与会者的关注。经过数十年刻苦钻研,章开沅出版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 辛亥革命前后史实论丛等专著,与其他学者编撰多卷本的辛亥革命史 ,在编写组多次讨论的基础上,他写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研究辛亥革命史一文,总结了 1949 年以来辛亥革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着重就指导思想、人物评价、中外关系、资料工作、研究方法等重大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增进了海外学者对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的了解。章开沅和各界人士一起成立了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培养了饶怀民、马敏、严昌洪、赵军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研究者,章开沅赴美国、日本访问,这是中国大陆辛亥革命研究者第一次走出国门,把中国辛亥

10、革命史研究推向国际。1981 年, 辛亥革命史正式出版,被称为研究辛亥革命史的经典之作。美国学者称赞说:“在世界上的历史学者与专家当中,章开沅是辛亥革命的学术带头人。 ”1962 年开始,章开沅决意研究张謇,以此个案作为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突破口。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章开沅前往南通张謇的出生地、故居和相关历史遗址实地调研,走访当年对张謇了解较多的高龄老人;到馆藏丰富的北京图书馆阅读并抄录珍贵原始文献,经过认真的梳理和编纂资料后,章开沅完成了 3 万字的论文论张謇的矛盾性格写出了约 40 万字的开拓者足迹张謇传稿 。章开沅在潜心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过程中,意识到商会研究是从整体上考究资产阶级的

11、重要课题,于是着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漫长的治史生涯中,章开沅一贯重视“原生态”史料,视“档案是具体研究课题的生命” 。他前往苏州档案馆查阅商会档案,随着资料的深入挖掘,他认识到商会研究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章开沅把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结合起来研究,把商会置于更为广阔的的世界范围加以关照。章开沅认为,要还原历史的本质,探究历史的的奥秘,应将人类历史视为一个整体,用全人类和大史观的理念进行研究。章开沅中学、大学的学历都不完全,也没有多少师承,却在辛亥革命史、教会大学史和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多个领域成绩斐然。弟子桑兵说:“章师治学,大度大气,绝不畛域自囿。他专深的研究背后有一套大的叙事框架,

12、带动研究水准不断攀升。 ”面对当前重科技轻人文导致的精神文明缺失、道德滑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及学术界急于求成的浮躁学风,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 ,他认为,历史学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整个社会,历史学家应该成为把现实与过去及未来连接起来的桥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与影响现实。作为历史学家,需要发掘的不仅是历史真实,而且是蕴藏于史实深处的智慧。(摘编自刘莉章开沅传 )相关链接:章开沅,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等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摘自百度 )做学问的最佳

13、精神状态是什么?一是“虚” ,一是“静” 。虚即是虚空,脑中没有丝毫杂念,没有项目,没有考核,甚至于没有自己以前的理论知识,将自己完全放空。静即宁静,不生活在热闹场中,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能虚能静,便能神游万古,心神专一,思虑清明。虚静的学者是纯真的学者,一个学者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和纯真度大有关系。 (章开沅中国学者出路何在?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上世纪 50 年代,章开沅接待德国研究辛亥革命的学者,又与辛亥老人畅谈,反思和激励使他把研究重点转向辛亥革命史。 B章开沅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

14、学术贡献,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C章开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因而倡导史学研究者进入“虚”和“静”做学问的最佳精神状态,做纯真的学者。D针对当前社会重科技轻人文产生的诸多问题,章开沅提出“参与史学” ,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影响现实,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5 章开沅研究辛亥革命史,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贡献?请简要分析。 (4 分) 6 作为享有盛誉的史学家,章开沅教授治学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14 分)教 育 诗黄建国过一会儿,爷爷就要把孙子送进小学校了。现在,他们走在通往学校的小路上

15、。九月的头一天是个挺好的日子,阳光清亮透明,风也凉爽,因为晚上下过一场雨,路面还湿漉漉的,但已不泥泞,个别低洼处积着雨水,偶尔低头一看,能看见天上的一两朵白云映浮在里面。头顶上不时有鸟掠过,喳的一声,飞到了玉米地里,落在玉米穗吐出的缨子上。缨子有粉红色的,米黄色的,奶油色的,吊在鲜绿的玉米秆中间,很是光彩夺目。学校位于村子的东南角,有一条小路通向那里。爷爷和孙子就走在这条小路上。孙子的头脸洗得干干净净,衣服也比较整洁,斜挎一只新书包,一只手紧紧按在上边,看上去蛮像个认真的小学生。爷爷有些驼背,是个瘦小的老头,走路一晃一晃的。他把孙子的手牵在自己手里。“从今天开始,你要把贪玩儿的心收了。 ”爷爷

