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下)高二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I卷(选择题 共 5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小题 2分 ,共 50分) 1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 A. 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策略 B. 恢复和扩大了资本主义的自由贸易秩序 C. 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 D. 是两国社会主义经济政策成熟的标志 2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提出采用 “和平”手段的有 A. 中国、朝鲜 B. 印度、埃及 C.
2、 中国、埃及 D. 印度、土耳其 3下列不属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的条件是 A. 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 B. 内部经济文化落后 C. 公有制绝对支配地位的确立 D.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4一战后各战胜国帝国主义带着自己的意图参加巴黎和会,这些意图实质是 A. 维护世界和平 B. 迅速扩大本国领土 C. 掠夺德国资源 D. 为本国谋求最大利益 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各项条约中,体现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的是 A.色佛尔条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条约 D.九国公约 6一战后,法国先后与比利时、波兰等国结盟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 B. 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共同防御
3、德国 C. 谋求与欧洲各国共同发展 D. 与英国抗衡争夺欧洲霸权 7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的不同之处是 A. 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而上台执政 B. 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而崛起 C. 实行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政策 D. 发展军事工业和对外战争来摆脱危机 8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中,最早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发起挑战的是 A.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 希特勒开始扩军备战 C.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D.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9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西班牙的行径采取不干涉政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 害怕战争,尽量避免引火烧身 B. 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保住既得利益 C.以此 扼杀西班牙国内的进步力
4、量 D. 德意在西班牙的侵略没有危及英法的利益 10 30 年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是 A. 都由各国资产阶级领导 B. 与反法西斯斗争相结合 C. 无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 D. 都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1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后 B. 苏德战争爆发后 C.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D.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 12下列国际会议中 ,与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是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A. B. C. D. 13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人类造成破坏和灾难 B. 削弱了资本主义各国 C. 促使世界格局发
5、生变化 D. 促使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4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美国由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B. 在雅尔塔等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 C. 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D. 是美苏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15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以联合国名义出兵朝鲜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 B. C. D. 16 20 世纪 50年代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B. 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 都接受美国大量军事订货 D. 都发展高科技,提高生产率 17 20世纪 4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末
6、,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共同点是 A. 起因于国内爆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B. 为了避免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裂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D. 迫于国内外压力半途而废 18下列各项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无关的是 A. 殖民主义国家完全 改变了其殖民政策 B.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D. 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下列哪些国家是在结束英国殖民统治后独立建国的 以色列 巴基斯坦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埃及 莫桑比克 A. B. C. D. 20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韩国实现本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同措施有 充
7、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引进外资 和先进技术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教育事业 实行“不均衡增长”的发展战略 A. B. C. D. 2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是 A. 经济发展缓慢,酿成政治危机 B.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C.戈尔巴乔夫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 D.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在于 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 B. 区域性 经济集团的形成 C.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23 20 世纪 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事件表明 A. 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联合国已不能承担维护国际和平
8、与安全的责任 C.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主流 D. 世界形势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4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 它是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C. 它是由欧洲联 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合并而成 D. 它的正式运转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的结束 25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
9、展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 50分) 二、 材料解析题:(第 26题 12分, 27 题 11 分,共 2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 空前严重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 材料二:(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 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需由各州和
10、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 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摘自富兰克林 D罗斯福时代 1929 1945 回答:结合材料一,将你知道的新政措施,按三方面归类,并说明新政财政赤字开支庞大的原因。 材料二中的“不应消灭”指什么?“经济的营运”指什么?“改进和补充”指什么?并说明“罗斯福的经济理论”给 30年代的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克服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不同途径,
11、并指出不同之处在哪里?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别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6 7 5 6 5 3 2 9 9 6 3 5 材料二: 20 世纪 70 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情况 年份 项目 欧共体 日本 美国 1973 1979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 2 5 3 5 2 6 1979 1984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率 0 9 4 2 2 1 1979 1982年 消费物价上升率 9 5 4 4 7 8 材料三: 20 世纪 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 国别 联邦德
12、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增长率() 5 5 1 8 2 6 0 5 5 6 0 9 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影响。 三、 问答题:(第 28题 12 分, 29题 15 分,共 27分) 28.走向 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 “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 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 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 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 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 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
13、国。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2分) ( 1) 俄国、美国、中国的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 3分) ( 2) 这三次改革各有什么特点?( 3分)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 3分)在历史上有什么共同作用?( 1分) (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分) 29.二战后,世界经济 有了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问题。据此回答: ( 1) 50 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分) ( 2) 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请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说明缓慢的表现。( 6分) ( 3) 20世纪 90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出现全球
14、化趋势,这种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 1分)举一例说明全球化的表现?( 1分)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5分) (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 题。请结合史实说明这些问题。( 3分) 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下)高二期中考试历史 答题卷 一、 选择题答题卡( 25*2=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答案题号 25答案二、材料解析题 (第 26题 11分, 27 题 10分,共 21 分) 26( 1) (
15、2) 27( 1) ( 2) 三、 问答题:(第 28题 12分, 29 题 15 分,共 27分) 28 班级考号姓名分数29. 福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下)高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小题 2分 ,共 50分) 1 5 CBCDD 6 10 BAADB 11 15 CDBAC 16 20 DCABA 21 25 BCDBA 二、材料解析题 (第 26题 11分, 27 题 10分,共 21分) 26( 1)恢复经济类:整顿财政金融,调速农业政策;救济工作类: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以工代赈;革除弊病类:制订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于新政措
16、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 ( 2)“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营运”指自由放任的 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美国减轻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 3)为克服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推动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改变,但是转变的性质不同:一种是德意日的法西斯专政类型,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一种是以罗斯福新政为典型的“福利国家”类型。两种不同的途径,形成社会体制不同的两类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之间固然存在着争夺霸权的斗争,更存在着社会体制的冲突
17、:英法反对 德意的斗争,以及美国对德日的宣战,都具有进步性质的一面。 27( 1)总趋势:从高速发展走向“滞胀”。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出现“滞胀”的原因:一是 70 年代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 (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其自身经济特点不同而发展速度有别,其中联邦德国、日本发展最快,英国相对缓慢。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是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改变, 70年代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从战后 的美国独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
18、方向发展。 三、 问答题:(第 28题 12分, 29 题 15 分,共 27分) 28、( 1) 苏俄 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美国 1932 年实行的罗斯福新政、中国 1978年的改革开放。(各 1分) ( 2)特点: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卖的办法来民展生产。 ( 1分)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调节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1分)。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体制( 1分)。 结局:俄国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 1927 年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
19、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各 1分) 共同作用:三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平共处发展。 ( 3)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29、( 1)共同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 1分) ( 2)美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 资本主义世 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国的经济也是一个有力的冲击;在美苏争霸中力量受到削弱。(各 1分) 缓慢的表现:
20、1973 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1975 年经济危机结束后,美国经济进入 “ 滞胀 ” 状态。( 2分) ( 3)本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1分) 全球化的表现: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 1分) 影响: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 的发展不平衡,产生了经 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从而促进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以又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 位。(每点 1分,共 5分) ( 4)问题:阶级矛盾仍然存在:如麦锡主义在美国的盛行。( 1分) 社会危机加深:如种族歧视现象难以消除。( 1 分) 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如日本不断有人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1分)