16、说, “你是个学生了。 ”“哦。 ”孙子说, “一会儿就会发新书,还有本子、铅笔、橡皮擦。 ”“让你念书不容易哩, ”爷爷说, “你爸你妈为了你能念书,他们才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 ”“我知道。 ”孙子说, “过不了多长时间,说不定我就能看懂我爸写的信了。 ”爷爷说:“念书要一心一意地念,你把贪玩儿的心要收了。 ”孙子说:“我白天黑夜念,行不?”爷爷说:“不能像你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念了半截。你问他去,他现在后悔死了,做不成啥事,只能去给人打工。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啊。 ”孙子说:“你别给我说这个!我是我,跟他不一样。 ”爷爷说:“所以我说,不敢再野了,要把心收住。 ”孙子说:“你老说这句话,我

17、都听过好几遍了。学校里还有滚铁环哩。 ”爷爷说:“那不一样。老师安排的事情不一样。哦,我突然记起来了,学校这地方原来是一座庙,我小时候还去烧过香哩。 ”“庙是干啥的?”“敬神的。 ”“神为啥看不见?”“庙里有塑身哩。把庙改成了学校,就是念书的地方了。在念书的地方么,就要把心用上,写不好字,先生打板子哩,把手心打得红肿红肿,吸溜溜痛。 ”“爷爷你挨过板子吗?板子是啥样子?”“啊,没有。没见过,爷爷没进过学堂。 ”“那你干啥呢?”“拾粪。 ”“你爸你妈为啥不去打工让你念书哩?”“这个么,啊,这个么,那时候爷爷给你说不清。反正爷爷不识字,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个村子。你爸念书少,只能出去打打工,做不了大事

18、情。你好好把书念到肚子里,以后就会去大地方,离开村子见外面的事情。 ”“为啥要离开呢?咱们村子不好好的吗?”“啊,这个么,怎么说呢,好是好,不过么,做不了啥大事情。 ”“你看看村主任,也没多少本事。这地方限制人哩。 ”爷爷顿了顿说。“我以后还能回村子么?”孙子突然这样说。“能哩!”爷爷说, “你想回就回来么。你也许会骑一匹马,很威风,啊不,现在早已不兴骑马了,你也许会坐一辆小卧车回来,更威风哩!”“我让你也坐。还有我奶奶。 ”爷爷没吭声。爷爷叹了口气。爷爷很伤感地说:“爷爷坐不上啦。到那个时候,爷爷已经入土啦。 ”“我不让你入土。你入了土我把你挖出来。 ”爷爷又不吭声了。爷爷拍拍孙子的头说:“

19、你胡说呢。爷爷啥时候才能享上你的福啊。啊,咱不说这些了。主要是肚子里要有墨水,你不敢胡野了,把心收到念书上来。 ”“你又说这话了,人家已经给你说过了。 ”“我琢磨,念书和种地是同一个道理。俗话说,人哄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你要是哄书哄字,你爸的辛苦钱就白花了。更要紧的是,最终就把你自己哄了,耽搁了,哭都哭不出眼泪呢。 ”孙子说:“我为啥要哭呢?我不哄我自己。 ”爷爷说:“这就对了。有志气哩。这就好。 ”他们走到了小学校门口。有很多学生从学校门口出出进进。爷爷松开孙子的手,爷爷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以后你要自己操心上学。进去,快进去。 ”“哦。我知道啦。 ”爷爷说:“啊,还有一件事,咱们村里有两

20、位识文断字的大先生,小时候都是在这里念的书。你听见了吗?”孙子已经跑进学校里了,他转身朝爷爷摆了摆手,示意爷爷回家去。但是,爷爷没有立即回家,爷爷站在那里,仰起头,把学校很严肃地打量了一阵子。 (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A小说开头描写了农村九月清新、明丽的自然风光,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美好的氛围,暗示了爷孙俩对未来充满希望。B爸爸妈妈出去打工,爷爷送孙子上学,既是小说的叙事背景,也是当下的社会背景的折射,这样就把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联系起来。C孙子说念书能看懂爸爸的信,要白天黑夜念,还说自己不会只念半截,这说明他能够细心体察爷爷的心思,聪明懂事。

21、D爷爷反复说“要把贪玩儿的心收了 ”“把心收到念书上来”等,表达他望孙成龙心切,也强化了小说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题。E小说通篇写爷爷和孙子的对话,家常和轻松中蕴含着深意、真情,表现出人物真实的心理,传递出作者的深刻思索。8.小说结尾写爷爷“把学校很严肃地打量了一阵子”,爷爷的“打量”包含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4 分)9.小说写的只是上学路上爷孙对话的小场景,却用了“教育诗”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林俊,字待用,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进士,除刑部主事,

22、进员外郎。性侃直,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罪中贵梁芳,帝大怒,下诏狱考讯。太监怀恩力救,俊得谪姚州判官。寻以正月朔星变,帝感悟,复俊官。调湖广,以雨雪灾异上疏言时政得失,又言德安、安陆建王府,工役浩繁,财费巨万,民不堪命,乞循宁、襄故事,一切省俭,勿用琉璃及白石雕栏,请著为例,不从。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王府征岁禄,率倍取于民,以俊言大减省。宁王宸濠贪暴,俊屡裁抑之,王请易琉璃瓦,俊言宜如旧。王怒,伺其过,无所得。会俊以圣节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寻以母忧归。正德四年起抚四川,眉州人刘烈倡乱,败而逃,俊绘形捕,莫能得。会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等继起,

23、势益张,转寇巴州。猝遇之华垄,单舆抵其营,譬晓利害,贼罗拜约降。淫雨失期,复叛去,攻陷通江。俊击败之龙滩河,遣知府张敏等追败之门镇子,遂擒廖惠,本恕、廷瑞为永顺土舍彭世麟所擒。捷闻,玺书奖励。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世宗即位,起刑部尚书。会暑月经筵辍讲,举祖宗勤学故事以谏。数为帝言亲大臣,勤圣学,辨异端,节财用。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中官崔文家人李阳凤索匠师宋钰贿不获,嗾文杖之几死,下刑部治未决,而中旨移镇抚司,俊留不遣,力争不纳。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又明年,疾卒,年七十六。

24、 (节选自明史林俊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B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C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D御史俞缁走避贼/而佥事吴景战殁/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贼终不灭/加凿井毁寺/逐僧徒/迫为贼/于是俊前后被切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25、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主事,官名,我国古代封建品级制度中的底层办事官吏。B圣节最早起源于唐朝,后来历代皇帝及太后生日皆称为圣节。C. 母忧,母亲去世。古代官员任职期间,父母去世,必须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制。D.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一般由翰林学士担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林俊不惧权贵,嫉恶如仇。他上书请求斩杀妖僧继晓,并治罪太监梁芳,惹怒了皇上;多次抑制宁王朱宸濠,遭到宁王弹劾,被停俸三个月。B. 林俊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德安、安陆建造王府工程浩大,耗费钱财;王府向百姓增收岁禄,百姓不堪忍受;林俊上书力

26、争,都得到了解决。C. 林俊胆识过人,剿贼有方。在华垄突然遇上贼人,林俊到贼营劝降了他们,因为大雨误了日期,贼人又叛乱,最后在林俊指挥下,贼寇被消灭。D.林俊为官持正,直言敢谏。他多次劝谏皇上亲近大臣,勤于圣学,明辨异端;不按圣旨,坚持留下崔文不肯移交镇抚司,并极力向皇上谏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俊身入武巢,武请自效,悉擒贼党。(2) 俊以耆德起田间,持正不避嫌,既屡见格,遂乞致仕。(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 柳市南头访隐沦。到

27、门不敢题凡鸟, 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 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 种松皆作老龙鳞。14.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首联扣题,先借陶渊明的桃花源比吕逸人的住处,又写到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一虚一实,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尘脱俗的境界。B. “不敢题凡鸟” “何须问主人 ”,化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作者虽有访友人不遇的懊恼,但并不介怀的旷达。C.颈联吕逸人住处的环境,依傍妩媚青山,近邻淙淙流水,描绘出一派远离尘嚣、清幽淡然的山间生活图景。D.“种松皆作老龙鳞”意思是手种之松,树皮开裂得像龙鳞一样;为“多岁月”作补充,显示出吕逸人的隐逸之志。E. 尾

28、联托物寓意,以松树的坚贞不渝指吕逸人,呼应起句“桃源一向绝风尘” ,使全诗结构严谨,富有韵味。15.这首诗最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保持清白,献身正道,追慕古代圣贤的两句是 “ , ” 。(2)杜牧赤壁中“ , ”两句,是对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结局的设想。(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典,指出南朝刘义隆草率出兵的结局是:“ ”。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中学生心理

29、健康状况具体而微的分析,倡导全社会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乐于付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这将带动自驾游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创造发展机遇。李广戎马一生,身先士卒,对待士兵解衣推食,虽然一生未能封侯,但深受士兵拥戴,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在毕业二十年的大学校友聚会上,来自各地的同学们欢聚一堂,谈笑自若,回忆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在教育改革与发展年会上,李教授的发言直击时弊,颇具前瞻性,对于当前

30、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可谓是空谷足音,引起很大反响。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 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异军突起的背景下,有关专家已经意识到银行服务网点存在着诸多短板问题,银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亟待转型。B. 文物专家发现了一卷由元代蒙古族和汉族共同捐资刻写的佛经,这一发现丰富了元史研究材料,记载了蒙汉通婚的历史状况。C.教育部门提出“就近入学” ,本意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 “就近入学”大有“价高者得”的趋势。D.菊会期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结束了,大学生们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苦累的感觉,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和成长,难

31、以忘怀。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手机使用的普遍化,汉字书写由原来的硬笔转变为键盘和拇指。调查显示:37%的人 提笔忘字;22%的人写字依靠电脑;16%的人 名字写得还行,其他字写得 没法看;13%的人听课 开会,最怕记笔记。 ,键盘化、拇指化带来了汉字书写水平的整体下降,使得人们对汉字 隔膜与疏离。 A 总是 都 和 于是 更加B 难免 把 以及 所以 逐渐C 经常 除了 基本 或者 越来越D 偶尔 就是 大概 当然 慢慢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 (6 分)弥合

32、社会信任链条,可供选择的力量有三种:政府、市场和社会。从现实情况看,市场化手段在重塑公信力上是不得力的。于是, ,而政府理所当然成首选。 ,然而,制度建设跑不过互联网传播平台的无序发展。那么, ,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21.下面是某校高中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调查表,阅读后按要求答题。 (6 分)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总计很有兴趣 34.39 31.03 29.18 31.53比较有兴趣 52.87 51.72 49.27 51.29有点兴趣 12.74 16.38 19.23 16.12没有兴趣 0 0.87 2.32 1.06(1)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点: ;。(2)

33、请为学习语文拟写一条宣传语。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近日, 大河报刊发消息,为修建地铁 3 号线,郑州市图书馆老馆将全部拆除,在郑东新区建设新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老馆 1994 年投入使用,藏书 40 多万册,办理借阅证近 6 万份,每年接待市民超过 100 万人次,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于全部拆除方案,人们议论纷纷,表示惋惜;也有人认为,如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设施冲突,拆除图书馆也未尝不可;郑州市文广新局提出调整规划方案,部分拆除,适当保留,利用老馆的区位优势,建设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中心周转书库。上述看法,你认为哪个

34、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及含意内容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 (35 分)(一) (9 分,每小题 3分)1. C.(“两书辨证诸史,融合贯通,系统全面”表述有误)2. D.(“对古典文献和考古资料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分析有误)3.A.(“造成学术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说法有误)(二)(12 分)4.(3 分) C5.(4 分)学术活动方面:倡议召开学术讨论会,成立辛亥革命研究中心,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学术著作方面:撰写论文,出版、编纂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培养研究人才方面:培养了饶怀民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研究者。学术交

35、流方面:赴美国、日本交流,把辛亥革命史研究推向世界。 (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6.(5 分)重视“原生态”史料,先后到南通、北京、苏州等地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勤于著书立说;史海远航,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有先进的史学研究理念,用全人类大史观的理念进行研究。 (答对 1 点给 1 分,答对 2 点给 3 分,答对 3 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三)(14 分)7.(4 分) C D(每个 2 分)8.(4 分)对孙子能到学校念书感到欣慰;对孙子的将来充满期待;对自己没进过学校感到遗憾;对学校充满敬慕。 (每点 1 分,意

36、思对即可)9.(6 分)观点一:合适。教育关系着祖孙三代人的命运,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引导人们深入思索教育这一大主题;小场景冠以大题目,耐人寻味,有艺术感染力。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观点二:不合适。小场景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与内容疏离;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教育只是暗示人物命运的背景;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爷爷对孙子的反复叮嘱,轻松家常的生活气息,用大题目显得沉重。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二、(35 分)10 (3 分)D 11 (3 分)B12 (3 分)B(“林俊上书力争,都得到了解决”分析有误)13 (10 分)(1) 新昌百姓王武做了贼盗,巡抚韩邦问不能平定,林俊亲自走入王武的巢穴,王武请求为他效力,林俊擒拿了所有盗贼。 (5 分,大意 2 分, “靖” “身” “效”各 1分)(2)林俊因为年长而有德行,被皇上从乡下起用上来,他坚持正道,不避嫌疑,屡次受到阻挠后,就上书请求退休。 (5 分,大意 2 分, “耆德” “格” “致仕”各 1 分)14.(5 分)B E(选对 1 个给 2 分,选对 2 个给 5 分)15.(6 分)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2 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